-
公开(公告)号:CN110186122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10020.9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叉流式恒温除湿装置,采用两个除湿芯体交替进行除湿和再生,获得了不间断的除湿效果;对吸附热进行回收利用,避免了吸附热在除湿芯体积聚产生高温,并导致除湿剂性能下降的问题;采用空气而不是液体水回收除湿过程产生的吸附热,结构简单,紧凑轻便;提供低品位余热进行高效利用的途径,符合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目标,其中,低品位热能可由太阳能、柴油机烟气余热以及过热蒸汽乏汽等提供,拓宽吸附式除湿技术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14012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57334.8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B01J2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3042 , B01J20/305 , B01J20/30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化吸附剂强化传质方法,在固化吸附剂层间形成孔道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附过程传质通道,所述孔道在固化吸附剂制备烘干过程中由于固化吸附剂层内部分粘结剂分解挥发出来形成;或所述孔道在低温下水结晶升华并辅以静电场控制吸附剂层内冰晶结构,在固化吸附剂层内形成。本发明通过在固化吸附剂层间形成孔道降低固化吸附剂传质阻力来提高固化吸附剂吸附/脱附过程传质特性;所述的固化吸附剂层间的孔道不依靠其他多孔载体或添加其他成份形成,避免吸附剂层引入其他非吸附作用的物质而造成金属热容或吸附剂含量下降问题,具有成孔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307413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210415067.2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质垃圾衍生燃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生物干化、粗破碎、一次磁选、粗筛、分拣、热风干化、细破碎、细筛、定型,通过生物和机械联用技术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调质,显著减少垃圾中有害成分和提高热值,降低RDF制备成本,实现更多工业应用价值。本发明具有多种效果和优点,能够以较低的热力成本制备高热值、低污染的垃圾衍生燃料,并且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适用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4059617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51120.9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C09K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低温复合化学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温复合化学蓄热材料以高储能密度的氢氧化物水合物为复合化学蓄热材料基体,另加入有吸湿材料组成复合化学蓄热材料,其中吸湿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40%。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金属氢氧化物水合物与吸湿材料加热后冷却,经机械研磨法或普通溶解法或超声溶解法处理,其中吸湿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10~40%,干燥后按照63~125μm的颗粒直径进行筛分,即制成低温复合化学蓄热材料。本发明复合化学蓄热材料解决了单一活性组分水合反应速率过慢的问题,吸湿材料的复合使得氢氧化物水合速率大幅提升,30分钟水合反应后能量储存密度明显增大,循环蓄放热效率显著提高。蓄热与放热反应稳定,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553137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39372.7
申请日:2013-1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只通过调整反应时间,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制备不同形貌纳米二氧化锰的方法,将高锰酸钾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形成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3mol/L的均匀溶液,然后加入硫酸锰,所述高锰酸钾和硫酸锰的质量比为5:2,然后,溶液转移到内胆为聚四氟乙烯内胆的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在140℃反应1~18小时,然后冷却,经过滤,冲洗,最后烘干制得目标产物。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反应条件温和且晶型形貌可控,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催化电化学活性,适用性广等,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分子筛、催化剂、超级电容等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2032721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10592255.3
申请日:2010-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吸附式制冷机,蒸发器和冷凝器为采用由吸附剂和换热器组成的吸附床结构;由新型蒸发器和冷凝器组成的制冷机包括左侧腔体和右侧腔体,在左侧腔体内设有第一吸附床和第四吸附床,在右侧腔体内设有第二吸附床和第三吸附床,所述第四吸附床另一侧、在左侧腔体外通过第三阀门连接到第二冷却水流路,所述第一吸附床另一侧、在左侧腔体外通过第四阀门连接到驱动热源流路;所述第三吸附床另一侧、在右侧腔体外通过第五阀门连接到冷冻水流路,所述第二吸附床另一侧、在右侧腔体外通过第六阀门连接到第一冷却水流路;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为采用由吸附剂和换热器组成的吸附床结构。本发明中制冷剂都是以蒸汽状态存在,解决了吸附式制冷机用于运动系统中液态制冷剂震动导致运行不稳定、制冷效率不高的问题,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993733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010567630.9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城市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炉,包括有气化炉主体,气化炉主体从上至下依次为烘干段、热解段、排气室气化炉主体底端设有排灰室,在烘干段上部的旁侧设有排气口;在排灰室上方、气化炉主体的缩口下方上设有多个进气口,进气口以多圈环绕的结构布置,排气室由均匀排列在气化炉主体喉口上的多个排气孔组成,排气孔与气化炉主体的异型砖夹层相通,异型砖夹层还与排气口连通;在气化炉主体喉口位置设置多个与气化炉主体内腔直接相连的小孔径进水口。在城市固体废弃物热利用过程中反应器选型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设备投资成本、运行费用以及城市固体废弃物的适应性,能有效处理现有城市固体废弃物,设备价格低,运行费用少,能源和资源回收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072584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612546.4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7/083 , Y02A30/277 , Y02A30/278 , Y02B30/62 , Y02B3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吸附式制冷装置,包括保温箱体、内部隔板、左吸附器、右吸附器、冷凝器、蒸发器、蒸汽阀门、制冷剂管道;内部隔板将保温箱体分隔成左吸附室、右吸附室、蒸发室和冷凝室;左吸附室、右吸附室分别通过蒸汽阀门与蒸发室、冷凝室连通,冷凝室与蒸发室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所述的吸附式制冷装置结构简单、体积紧凑,解决了吸附式制冷装置体积庞大的问题,拓宽了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012031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32888.5
申请日:2010-11-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家居可燃固废热解燃烧锅炉,包括有炉顶、与炉顶分别连接的前炉拱和后炉拱,所述前炉拱和后炉拱之间形成有二次燃尽室,炉排,在炉排的中段部分为主燃区,在前炉拱与炉排之间设有前炉拱提升块,所述前炉拱底端设置在前炉拱提升块上,在前炉拱旁侧设有进料斗,进料斗下端连接有液压往复推料装置;在所述炉排中前段上设有一次风入口,在所述主燃区上方的前炉拱喉口处设有二次风入口;在所述炉排的后段部分上设有拌料器。由于燃料物理性质和可燃物组分的差别,燃煤链条锅炉直接燃用家居可燃固废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燃煤锅炉改燃家居可燃固废时,要根据以上几方面进行结构改造,重新组织炉膛燃烧,达到高效节能之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89275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964854.0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燥剂碟式填充的交叉流固体除湿器,交叉流固体除湿器为立方体结构,内部设置有一次流空气通道、干燥剂碟式填充层和二次流空气通道;一次流空气通道与二次流空气通道相邻间隔分布,干燥剂碟式填充层设置在一次流空气通道内并将其分成上下两部分;一次流空气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与二次流空气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相互垂直交叉;干燥剂碟式填充层内填充有颗粒状的干燥剂;交叉流固体除湿器运行过程分为除湿阶段和再生阶段,除湿阶段与再生阶段交替切换运行。本装置可以利用干燥剂直接填充的方式提高单位体积固体除湿器的有效干燥剂含量,同时利用除湿阶段二次流空气通道中引入的冷却空气及时消除吸附热影响,强化吸附除湿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