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24447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371092.X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非修饰单层石墨烯作为工作电极的纳米颗粒增强检测装置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非修饰单层石墨烯在纳米颗粒增强检测领域的应用,并进一步提供一种纳米颗粒增强检测装置、一种纳米颗粒增强检测方法及相关试剂盒。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颗粒增强检测方法,利用非修饰的石墨烯作为工作电极,加快了电子的传导速率;利用修饰过的纳米金和磁珠来放大电流信号,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424447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71092.X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非修饰单层石墨烯作为工作电极的纳米颗粒增强检测装置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非修饰单层石墨烯在纳米颗粒增强检测领域的应用,并进一步提供一种纳米颗粒增强检测装置、一种纳米颗粒增强检测方法及相关试剂盒。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颗粒增强检测方法,利用非修饰的石墨烯作为工作电极,加快了电子的传导速率;利用修饰过的纳米金和磁珠来放大电流信号,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147414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10617918.2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68 , G01N33/532 , G01N33/543 ,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探针的微流体芯片检测微量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标准的光刻工艺实现微结构的制作,用玻璃片(点有DNA探针)与微结构封接制备了所需的微流体芯片;在纳米金颗粒上同时标记单克隆二抗及信号放大作用的Barcode DNA,并在磁珠上标记单克隆一抗;在微流体芯片管道内,通过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以及信号的逐级放大、银染显色,从而达到对微量目标蛋白的检测。所述的方法将生物样品的富集、分离和检测连接为一体,具有特异、快速和高灵敏的特点,可望应用于临床检验医学中微量蛋白(抗原或抗体)的诊断和检测。灵敏度可达pg/ml,比临床中普通的LEISA法提高了100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198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18181.X
申请日:2010-03-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金结合聚噻吩衍生物比色检测目标靶DNA的方法,包括:检测试剂(纳米金和聚噻吩衍生物)及探针的准备;目标靶序列的检测等。该发明基于聚噻吩衍生物与ssDNA/dDNA结合时使得DNA-纳米金溶液的稳定性发生变化而引起颜色改变产生信号级联放大的原理,通过颜色转变显示剂以及扩增标签的双重作用实现DNA的高灵敏快速检测,从而建立利用纳米金结合聚噻吩衍生物进行基因直接检测的分析平台。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具有特异、快速和高灵敏的特点,可望应用于临床检验医学及环境中靶目标DNA的诊断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231244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33602.1
申请日:2008-0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宁波瑞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功率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微流控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流控生化分析仪是由微流控分析和控制模块、发光二极管光斑转换和荧光收集模块和触摸屏液晶显示控制模块三部分组成,设置发光二极管稳流驱动电路控制发光二极管光源稳定性,采用柱面镜等透镜组件将LED发散光源转换为线光源利于光斑与微通道对准,采用荧光收集透镜、滤光片和针孔等进行荧光信号高效采集和降低背景光,程控高压直流电源的工作顺序和时间自动控制微流控生化分析过程,并由液晶触摸屏实现检测过程的控制、数据显示处理和打印输出。本发明采用高功率LED诱导荧光检测方法结合微流控分析技术,降低了仪器的体积和重量,以及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651579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200410089082.8
申请日:2004-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芯片的阳性内参照、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是选取一段基因序列,该序列与HCV-DNA无任何同源性,设计一对引物,合成时在引物两端加上与外套引物和内套引物同样的序列。由于具有与扩增HCV样品有同样的引物序列,可以采用与HCV模板同样的PCR体系扩增;又由于该序列与HCV样品PCR产物的长度、Tm值和G+C含量相近,可尽量减弱二者之间的引物及模板竞争。我们将该序列作为HCV抽提、扩增、杂交中的内参照,不仅可用来检测整次芯片实验的过程的有效性,并可对目的基因进行定性和定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