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向注气孔隙油气水微观渗流规律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4226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0445034.4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垂向注气孔隙油气水微观渗流规律的预测方法及系统。该垂向注气孔隙油气水微观渗流规律的预测方法包括:根据各个孔隙物性参数建立重力模型、毛细管力模型、注入压力模型和粘滞阻力模型;根据重力模型、毛细管力模型、注入压力模型和粘滞阻力模型推导得到流体的流动速度模型;根据实际的孔隙物性参数基于流动速度模型获得流体的流动速度,流动速度用于预测垂向注气孔隙油气水微观渗流规律,可以为油田注气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设计合理的注气开发方案,进一步有效指导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开发过程,提高油田采收率。

    驱油机理确定方法及系统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2788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54871.2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油机理确定方法及系统。该驱油机理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点的压力梯度;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点的渗透率和目标点的压力梯度在驱油机理标准图版上生成坐标点;驱油机理标准图版包括多个驱油机理区域;确定坐标点所在的驱油机理区域对应的驱油机理以创建或调整油藏开发方案。本发明可以迅速精准地确定驱油机理以调整油气田开发方案,为油藏开发过程中开采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岩心自发渗吸采收率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8426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06402.2

    申请日:2019-02-02

    Inventor: 王付勇 赵久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心自发渗吸采收率预测方法及系统。该岩心自发渗吸采收率预测方法包括:根据油相的黏度、水相的黏度、毛细管有效长度、毛细管半径、油水界面移动距离、油相的密度、水相的密度、毛细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界面张力和接触角,计算渗吸时间;根据分形维数、孔隙度、岩心直径、岩心最大孔隙半径、岩心最小孔隙半径、有效孔隙半径、界面张力、接触角、油相的密度、水相的密度、毛细管有效长度、油水界面移动距离、毛细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毛细管半径、油相的黏度和水相的黏度,计算渗吸速度;根据渗吸时间、渗吸速度和孔隙体积计算岩心自发渗吸采收率。本发明可以准确预测岩心自发渗吸采收率,进一步有效指导致密油藏的开发过程。

    一种裂隙性页岩油藏的采收率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38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87164.5

    申请日:2023-06-09

    Inventor: 王付勇 岳慧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隙性页岩油藏的采收率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构建单个有机纳米孔、单个无机纳米孔和单个微裂缝中流体渗吸位置的数学模型;采用分形理论对单个纳米孔和单个微裂缝进行尺度升级,分别获得裂隙性页岩油藏的岩心的纳米孔的孔隙总数目和微裂缝的总数目;分别计算所有纳米孔中的渗吸产油量和所有微裂缝中的渗吸产油量;分别计算裂隙性页岩油藏的自发渗吸与强制渗吸过程中的采收率。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裂隙性页岩油藏的采收率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可以简单、快捷、高效地预测页岩油藏压裂闷井过程中的渗吸驱油速率、产量和采收率,对实现页岩油藏有效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表面活性剂自发渗吸的原油采收率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633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1088558.1

    申请日:2020-10-13

    Inventor: 王付勇 程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自发渗吸的原油采收率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岩心物性参数、流体物性参数、当前渗吸时刻、上一渗吸时刻、各个油藏孔隙的孔隙半径和上一渗吸时刻的弯液面位移;根据流体物性参数、岩心物性参数中的岩心长度、当前渗吸时刻、上一渗吸时刻、各个油藏孔隙的孔隙半径和上一渗吸时刻的弯液面位移,确定各个油藏孔隙在当前渗吸时刻的孔隙流量;确定各个孔隙半径对应的孔隙数目;根据各个油藏孔隙在当前渗吸时刻的孔隙流量、各个孔隙半径对应的孔隙数目和岩心物性参数预测当前渗吸时刻的原油采收率。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预测原油采收率,为表面活性剂的选取提供了有力手段,降低了油藏资源的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

    裂缝渗吸原油产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6065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242099.1

    申请日:2020-03-31

    Inventor: 王付勇 程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裂缝渗吸原油产量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输入裂缝在上一渗吸时刻的渗吸前缘高度、裂缝的裂缝开度、第一物性参数、当前渗吸时刻和上一渗吸时刻至渗吸前缘预设高度预测模型中,得到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前缘预设高度;根据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前缘预设高度和岩心高度确定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前缘高度;输入裂缝开度、长度开度比例、该裂缝开度的裂缝数目和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前缘高度至裂缝渗吸原油产量预测模型中,得到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原油产量;根据各个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原油产量预测岩心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原油产量以创建或调整油藏资源开发方案。本发明可以有效指导油藏资源的开发过程。

    储层裂缝渗吸质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7452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135004.6

    申请日:2020-03-02

    Inventor: 王付勇 程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层裂缝渗吸质量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各个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裂缝渗吸高度;当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裂缝渗吸高度小于或等于岩心高度时,输入该裂缝的裂缝长度、该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裂缝渗吸高度、该裂缝长度的裂缝数量和湿相流体密度至第一渗吸质量预测模型中,得到该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质量;否则输入该裂缝的裂缝长度、岩心高度、该裂缝长度的裂缝数量、湿相流体密度和平均迂曲度至第二渗吸质量预测模型中,得到该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质量;根据各个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质量预测岩心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质量以创建或调整储层的油气资源开发方案。本发明可以快速预测精确的裂缝渗吸质量。

    储层裂缝渗吸质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05805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135002.7

    申请日:2020-03-02

    Inventor: 王付勇 程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层裂缝渗吸质量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各个裂缝的毛细管力与上一渗吸时刻的重力确定各个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裂缝渗吸高度;当裂缝渗吸高度小于或等于岩心高度时,根据该裂缝的裂缝长度、该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裂缝渗吸高度、该裂缝长度的裂缝数量和湿相流体密度得到该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质量;否则根据该裂缝的裂缝长度、岩心高度、该裂缝长度的裂缝数量、湿相流体密度和平均迂曲度得到该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质量;根据各个裂缝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质量预测岩心在当前渗吸时刻的渗吸质量以创建或调整储层的油气资源开发方案。本发明可以有效指导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溶液电阻率测量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6543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49875.X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溶液电阻率测量装置,包括:电阻仪、加热组件、压力组件以及检测容器,检测容器用于盛装待检测溶液,检测容器位于加热组件内且与加热组件相连,加热组件用于对检测容器内的待检测溶液加热,压力组件通过导电管线与检测容器的一端密封连通,检测容器的另一端设有导电推杆,导电推杆的一端与待检测溶液接触,压力组件用于在检测容器内的待检测溶液加热到预设温度时向检测容器内加压,电阻仪的第一电极与导电管线电连接,电阻仪的第二电极与导电推杆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溶液电阻率测量装置,解决了采油期油层性质变化,导致导电性特征变化,岩电参数测量精度低的难题,提高了岩电参数评价解释油气层的精度。

    基于气水厚度分布的气水两相渗流规律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0961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609566.7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气水厚度分布的气水两相渗流规律预测方法及系统。该基于气水厚度分布的气水两相渗流规律预测方法包括:计算每个毛细管在每个离心力下的可动水相厚度和每个毛细管在每个离心力下的气相厚度;根据每个毛细管在每个离心力下的可动水相厚度和每个毛细管在每个离心力下的气相厚度,获得水相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和气相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用于预测气水两相渗流规律,进而创建或调整油气田开发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