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活性剂自发渗吸的原油采收率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6336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88558.1

    申请日:2020-10-13

    Inventor: 王付勇 程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自发渗吸的原油采收率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岩心物性参数、流体物性参数、当前渗吸时刻、上一渗吸时刻、各个油藏孔隙的孔隙半径和上一渗吸时刻的弯液面位移;根据流体物性参数、岩心物性参数中的岩心长度、当前渗吸时刻、上一渗吸时刻、各个油藏孔隙的孔隙半径和上一渗吸时刻的弯液面位移,确定各个油藏孔隙在当前渗吸时刻的孔隙流量;确定各个孔隙半径对应的孔隙数目;根据各个油藏孔隙在当前渗吸时刻的孔隙流量、各个孔隙半径对应的孔隙数目和岩心物性参数预测当前渗吸时刻的原油采收率。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预测原油采收率,为表面活性剂的选取提供了有力手段,降低了油藏资源的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

    基于双重介质的渗透率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7237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851577.6

    申请日:2019-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重介质的渗透率预测方法及系统。该基于双重介质的渗透率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岩心在多个历史上覆压力下的数据,每组数据均包括:历史孔隙度和历史渗透率;根据每个历史上覆压力和每个历史孔隙度计算每个历史孔隙压缩系数;根据每个历史上覆压力、每个历史渗透率和每个历史孔隙压缩系数确定岩心的调整参数、基质迂曲度分形维数和裂缝迂曲度分形维数;获取当前上覆压力、初始渗透率、当前孔隙度、当前孔隙度变化量和当前压力变化量;根据当前孔隙度、当前孔隙度变化量、当前压力变化量、调整参数、基质迂曲度分形维数、裂缝迂曲度分形维数、初始渗透率和当前上覆压力预测当前渗透率以创建或调整油气田开发方案。

    基于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的数字岩心重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6130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42671.4

    申请日:2020-03-31

    Inventor: 王付勇 赵久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的数字岩心重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执行迭代处理:根据生成器的权重矩阵和生成器的偏置对历史噪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生成样本;根据判别器的权重和判别器的偏置对生成样本进行处理得到生成样本判别概率;根据判别器的权重和判别器的偏置对真实样本进行处理得到真实样本判别概率;根据生成样本判别概率和真实样本判别概率确定损失函数;当当前迭代次数达到预设迭代次数时,根据当前迭代中的生成器的权重矩阵和生成器的偏置对当前噪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数字岩心模型,否则根据损失函数更新生成器的权重矩阵、生成器的偏置、判别器的权重和判别器的偏置,可以提高重建效率,令数字岩心符合真实岩心的分布特征。

    垂向注气裂缝油气水微观渗流规律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6338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0444322.8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垂向注气裂缝油气水微观渗流规律的预测方法及系统。该垂向注气裂缝油气水微观渗流规律的预测方法包括:根据各个裂缝物性参数建立重力模型、毛细管力模型、注入压力模型和粘滞阻力模型;根据重力模型、毛细管力模型、注入压力模型和粘滞阻力模型推导得到流体的流动速度模型;根据实际的裂缝物性参数基于流动速度模型获得流体的流动速度,流动速度用于预测垂向注气裂缝油气水微观渗流规律,可以为油田注气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设计合理的注气开发方案,进一步有效指导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开发过程,提高油田采收率。

    基于气水厚度分布的气水两相渗流规律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0961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09566.7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气水厚度分布的气水两相渗流规律预测方法及系统。该基于气水厚度分布的气水两相渗流规律预测方法包括:计算每个毛细管在每个离心力下的可动水相厚度和每个毛细管在每个离心力下的气相厚度;根据每个毛细管在每个离心力下的可动水相厚度和每个毛细管在每个离心力下的气相厚度,获得水相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和气相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用于预测气水两相渗流规律,进而创建或调整油气田开发方案。

    一种表征致密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特征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2574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684244.X

    申请日:2017-08-11

    Inventor: 王付勇 刘志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征致密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特征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致密油藏岩心,得到致密油藏岩心的孔隙度;根据岩心压汞曲线确定最大孔隙直径、最小孔隙直径、平均孔隙直径;利用岩心压汞曲线确定孔隙分形维数;利用孔隙度确定平均迂曲度,根据孔隙度、孔隙分形维数、最大孔隙直径确定毛细管束模型的特征长度;利用特征长度获得毛细管束模型的横截面积;根据平均迂曲度、特征长度、平均孔隙直径确定毛细管束模型的平均迂曲度分形维数;利用平均迂曲度分形维数、最大孔隙直径、最小孔隙直径、横截面积、特征长度、孔隙分形维数获得致密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模型;利用致密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模型获得致密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特征。

    一种生产井瞬时流量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8392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323955.5

    申请日:2015-06-12

    Inventor: 王付勇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井瞬时流量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压力数据的一阶导数来确定压力一阶导数的幅值,而每个压力一阶导数的幅值出现的时间对应一个流量发生变化的时间,所以可根据压力一阶导数的幅值划分流动时期,并计算压力一阶导数的幅值与流量变化值的平均比例系数,最后计算出生产井瞬时流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建立油藏模型,避免了使用油藏模型带来的误差;同时该方法可以用于油藏流动的任意时期,克服了生产指数法只能用在油藏稳态或拟稳态的弊端;该方法应用范围广,且所计算出的瞬时流量结果精度高。

    驱油机理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2788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1911354871.2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油机理确定方法及系统。该驱油机理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点的压力梯度;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点的渗透率和目标点的压力梯度在驱油机理标准图版上生成坐标点;驱油机理标准图版包括多个驱油机理区域;确定坐标点所在的驱油机理区域对应的驱油机理以创建或调整油藏开发方案。本发明可以迅速精准地确定驱油机理以调整油气田开发方案,为油藏开发过程中开采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用于岩心的渗流模拟方法、处理器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68858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61883.X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岩心的渗流模拟方法、处理器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岩心的扫描图像;对扫描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预处理后的图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预处理后的图像中的孔隙与基质进行分割,得到岩心的基质‑孔隙二分割图像;提取二分割图像的特征参数;将特征参数输入至预先构建的算法模型,以预测岩心的渗透率;基于基质‑孔隙二分割图像,利用预先构建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渗流模拟,获得岩心渗流的速度场分布情况。数字岩心技术可以进行重复实验,深度神经网络计算时间短,端对端性质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训练好的模型可轻松应用于不同岩心,对实操人员要求较低,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岩心自发渗吸采收率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84269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0106402.2

    申请日:2019-02-02

    Inventor: 王付勇 赵久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心自发渗吸采收率预测方法及系统。该岩心自发渗吸采收率预测方法包括:根据油相的黏度、水相的黏度、毛细管有效长度、毛细管半径、油水界面移动距离、油相的密度、水相的密度、毛细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界面张力和接触角,计算渗吸时间;根据分形维数、孔隙度、岩心直径、岩心最大孔隙半径、岩心最小孔隙半径、有效孔隙半径、界面张力、接触角、油相的密度、水相的密度、毛细管有效长度、油水界面移动距离、毛细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毛细管半径、油相的黏度和水相的黏度,计算渗吸速度;根据渗吸时间、渗吸速度和孔隙体积计算岩心自发渗吸采收率。本发明可以准确预测岩心自发渗吸采收率,进一步有效指导致密油藏的开发过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