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9766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1305505.9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45/08 , B01J23/883 , B01J27/19 , B01J3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上流式反应器处理重烃原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至少一个上流式加氢反应器,所述一个上流式加氢反应器内至少有两个催化剂床层,各催化剂床层采用相同的加氢处理催化剂;所述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其中所述载体为具有三条贯通通道的球形,球的外直径为5.0~8.0mm,三条通道均为通过球心且两两相互垂直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为球外直径的30%~60%。本发明方法采用特定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性能和脱容金属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脱硫和残炭及沥青质转化能力,使用周期长。而且,本发明方法克服了目前上流式反应器中催化剂种类多,装卸繁琐及不同种类催化剂返混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3777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011184952.5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油加氢工艺,包括如下内容:(1)氢气和重油原料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进料;(2)第一混合进料自固定床反应器底部进入管壳式无机膜管组件的壳侧,补充氢气进入管侧,形成第二混合进料;(3)第二混合进料向上流动进入上筒,在内筒和环形区域轴向设置的若干隔板的作用下,在内筒和环形区域交替进行加氢反应,最后加氢产物由上部流出。本发明解决了重油液相加氢过程反应前期温升大,保证反应中期较高转化率,减少后期深度裂化反应,提高液收。
-
公开(公告)号:CN11567860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62674.2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床渣油加氢系统及加氢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固定床渣油加氢系统,包括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和加氢处理反应区,其中加氢预处理反应区采用超声波和微波发射源同时加热方式,加氢处理反应区采用加热炉加热方式。加氢处理方法包括:所述渣油加氢处理设置有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和加氢处理反应区,渣油原料与氢气混合进入加氢预处理反应区,然后再进入加氢处理反应区。本发明使用超声波和微波发射源协同作用于加氢预处理反应区,随着渣油加氢反应的进行通过调整超声波和微波功率比例,延缓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催化剂失活速度,提高加氢装置运转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452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135395.8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1/04 , B01J35/10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5/02 , B01J32/00 , B01J20/08 , B01J20/28 , B01J20/30 , C01F7/442 , C10G4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孔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大孔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用适当浓度的氯化铵水溶液浸渍处理氧化铝前驱物;(2)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进行焙烧处理,制得大孔氧化铝;其中所述的氧化铝前驱物为胶溶指数低于85%的拟薄水铝石。本发明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扩孔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氧化铝中10‑30nm的孔道含量,得到的大孔氧化铝可以应用于大分子的催化、吸附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43777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84952.5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油加氢工艺,包括如下内容:(1)氢气和重油原料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进料;(2)第一混合进料自固定床反应器底部进入管壳式无机膜管组件的壳侧,补充氢气进入管侧,形成第二混合进料;(3)第二混合进料向上流动进入上筒,在内筒和环形区域轴向设置的若干隔板的作用下,在内筒和环形区域交替进行加氢反应,最后加氢产物由上部流出。本发明解决了重油液相加氢过程反应前期温升大,保证反应中期较高转化率,减少后期深度裂化反应,提高液收。
-
公开(公告)号:CN11049918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10464852.4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可轮换的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渣油加氢处理设置有串联的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和加氢处理反应区,所述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包括N个加氢预处理反应器;其中将第1个至第N‑1个加氢预处理反应器先后依次串联并用作N‑1级在线加氢预处理反应器,第N个作为非在线加氢预处理反应器;当第1个加氢预处理反应器内的压降上升到压降设计上限或催化剂活性低于要求时,切换出第1个加氢预处理反应器,第N个加氢预处理反应器作为N‑1级在线加氢预处理反应器;按上述方式进行切换,可实现不间断地进行N‑1级加氢预处理反应。该方法能够提高主催化剂利用效率和装置操作的稳定性,大幅延长加氢处理反应器的运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37847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1605779.4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脱除渣油中金属杂质的方法。该方法中,进料包括渣油原料、氢气和物料粘度调节助剂,其中物料粘度调节助剂包括乙烯焦油,进料经过加氢脱金属反应区进行加氢处理反应,得到加氢流出物;所述加氢脱金属反应区至少装填有第一加氢脱金属催化剂,所述第一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包括载体组分和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其中载体组分包括炭和氧化铝。本发明方法采用乙烯焦油作为物料粘度调节助剂加到渣油原料中,能够在加氢脱金属反应条件下,通过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有效降低了反应条件下的体系粘度,促进了渣油加氢脱金属的进行,并也有利于后续脱硫、脱残炭等反应性能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21040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616191.7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可轮换渣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渣油原料和至少部分催化裂化柴油馏分与氢气混合后依次经过串联设置的加氢预处理区和加氢处理反应区,加氢处理反应区的反应流出物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得到的液相直接进入催化裂化反应区进行催化裂化反应;所述加氢预处理反应区包括N个加氢预处理反应器,将第1个至第N‑1个加氢预处理反应器先后依次串联并用作N‑1级在线加氢预处理反应器,第N个作为非在线加氢预处理反应器。该方法及系统可实现加氢预处理工艺的运转时间长而不停工,有利于加氢处理主催化剂整体催化活性的稳定发挥,保证合理、有限次的轮换次数,延长加氢处理反应器的运行时间及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2230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1020631.X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6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硫重油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调和组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高硫重油原料进入减粘裂化装置进行减粘裂化,得到减粘渣油;b)在步骤a)得到的减粘渣油中加入复合改性剂,然后对混合物进行连续沉降,上部得到溢流物料,下部得到底流物料;c)步骤b)所得的溢流物料进入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中进行加氢脱硫,得到低硫船用油燃料的调和组分。该方法特别适用于量产低硫船用燃料油的调和组分,具有技术成熟、设备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同时能够提高减粘裂化轻质油品的收率,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有利于减弱在后续固定床加氢处理过程中对催化剂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37846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05760.X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渣油加氢脱金属方法。该方法中,进料包括渣油原料、氢气和物料粘度调节助剂,其中物料粘度调节助剂包括乙烯焦油,进料经过加氢脱金属反应区进行加氢处理反应,得到加氢流出物;所述加氢脱金属反应区装填至少一种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和至少一种加氢保护剂。本发明方法采用乙烯焦油作为物料粘度调节助剂加到渣油原料中,能够在加氢脱金属反应条件下,通过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有效降低了反应条件下的体系粘度,促进了渣油加氢脱金属的进行,并也有利于后续脱硫、脱残炭等反应性能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