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500229U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23150576.5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01K61/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海岸的生物保护礁体及阵列,所述生物保护礁体包括底座、处于底座上的多层栖息板以及圆柱状礁体;所述多层栖息板为多层半圆曲面结构,且相邻两个栖息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圆柱状礁体为中空结构,且部分圆柱状礁体位于多层栖息板与底座所围绕形成的空间内。本实用新型有效增加生境的复杂度,建成后礁体表面、内部以及两两之间适合于红藻、褐藻的生长,可吸引螃蟹、贝类、鱼类、甲壳类动物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增加了生物量和生物栖息地的协同效应,成为鱼类贝类栖息、育成、隐蔽及产卵场;此外,通过多层半圆曲面结构的多层栖息板形成遮阴,低潮时露出时可以避免夏季烈日暴晒。
-
公开(公告)号:CN218405273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794775.3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供生物栖息地兼具消浪的生态系统。适用于海岸生态修复及消浪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供生物栖息地兼具消浪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海岸带上从陆地侧向海洋侧依次设置的消浪设施、植被带、鸟类栖息设施、牡蛎礁和生态潜堤;所述牡蛎礁设置于潮间带上;所述生态潜堤堤顶位于水面以下1‑2m,该生态潜堤表面设有若干种植沟槽,种植沟槽填充有经可降解纤维绳网固定的植物生长载体,植物生长载体内存放有海草籽种。
-
公开(公告)号:CN217089174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22983702.4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采用抛石护脚、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以及多孔仿岩质砌块,堆砌成高低起伏的消浪平台,集消浪和生物庇护所功能于一体;在多孔仿岩质砌块的顶面上设有洼池,可留存海水,多孔仿岩质砌块的侧面为多孔结构,可以在其顶面以及侧面分别为潮间带生物提供庇护场所;多孔仿岩质砌块砌合形成的起伏表面亦可增加仿岩质潮间带上表面的摩擦度,强化消浪效果,同时,在潮水消退时其具有洼池的顶面可以临时存留海水,形成小型潮汐池,可利于植物生长和藻类、贝类附着,为海洋底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复育近岸海域生物,极大提升该段海域生物多样性与景观性,充分体现生态和景观建设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6627129U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20128468.9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01K61/7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浅海塔型生态鱼礁。适用于人工鱼礁建设领域。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浅海塔型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具有底座和鱼礁本体,鱼礁本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和鱼礁本体在鱼礁本体轴向方向上设有通长的通孔,在鱼礁本体的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导流孔,在鱼礁本体的外侧壁上均匀镶嵌有牡蛎壳。本实用新型中鱼礁本体通过底座安装在海底,结构稳定,鱼礁本体上具有沿鱼礁本体轴向方向的通孔,并在鱼礁本体的侧壁上均开设导流孔,有利于降低鱼礁受到的海水冲击并保持预定的姿态立于海底,同时贯穿鱼礁本体的通孔和鱼礁本体侧壁上的导流孔之间形成较为强烈的上升流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218457066U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222109944.5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功能性牡蛎礁单元及牡蛎礁,所述多级功能性牡蛎礁由多个多级功能性牡蛎礁单元并排布置形成,所述多级功能性牡蛎礁单元包括多个拱形部,多个拱形部的拱顶按照自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布置,多个拱形部的拱肩位置首尾相接以拼接成多级功能性牡蛎礁单元。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级功能性牡蛎礁单元及牡蛎礁结构稳固,能够起到良好的减缓波浪冲击的作用,多级功能性牡蛎礁单元的表面粗糙(凿毛)处理,提高了牡蛎幼苗附着;多级功能性牡蛎礁单元底部为空心结构,降低了对泥沙淤积作用,同时可为滨海生物提供遮荫,避免烈日阳光暴晒。此外,牡蛎礁可以形成一个适宜动植物栖息的具有滨海生物多样性的稳固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18233334U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21757798.0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防控滨海海岸水土流失蜂窝结构,由多块潮汐池块体(1)交错连接构成的柔性自适应地形的蜂窝状结构,所述潮汐池块体(1)整体呈六边形设置,潮汐池块体(1)内部设置为多级台阶低洼式集水池(2),多块潮汐池块体(1)之间通过连接绳(3)相连接,所述蜂窝状结构沿海岸线平行布置于潮间带上;单个所述潮汐池块体(1)的底部设置穿孔结构,穿孔结构包括横向通孔(4)和纵向通孔(5),横向通孔(4)和纵向通孔(5)能够供连接绳(3)穿过。本实用新型用于修复滨海及河口受侵蚀的海岸,起到良好的固滩和滨海生物多样性增加的作用,同时提升了美感。
-
公开(公告)号:CN216017980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1697057.3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共生型海堤生态构件,包括生态槽槽体、生态床及湿地植物,所述生态槽槽体通过一底座安装于海堤;所述生态槽槽体内设有槽口朝上的容纳槽、槽底和槽壁设置若干个透水的通孔,所述容纳槽内安装生态床,所述生态床在容纳槽开口方向栽培湿地植物形成湿地植物,所述生态槽槽体在槽壁、槽口形成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共生型海堤生态构件,在传统海堤基质上设置绿色生态通道,采用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法,形成具有抵御海洋自然灾害的堤防生态防护系统,具有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的复合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22751200U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21370264.1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新能源工程桩基生态化改造结构,为海洋生物提供庇护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适用于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生物栖息板、多孔式生物礁以人工鱼礁;所述生物栖息板套设在桩基上,其开设有若干个贯通上下表面且多种孔径的导流孔,生物栖息板的外缘通过绑带绑扎大型海藻从而在桩基周围形成海藻场;所述多孔式生物礁固定在桩基外壁,其内部为空心结构,表面开设有多种孔径的通孔供海洋生物进出并且实现导流;所述人工鱼礁堆叠在桩基的底部周围。
-
公开(公告)号:CN222382451U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21155180.6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01K61/73 , A01G33/00 , C02F3/32 , C02F101/2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贝藻礁。本申请适用于海洋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贝藻礁。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贝藻礁,其特征在于,包括:牡蛎礁,其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本体的通孔,顶部镂空至与所述通孔相连通;藻礁槽,设于所述牡蛎礁的顶部,所述藻礁槽的内部预留有一定高度;藻礁基质,与所述藻礁槽相配合,所述藻礁基质能够嵌入所述藻礁槽内,所述藻礁基质上设有海藻。
-
公开(公告)号:CN222054286U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20636384.5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升降式生态结构及生物共生型海堤结构。本申请适用于海洋保护与修复技术领域。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升降式生态结构及生物共生型海堤结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升降式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阶梯式联动平台,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级平台、第二级平台以及第三级平台,所述阶梯式联动平台能够随潮水涨落进行联动;人工鱼礁带,设于所述第一级平台上,用于为鱼类提供栖息环境和索饵场所;生态礁带,设于所述第二级平台上,用于为潮间带生物提供生存环境;植被带,设于所述第三级平台上,用于通过植被削弱波浪冲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