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16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53308.0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排超大流量高渗透水的双孔集中出水逆止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衬砌侧下方的若干引水钢管,以及无缝钢管、引排管,引水钢管的一端位于衬砌外侧的渗水区围岩内,引水钢管的另一端伸入衬砌内,引排管位于衬砌的底部,无缝钢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引水钢管和引排管,每个引水钢管的外面分别套设膜袋,每个膜袋靠近无缝钢管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闸阀,引排管的出水口出设置有逆止阀,通过设置若干引水钢管,以及无缝钢管、引排管,将隧洞外地下水引至衬砌底板预留的集水坑,避免衬砌外水压力过大破坏表层围岩和混凝土结构,适用于大流量地下水条件,提高引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膜袋耐受长时间的高压水流冲刷,能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7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53345.X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压缩空气储能洞室通风效应研究的原位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压气储能通风模拟系统、试验系统和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沿原位试验洞设有多个监测断面,所述监测断面用于水压、水量、围岩位移、围岩电阻率的监测。该系统设置了水压监测断面、水量监测断面、围岩位移监测断面和围岩电阻率监测断面,实现对通风作用下围岩含水量、孔隙水压力、围岩位移及电阻率等关键参数的监测,为研究通风系统对围岩及开挖损伤区的潜在影响提供新方法;监测系统的设置中,详尽的描述了监测装置的安装方法,为合理真实监测数据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043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69278.1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复灌浆的钢衬接触灌浆系统,包括覆盖设置于混凝土表面的钢衬,并将灌浆管预设置于所述钢衬和混凝土之间,而在所述灌浆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灌浆管路、排气回浆管路;所述灌浆系统将整体接触灌浆区域分为若干个相连的灌浆分区;若干根所述灌浆管在所述灌浆分区内,并通过该所述灌浆分区内的所述灌浆管路以及所述排气回浆管路皆形成并联布置,所述灌浆分区内预埋配备与外部连通的排气槽。本发明的重复灌浆系统可实现对钢衬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灌浆处理,重复灌浆系统通过可重复灌浆的灌浆管可有效且明显的减少灌浆后脱空区的数量和范围,使灌浆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017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49849.0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集群系统的建筑结构跨越方法。所述机器人集群系统包括作业于工作面的三台或三台以上的机器人以及线缆,所有的机器人均通过线缆供能和通信,并按照线缆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于线缆;沿着线缆的延伸方向,多台机器人中依次为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以及第N机器人,所述建筑结构跨越方法包括:步骤S1,所述第一机器人跨越至建筑结构对侧;步骤S2,所述第一机器人和第三机器人均分别以真空吸附的方式锚定于当前工作面上,并收紧延伸与第二机器人之间的线缆;步骤S3,同步改变第一机器人和第三机器人与第二机器人之间的线缆长度,使第二机器人逐渐向第一机器人靠近,相应的第二机器人逐渐远离第三机器人,直至第二机器人以悬吊的方式移动至建筑结构对侧,第一机器人和第三机器人解除与当前工作面的锚定;步骤S4,循环步骤S1~步骤S3,当前待跨越机器人两侧相邻端的两台机器人作为其跨越时的锚定支撑结构,辅助其跨越建筑结构,直至机器人集群系统中所有机器人依次跨越至建筑结构对侧。能够实现多台机器人相互协同以及进行较大建筑结构的跨越。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46075.4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格构墙与散体材料桩组合的深厚软土基础加固处理结构与施工方法,其在深厚软土基础设置横向与纵向正交的钢筋混凝土格构墙;在混凝土格构墙框格中心布置碎石桩或砂桩等散体材料桩;混凝土格构墙与散体材料桩底部坐落于软基底部密实层或风化基岩之上;混凝土格构墙与散体材料桩顶部布置水平透水垫层。本发明针对深厚软土地基条件,通过合理利用刚性加固结构与柔性增强体共同加固软土地基,同时为基础软土加速排水固结,提高自身强度创造条件的加固处理措施与方法,实现软土地基强度、承载力与变形模量满足上部结构与建筑物的要求。对复杂条件下深厚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75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23607.5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立体生态排水沟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边坡及固设于边坡坡面的护坡,与边坡坡脚具有一定距离的马道上设置边墙,边墙靠近边坡的一侧设置台坎;台坎上铺设盖板并紧靠边墙设置,盖板的另一边抵靠混凝土护坡,形成可拆卸的稳固结构;台坎、马道、混凝土护坡及盖板四者之间合围形成排水沟,并沿边墙、盖板、混凝土护坡表面铺设土工布,形成种植槽。本发明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将生态绿化和排水相结合,并方便拆卸和清淤检修;该方法适用性强、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较好的实践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884273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915035.6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阻水墩的消力池或水垫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的带阻水墩的消力池或水垫塘,以降低坝身泄洪水舌对坝后消能区的冲击,改善出消力池或水垫塘的水流流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阻水墩的消力池或水垫塘,该消力池或水垫塘上游为坝体,下游为尾坎或二道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池或水垫塘底板上对应坝体的泄洪水水舌落点末端设置阻水墩,阻水墩垂直水流方向布置。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水利水电工程中,特别是窄河谷、消力池长度受限的混凝土坝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8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99549.X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工内衬洞室轴向变形补偿的复合结构,包括围岩体、混凝土衬砌和钢衬密封层,围岩体、混凝土衬砌和钢衬密封层依次布置于人工内衬洞室内;钢衬密封层包括环形钢衬和至少一个波纹钢衬,波纹钢衬具有波纹段和平直连接段,波纹段包括多个半圆形波纹,多个半圆形波纹首尾连接且沿波纹段的轴向呈波浪形结构布置,平直连接段位于波纹段沿轴向的两侧,平直连接段连接波纹段和环形钢衬。该复合结构能够抵偿压气储能运行过程中由于温度往复变化而引起的轴向变形,减小钢衬轴向屈曲或张拉破坏风险,从而保障储气库的长期密闭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46409.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填筑体上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填筑体之上的混凝土连接板,混凝土连接板之上设置有第一土工膜,第一土工膜的一侧通过锚固结构与混凝土连接板固定,混凝土连接板的侧上方还设置有沥青混凝土面板结构,沥青混凝土面板结构之上设置有第二土工膜,第二土工膜的一侧远离混凝土连接板,第二土工膜的另一侧延伸至第一土工膜的上方且覆盖住锚固结构,第二土工膜与第一土工膜焊接连接且二者焊接之处形成单边焊接区,利用第二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结构粘接并覆盖第一土工膜,可使高填筑体上的混凝土连接板和第一土工膜更好地适应蓄水后产生的变形,避免混凝土连接板变形后防渗接头脱开带来的渗漏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445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56663.2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21F17/16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层环形洞室储气库空间布置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定地下储库和地面厂区选址,确定储库埋深;设计洞室断面衬后直径、钢衬厚度、衬砌厚度以及相关支护参数,并确定洞室所需总长度;根据岩体力学参数设计合理的洞间距,使洞室最窄处保证安全距离;确定洞室的空间布置方案,根据空间布置方案形成上中下至少三层的洞室布置结构;优化间距和受力,每一层洞室在长度和宽度方向都形成错位,使相邻洞室之间的间距满足安全间距;先通过合理间距,设计洞室断面的空间位置,并确定环形连接方向的长度,再通过总长度减去三层洞室环形连接的总长,平均得到每条洞室的长度;对斜井和竖井的位置进行布局设计;对洞室从浅到深逐层施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