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720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05114.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级仪控机柜框架,涉及机柜优化设计领域,包括;一体成型的铸造框架,所述铸造框架包括作为边角的若干异型立柱、作为底部支撑的底横梁框、作为顶部支撑的顶横梁框;所述底横梁框包括设置在异型立柱相邻下端之间的底横梁,所述顶横梁框包括设置在异型立柱相邻上端之间的顶横梁;从所述第一圆弧段到底横梁中部位置、从所述第二圆弧段到顶横梁中部位置、从所述异型立柱的两端到自身中部位置,厚度均逐渐减小。采用本方案,通过一体成型的铸造框架,解决了核电仪控机柜柜体的轻量化、通用化及批量化生产需求,既提高了地震载荷下机柜抵抗前后、左右偏摆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沿垂直方向抗扭转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77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63493.5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付国忠 , 陈西南 , 于天达 , 邓强 , 张进强 , 吴昊 , 李红鹰 , 唐向东 , 唐健凯 , 李维 , 张渝 , 杨晓晨 , 张志强 , 唐源 , 罗亮 , 刘彦霆 , 李晴朝 , 杨方亮 , 黄思语 , 陈定勇 , 胥春燕
IPC: G21C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驱动机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设置于电机输出端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外部同轴套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外侧啮合有齿条式驱动杆;驱动齿轮齿数和从动齿轮内侧齿数相同,且驱动齿轮的齿槽宽和从动齿轮内侧齿槽宽均大于各自的齿厚;控制组件包括插销和动力单元,插销上带有沿驱动齿轮环向设置的若干插杆;动力单元用于带动插销朝靠近或远离驱动齿轮的方向移动,并使插杆插入或脱离重合部;采用本方案,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方法,使齿条式驱动杆运动更平稳,并通过内外齿轮配合使齿条式驱动杆通电运动与断电掉落,及电机自锁使齿条式驱动杆停留在任意位置,提高齿条式驱动杆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流畅性,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185751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610557844.5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翻转角度不同而自动自锁和解锁的机械结构,包括轴套和设置在轴套内的轴,所述轴上设置有自锁槽,所述轴套上设置有与自锁槽相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可部分滑入自锁槽内的自锁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76797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85197.2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于天达 , 陈西南 , 罗英 , 李红鹰 , 余志伟 , 杨方亮 , 杨晓晨 , 唐向东 , 杨博 , 刘一泽 , 陈刚 , 李维 , 邓强 , 刘佳 , 晋舒颜 , 胥春燕 , 朱紫豪 , 谢细明 , 张智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寿命耐高温磁力提升式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包括耐压壳组件、棒位探测器组件,所述棒位探测器组件包括补偿线圈、棒位探测线圈骨架、间隔骨架、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内筒体和外筒体,初级线圈连续绕制在内筒体外壁上,棒位探测线圈骨架和间隔骨架沿着内筒体的轴向方向相间排列套接在初级线圈外构成线圈骨架层,补偿线圈和次级线圈外置在棒位探测线圈骨架上,使补偿线圈和次级线圈分别在棒位探测线圈骨架上一次性绕制完成。本发明采用组合式棒位探测器骨架,将次级线圈外置,使其在棒位探测线圈骨架上一次性绕制完成,中间无接头,降低了出现接触不良或开路等现象出现的几率,提高了棒位探测器的工作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8575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7844.5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翻转角度不同而自动自锁和解锁的机械结构,包括轴套和设置在轴套内的轴,所述轴上设置有自锁槽,所述轴套上设置有与自锁槽相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可部分滑入自锁槽内的自锁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956274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35575.8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控制棒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式直线磁阻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该机构的耐压壳由导磁材料与非导磁材料交替排列构成;动子组件包括驱动杆和动子,动子为厚壁钢管,其周向车有环形槽,驱动杆一端连接动子,另一端连接控制棒组件;定子组件包括永磁体、磁轭和线圈,其中磁轭为环形结构,其内侧开有横断面为矩形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线圈,若干个磁轭和永磁体交替排列,且磁轭两端的永磁体极性相反;磁致伸缩棒位探测器安装在耐压壳的底部,动子组件设置在耐压壳的内部,定子组件套装并固定在耐压壳的外部,耐压壳的内腔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相通。本发明将电脉冲信号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3026286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680358.X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组线、线圈骨架、砂层、包扎层和引接线;线圈骨架为两端带有外法兰的筒状结构,其两端的外法兰之间形成了环形凹槽;其一端的法兰上开有与环形凹槽连通的出线槽;环形凹槽与一端法兰的结合部位设置有进线槽;一根完整的绕组线从进线槽进入线圈骨架,并缠绕着线圈骨架上,最终从出线槽中穿出;在环形凹槽内绕组线缠绕线圈的和线圈骨架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砂层;包扎层包覆粘结在砂层的外侧。本实用新型满足了驱动机构对控制线圈耐高温、耐辐照、耐冲击和长寿命等多重要求;保证了线圈结构上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机构存在振动或冲击时引接线对控制线圈绝缘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17824462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2165906.1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彦霆 , 于天达 , 邓强 , 李维 , 杜华 , 陈西南 , 杨晓晨 , 唐源 , 胥春燕 , 许斌 , 聂华刚 , 杨博 , 黄新东 , 杨方亮 , 吴昊 , 唐健凯 , 付国忠 , 张志强 , 唐向东 , 晋舒颜 , 周旭 , 李晴朝 , 黄思语 , 张进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线驱动型控制棒驱动机构定子,包括内筒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永磁体线圈组件,沿内筒体的轴向方向排列并套在内筒体的外部;外筒体,套在多个永磁体线圈组件的外部;盖体,位于外筒体的两端并对外筒体的两端形成固定密封结构;密封接线盒,固定于外筒体外部,永磁体线圈组件的引接线穿过密封接线盒与外部电源连接,密封接线盒与外筒体之间固定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形成定子内部的全密封结构,可以用于水下环境,适用于特殊堆型。
-
公开(公告)号:CN202221660U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20298766.4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棒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式直线磁阻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该机构的耐压壳由导磁材料与非导磁材料交替排列构成;动子组件包括驱动杆和动子,动子为厚壁钢管,其周向车有环形槽,驱动杆一端连接动子,另一端连接控制棒组件;定子组件包括永磁体、磁轭和线圈,其中磁轭为环形结构,其内侧开有横断面为矩形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线圈,若干个磁轭和永磁体交替排列,且磁轭两端的永磁体极性相反;磁致伸缩棒位探测器安装在耐压壳的底部,动子组件设置在耐压壳的内部,定子组件套装并固定在耐压壳的外部,耐压壳的内腔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相通。本实用新型将电脉冲信号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5429902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20877899.5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H02K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设计技术,具体公开了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用金属铠装绕组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的定子铁芯由同轴装配的内磁轭和外磁轭组成,外磁轭设在内磁轭外部,定子绕组设在内磁轭上;所述的定子绕组由若干个单相绕组组成,所述单相绕组采用金属铠装绕组线,所述金属铠装绕组线包括中心的芯线和芯线外的铠装金属层,所述铠装金属层和芯线外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无机矿物绝缘材料。采用了填充无机矿物绝缘材料的金属铠装绕组线一次性绕制形成单相绕组,提升了绕组的防潮能力和耐温性能,使得定子能够直接浸泡在高温高压的冷却剂之中,适用于一体化反应堆中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