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379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13552.5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测装置,所述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测装置包括主体平台、振动模块、传感器和分析组件,所述振动模块设在所述主体平台上且可产生固定频率的振动,所述传感器设在所述主体平台上,以用于采集所述振动模块发出的振动信号,所述分析组件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以用于接收和分析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当前混凝土的状态。本发明的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测装置具有实时监测、精确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96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258205.2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智能通水温控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柜。所述数据采集柜包括:柜体、接线装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外设模块;所述接线装置用于安装所述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外设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集成控制柜中的热交换媒介的流量、进出热交换媒介温度和混凝土块温度;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所述中央处理模块采用梯度智能闭环学习控制方法对所述热交换媒介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最高温度可控、降温速率可调和异常温度的可诊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柜抗干扰,可持续、稳定、高效运行,可实时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82084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12837.4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清控(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坝后供水管网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仓内管路设计、连接管设计、智能通水系统设计、供水包设计、坝后供水主管设计、供水主管网设计、水流换向设计、制冷水站设计、管网监控及管道交通设计流程。通过对坝后供水管网的系统设计,提供了更加精细、智能的供水保障,可显著提升大坝混凝土通水冷却的效率与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坝后供水管网管路布置复杂、连接件多、运行状态不可知以及控制不精准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1532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675566.7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清控(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水站在线联控系统,包括混凝土坝、中央处理系统、冷却水站控制柜、一体流量温度集成控制柜和数据采集反馈集成控制柜,混凝土坝内预埋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两端延伸至混凝土坝的下游侧,其中一端通过一体流量温度集成控制柜后连接至冷却水站的出水主管,另一端直接连接至冷却水站的进水主管,冷却水站的进出水主管上安装有温度、压力和流量传感器,本发明涉及水站监控技术领域。该冷却水站在线联控系统,可实现对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在线感知和动态联控,从而为混凝土坝通水冷却系统提供足量定温的冷却水,以满足更加严格、精细化的温控需求,可显著提高了温控质量,节省制冷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41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33781.1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冯奕 , 樊启祥 , 周绍武 , 张志伟 , 杨宗立 , 汪志林 , 尹习双 , 陈文夫 , 钟桂良 , 牟荣峰 , 郭增光 , 杨宁 , 宋述军 , 王孝海 , 刘金飞 , 周孟夏 , 徐建江 , 谭尧升 , 周天刚 , 乔雨 , 高世奎 , 王飞 , 金治成 , 沈国焱 , 杨小龙 , 曾贺川 , 张志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施工中水平运输车与缆机转运自动识别方法,步骤一,在缆机吊钩大梁和运输车驾驶室内安装定位设备;步骤二,通过定位设备实时获取缆机吊钩大梁中心的三维位置以及运输车驾驶室内中心的三维位置;步骤三,在运输车的液压翻板处安装监控设备,并实时获取运输车的卸料状态N;步骤四,通过实际测量运输车外形特征及缆机吊钩大梁的吊罐特征,获得卸料时缆机吊钩大梁与运输车驾驶室中心的有效最大距离L;步骤五,将运输车与缆机吊钩大梁的吊罐实时位置以及运输车的卸料状态传输至系统服务器中;步骤六,通过系统服务器对运输车卸料状态以及运输车和缆机吊钩大梁的吊罐时时距离进行分析计算,并发送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48846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74802.3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拱坝安全协同评价的方法、装置。该高拱坝安全协同评价方法,包括:获取高拱坝的均匀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获取高拱坝的均衡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获取高拱坝的协调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获取高拱坝的整体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根据所述均匀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均衡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协调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以及整体性指标综合评价值及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计算最终的安全性综合评价值;本申请通过采用高拱坝安全协同评价方法,有效提高对大坝安全状态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51260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0611606.1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备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信息采集;采集的信息包括:本仓设计信息、相邻仓的浇筑温度温控信息、气温信息和标准化施工工艺信息;第二、智能备仓设计;收到备仓需求后分步进行如下备仓步骤:准备仓面环境、调整温控标准和准备保温设备材料;第三、成果输出:输出的成果包括优化的仓面浇筑工艺设计图表和成本预估,其中优化的仓面浇筑工艺设计图表添加了经第二步骤优化的个性化温控标准、冷却水管的材料、长度、布置方式,温度计的数目、布置方式和保温设备材料的数目;成本预估包括将仓面浇筑工艺设计图表的材料、工艺、人力与成本关联,在得到备仓材料、工序、设备数量的同时计算出本仓成本的预估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3436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619128.8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缆机布置与调度方法,本方法以BIM技术为基础,建立大坝的三维BIM模型,根据缆机的布置顺序与安全间距要求,基于大坝实时浇筑进度形象与待浇筑单元的位置及形体特征进行缆机动态布置,来确定缆机的作业范围与缆机的布置台数,调整缆机的上下游布置位置与顺序,测算范围内的覆盖面积及混凝土方量等指标,确保布置方案符合设备运行安全、坯层覆盖时间及浇筑强度要求,形成缆机覆盖范围、单元体型特征、坯层覆盖时间和设备安全防撞多因素耦合下的多层交错布置、多仓同浇的缆机布置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缆机群的工作效率,提升浇筑强度与效率,为大坝混凝土的安全、高效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1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258721.5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智能通水温控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一体流温通水集成控制柜。所述一体流温通水集成控制柜包括:柜体、热交换辅助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热交换辅助装置的接线汇集于所述柜体的接线装置;多个所述热交换辅助装置集成于每个所述分层结构,每个所述热交换辅助装置对应一个所述热交换媒介的回路,输入主管道中的所述热交换媒介流经所述分层结构中每个所述热交换辅助装置,与大体积混凝土交换热量后流入输出主管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一体流温通水集成控制柜具有功能模块化、现场移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强的特点,可以实现对进出口水温、流量的监测及自身闭环控制,适应现场施工环境,实现高效循环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994706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64458.0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通水温度控制专家系统及硬件检测和数据监测方法,能够对系统中的硬件进行检测,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多点实时采集的硬件数据,在数据初步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准确确定故障发生位置和原因,有效甄别异常数据的有效性,从而减少故障排除时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短时间内进行故障的排除,并能够避免无效的数据误差的干扰,精确、实时、自动的检测混凝土大坝的温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