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3436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1619128.8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缆机布置与调度方法,本方法以BIM技术为基础,建立大坝的三维BIM模型,根据缆机的布置顺序与安全间距要求,基于大坝实时浇筑进度形象与待浇筑单元的位置及形体特征进行缆机动态布置,来确定缆机的作业范围与缆机的布置台数,调整缆机的上下游布置位置与顺序,测算范围内的覆盖面积及混凝土方量等指标,确保布置方案符合设备运行安全、坯层覆盖时间及浇筑强度要求,形成缆机覆盖范围、单元体型特征、坯层覆盖时间和设备安全防撞多因素耦合下的多层交错布置、多仓同浇的缆机布置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缆机群的工作效率,提升浇筑强度与效率,为大坝混凝土的安全、高效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88358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255482.5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BIM的大坝浇筑计划进度动态优化方法,它包括步骤1)建立大坝浇筑单元BIM模型,计算单元混凝土方量,单元起止桩号,单元上下层之间的逻辑顺序关系等,并进行单元编码命名;步骤2)提取大坝各坝段浇筑单元的实际进度即单元完工日期信息;步骤3)设置大坝的基本的浇筑计划基础信息;步骤4)基于实际的完成进度信息及当前的计划信息,绘制大坝三维进度计划形象图;步骤5)设置浇筑间歇期、坝段相邻高差、整坝最大高差在合理范围内;步骤6)建立按计划周期内日期排序的动态计划表格等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243436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619128.8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缆机布置与调度方法,本方法以BIM技术为基础,建立大坝的三维BIM模型,根据缆机的布置顺序与安全间距要求,基于大坝实时浇筑进度形象与待浇筑单元的位置及形体特征进行缆机动态布置,来确定缆机的作业范围与缆机的布置台数,调整缆机的上下游布置位置与顺序,测算范围内的覆盖面积及混凝土方量等指标,确保布置方案符合设备运行安全、坯层覆盖时间及浇筑强度要求,形成缆机覆盖范围、单元体型特征、坯层覆盖时间和设备安全防撞多因素耦合下的多层交错布置、多仓同浇的缆机布置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缆机群的工作效率,提升浇筑强度与效率,为大坝混凝土的安全、高效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7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699458.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G01K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坝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转入永久监测廊道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明确DTS系统转入永久监测廊道的前提条件,按照布置光纤引线通道、布设引线光纤、安置永久监测DTS系统、校核转入永久监测阶段的测温数据及封堵光纤引线孔的工艺流程进行具体实施;重点涉及光纤引线通道的形式及位置布设、引线通道的安全和可靠性设计方法、引线光纤布设及进入廊道的方法。本发明为实现DTS系统转入混凝土坝永久监测廊道提供了合理可行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确保DTS系统在永久监测廊道良好环境下持续、稳定和长期的正常监测,为实现混凝土坝全生命周期内坝体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测和温控防裂提供了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74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99458.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G01K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坝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转入永久监测廊道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明确DTS系统转入永久监测廊道的前提条件,按照布置光纤引线通道、布设引线光纤、安置永久监测DTS系统、校核转入永久监测阶段的测温数据及封堵光纤引线孔的工艺流程进行具体实施;重点涉及光纤引线通道的形式及位置布设、引线通道的安全和可靠性设计方法、引线光纤布设及进入廊道的方法。本发明为实现DTS系统转入混凝土坝永久监测廊道提供了合理可行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确保DTS系统在永久监测廊道良好环境下持续、稳定和长期的正常监测,为实现混凝土坝全生命周期内坝体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测和温控防裂提供了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2379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13552.5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测装置,所述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测装置包括主体平台、振动模块、传感器和分析组件,所述振动模块设在所述主体平台上且可产生固定频率的振动,所述传感器设在所述主体平台上,以用于采集所述振动模块发出的振动信号,所述分析组件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以用于接收和分析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当前混凝土的状态。本发明的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测装置具有实时监测、精确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73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90268.1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40/18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规则驱动的大坝混凝土参数自动化建模方法,从数据平台获取到已有的LOD200模型,建模生成LOD300‑LOD400模型,配置单位或坐标等参数设置文件,混凝土按照规则参数建模,开发完成自动化切分程序完成之后,进行输出实施。本申请利用BIM单元模型共享施工过程信息,同时制定BIM单元模型的建模标准、开发BIM建模工具,提高建模的效率和标准一致性。让项目的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等对单元工程量共享标准的BIM工具模型,真正做到流程化、正规化、标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44434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595006.4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有志 , 谭尧升 , 陈文夫 , 相建方 , 刘春风 , 裴磊 , 冯博 , 罗贯军 , 宋良丰 , 覃宇辉 , 刘毅 , 杨萍 , 李金桃 , 刘杨 , 张俊洁 , 侯文倩 , 李玥 , 粘智光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大坝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场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存储介质。该温度场计算方法通过获取预测部位的一侧温度边界;并根据热传导方程建立所述预测部位的热传导数学模型;获取至少一个位于所述预测部位的特征点的实测温度;根据所述特征点的实测温度对所述预测部位导温系数进行参数反演,获取所述预测部位导温系数;根据所述预测部位导温系数、所述预测部位的热传导数学模型获取所述预测部位的温度场分布情况。该温度场计算方法通过获取温度场边界条件并通过参数反演求取预测部位导温系数,可以更加准确的确定大坝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并根据该温度场分布更准确的分析大坝中所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7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37135.8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建研华测(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现场环境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自动测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箱体、试样筒、贯入阻力测定模块、吹风模块、阳光模拟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制冷机、除湿机、加湿器、小型微电脑,小型微电脑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以实时监测和记录箱体内的温湿度;小型微电脑控制吹风模块、阳光模拟模块、加热器、制冷机、除湿机和加湿器的运行;且小型微电脑与贯入阻力测定模块相连,以获得贯入阻力测定模块反馈的测定数据并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贯入阻力值及贯入阻力-时间曲线,从而得到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该装置能够在箱体内模拟施工现场环境,实现在实验室中准确判断施工现场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且人员劳动强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90268.1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40/18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规则驱动的大坝混凝土参数自动化建模方法,从数据平台获取到已有的LOD200模型,建模生成LOD300‑LOD400模型,配置单位或坐标等参数设置文件,混凝土按照规则参数建模,开发完成自动化切分程序完成之后,进行输出实施。本申请利用BIM单元模型共享施工过程信息,同时制定BIM单元模型的建模标准、开发BIM建模工具,提高建模的效率和标准一致性。让项目的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等对单元工程量共享标准的BIM工具模型,真正做到流程化、正规化、标准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