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调节活动螺母结构及上车踏板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550361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57370.4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调节活动螺母结构及上车踏板总成,双向调节活动螺母结构包括基板、限位板及活动螺母,基板形成有调整方孔;限位板与基板呈相对设置,限位板上设有连接至基板的至少三个限位脚,且至少三个限位脚分设于调整方孔的周侧,相邻的两个限位脚之间形成有让位间隙,限位脚、限位板及基板之间形成有调整腔体;活动螺母沿限位板的延展方向活动设置于调整腔体,活动螺母的螺纹孔对应调整方孔设置,活动螺母的周侧形成有至少三个止转臂,至少三个止转臂分别伸出对应的让位间隙;其中,在旋拧活动螺母的过程中,至少一个止转臂能抵接至对应的限位脚上。解决了现有活动螺母结构体积较大及重量较大的问题。

    减震组件和机动车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83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83357.7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震组件和机动车,其中减震组件包括在车架附件的前支撑销轴与发动机罩的支架管套之间设置前衬套,所述前衬套包括轴套和衬套主体,所述轴套用以套设于所述前支撑销轴的外周侧,所述轴套与所述前支撑销轴抵接,所述衬套主体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衬套主体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周侧,所述衬套主体用以套设于所述支架管套内,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将衬套主体套设在轴套上,当前衬套分别与支架管套和前支撑销轴相对转动发生撵磨时,所述衬套主体和所述轴套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使得所述前衬套不会产生较大碾磨,以解决现有的减震组件扭转变形产生较大碾磨的问题。

    一种商用车全包围扰流罩

    公开(公告)号:CN11231963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1479769.8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商用车全包围扰流罩,所述扰流罩顶部、左部、右部的外表面为常见面,内表面设有加强筋,扰流罩顶部、左部、右部的内表面均匀间隔预设有多个固定底座,其中固定座上预设有螺钉孔;在固定底座外或者内表面上覆盖有“几”部件,“几”部件在扰流罩顶部、左部、右部内表面的两侧边和中间形成中空式通道。扰流罩顶部、左部、右部和“几”部件为DCPD材料制成。因为DCPD树脂是一种以双环戊二烯为主原料的全新烯烃类交联型热固化性树脂,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大型或形状复杂的成型工件的新材料。利用高压RIM机浇注DCPD材料,在模具中发生聚合反应而成型,适应从大量、中量到少量宽范围生产的、符合节能和节省资源等要求。

    模具构件以及模具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194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69252.2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构件以及模具,涉及模具结构技术领域,其中,模具构件包括型芯、镶体组件以及顶杆,型芯贯设有安装通道,安装通道包括第一安装段、第二安装段以及第三安装段,形成位于第一安装段与第二安装段交界处的第一台阶面以及位于第二安装段与第三安装段交界处的第二台阶面,型芯对应于第二安装段的位置沿第二方向贯设有水路通道;镶体组件贯设有过孔,其包括第一镶嵌部以及第二镶嵌部,且第一镶嵌部与第一台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镶嵌部与第二台阶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一镶嵌部的外围开设有环形凹槽;顶杆穿设于过孔以及第一安装段。本发明旨在解决顶杆与水路位置干涉,影响水路铺设进而影响模具表面散热的问题。

    一种摄像镜头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7857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08076.5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组件,摄像镜头自清洁组件包括摄像装置、吹气装置、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摄像装置包括镜头;吹气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吹气件,吹气件沿壳体延伸方向具有活动行程;驱动装置驱动吹气件活动至摄像装置的镜头处吹气;摄像镜头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摄像装置的实时画面像素参数与预设的画面像素参数;当实时画面像素参数与预设的画面像素参数的差值不在预设的范围以内,则生成清洁指令;根据清洁指令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吹气装置的吹气件运动至镜头处吹气清除杂质。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以上步骤实现对车载摄像镜头进行自动化清洁,进而减少人工操作,提升使用者使用体验。

    汽车板材冲孔系统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1793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0975879.1

    申请日:2021-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板材冲孔系统,包括:第一冲头、第二冲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冲头伸缩移动的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冲头伸缩移动的第二驱动器、升降台,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升降移动的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具有可伸缩移动第一预定距离的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冲头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部上;所述第二驱动器具有可伸缩移动第二预定距离的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冲头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部上;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第一伸缩部和所述第二伸缩部分别朝预定直线的延伸方向伸缩;在所述预定直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间隔设置。

    车身合拼装置
    27.
    发明公开
    车身合拼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279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78363.3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合拼装置,所述车身具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左右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依次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延伸段和搭接段,所述搭接段沿左右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搭接,所述车身合拼装置包括基座和顶推机构,所述基座具有沿左右向的活动行程,用以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同步活动;所述顶推机构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顶推机构包括顶推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顶推件可沿前后向活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顶推件,以驱使所述顶推件向前活动,以顶抵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朝远离所述搭接段的方向变形。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侧围和下车体合拼时,侧围外板与后围外板容易干涉磕碰的问题。

    一种钣金件整形模具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746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02067.7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钣金件整形模具,包括模座和整形组件,模座包括沿上下向间隔且相对设置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沿上下向可活动设置;整形组件包括上整形块、下整形块和装料芯,上整形块安装于上模座的下端面,下整形块安装于下模座的上端面、且与上整形块相对设置,装料芯沿上下向活动安装于下整形块的上端面,装料芯沿左右向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形成有挂置部,用以供钣金件安装;其中,上模座向下活动,使得上整形块与装料芯抵接,并推动装料芯下移至与下整形块抵接,用以使两个侧臂分别被压紧固定在装料芯和上整形块之间,以及装料芯和下整形块之间。可在装料芯上安装两个钣金件,如此,单次可完成两个钣金件的整形修正,提高整形效率。

    车辆结构的截面性能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257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581472.1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结构的截面性能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具体公开了:获取目标车辆结构对应的目标结构图形,以及目标车辆结构对应的结构信息,识别目标结构图形中的各结构线条,根据结构信息对各结构线条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截面线条,基于目标截面线条构建目标车辆结构对应的结构截面,对结构截面进行分析,获得目标车辆结构的截面性能及截面参数结果;由于本发明通过对目标结构图形中的各结构线条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截面线条,基于目标截面线条构建结构截面,通过对结构截面进行分析,获得目标车辆结构的截面性能及截面参数结果,提升了截面分析效率,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提取截面不准确,导致整车性能分析结果不精准的问题。

    一种卡车驾驶室前悬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03053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445901.8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卡车驾驶室前悬安装结构,该前悬安装结构包括:前悬、支座和车架,其中支座为一体冲压成型件,包括前悬安装板和支座安装板两部分,分别连接于前悬和车架,并在前悬安装板和支座安装板上分别设置安装孔和减重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冲压件相比于传统的铸件更轻,且生产效率高,同时冲压的支座上还能够开设减重孔,既能够更好地达到减重的目的,并且能够平衡整个支座的受力承载,使支座受力均匀,并且冲压成型板在碰撞时受力变形,能够缓冲碰撞力,保护驾驶员,更容易通过商用车碰撞试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