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771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0771112.7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空间交会控制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极简配置航天器及其空间交会控制方法。该航天器包括激光测距仪、相机、星间通信设备以及第一至第六推力器。本发明通过极简配置的推力器布局方案,可以保证星体平动与转动的完美解耦。并且采用了基于相平面的制导控制方案可以保证平动通道的各通道的顺利收敛。另外基于推力器混合调度算法进行各推力器的调度控制,保证了航天器交会逼近过程中的平动控制效果,创造良好的末端对接条件。本发明能够在推力器极简配置情况下实现航天器平动三轴六向的自由控制,并能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在能够节省星上空间和制造、运行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应对推力器的单重故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382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17735.X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航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纳卫星对接的电磁锁紧分离装置及微纳卫星。其中,用于微纳卫星对接的电磁锁紧分离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电磁锁紧分离块,电磁锁紧分离块能够安装于微纳卫星外侧,用于与另一微纳卫星的电磁锁紧分离块相对接;电磁锁紧分离块包括:磁体块、励磁线圈,励磁线圈环绕于磁体块外侧;磁体块通过励磁线圈中的电流通断进行磁化或消磁;电源控制器,电源控制器能够设于微纳卫星内部,与励磁线圈电连接,电源控制器控制励磁线圈内电流的通断与方向。电磁锁紧分离装置使微纳卫星对接工作更加便捷、快速,提高了效率,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对接过程的自对准,降低了微纳卫星对接的控制难度,以及对接、锁紧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89735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0781822.3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卫星姿态机动轨迹规划方法,首先,根据飞轮分配力矩与整星需求力矩的关系,推导得到飞轮分配力矩与飞轮分配矩阵、整星惯量参数、姿态机动空间轴及星体角加速度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基于飞轮分配矩阵、整星惯量、姿态机动空间轴及最大输出饱和力矩的约束,设计最大星体角加速度,并基于飞轮最大转速约束,设计卫星最大机动角速度,最后根据姿态机动角度以及设计的卫星最大机动角加速度以及卫星最大机动角速度,计算三段式轨迹规划所需的姿态机动时间及实时规划的姿态角。
-
公开(公告)号:CN11326420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554995.6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星上能源预估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卫星在轨能源放电深度预估方法,包括由卫星在阴影区任务触发时或者在光照区触发任务时计算卫星从任务触发时刻T0运行至第二阴影结束时刻T3期间卫星蓄电池触发的第一最大放电量Ah3,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最大放电量Ah3与卫星蓄电池允许最大放电量Ah相比较确定执行任务或者拒绝执行任务。通过预估卫星蓄电池在卫星运行多个轨道周期内蓄电池的最大放电量,以作为卫星任务执行的判断依据,避免了卫星能源不足带来的风险,提高了卫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9383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231602.X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冲量测试机构用顶针式微冲量施加装置,包括:一中心杆,中心杆以垂直放置的位置为平衡位置;两个顶针,两个顶针以中心杆为轴对称分布,顶针具有针尖;一转接结构,转接结构将中心杆与两个顶针固定连接;一冲击部,冲击部安装在中心杆下部;两个轴承座具有凹坑弧形面,两个顶针放置在轴承座上,顶针的针尖与凹坑弧形面接触;一支架,支架用于水平放置两个轴承座;顶针的针尖与轴承座的凹坑弧形面的两个接触点连接形成一水平线,中心杆与其所带动摆动的整体结构的重心低于水平线,中心杆能够以该水平线为转动轴进行摆动,接触面积小,实现降低摩擦阻尼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07589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1354078.2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阻尼转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所述低阻尼转动装置包括转动部及固定部,其中:所述转动部包括一垂直放置的转动轴和固定于所述转动轴上的磁铁模块;所述固定部包括位于所述转动轴上方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一宝石轴承,以及位于所述转动轴下方的第二宝石轴承;所述转动轴被所述第一宝石轴承和所述第二宝石轴承夹持转动;所述磁铁模块与所述第一永磁体产生吸引力,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垂直位置,以调节所述转动轴对所述第二宝石轴承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173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47606.4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轨自主修复的吸气式电推进系统,包括:纳米线阵列推力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通过电场电离推进剂产生推力;以及通过采用修复剂进行热氧化法生长纳米线;进气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收集轨道中的气体;以及将收集的气体作为推进剂和修复剂提供至纳米线阵列推力器;以及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纳米线阵列推力器在多个模式之间切换,以使纳米线阵列推力器在工作模式下产生推力,以及在修复模式下生长纳米线。
-
公开(公告)号:CN10994585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233721.X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四元数差值融合星敏感器数据的方法,包括:确定两个星敏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动态跟踪角速率,其中所述两个星敏感器的视轴彼此平行,基于由两个星敏感器输出的姿态四元数计算误差四元数以确定误差空间轴及空间角;根据所述两个星敏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动态跟踪角速率确定两个星敏感器的数据融合的权重比例系数,并且在此基础上确定融合空间角并得到融合差值四元数;以及根据融合差值四元数及两个星敏感器的输出四元数确定所述两个星敏感器的星敏感器数据融合四元数。通过该方法,可以进行满足视轴安装方向相同的两个星敏感器的数据融合,从而有效提高定姿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3790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10334.9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空小天体远距离逼近的地面演示验证系统及方法,所述深空小天体远距离逼近的地面演示验证系统包括小天体运动及环境模块、模拟逼近模块及实时仿真机,其中:所述小天体运动及环境模块被配置为构建小天体运动参数及环境,模拟真实的小天体目标;所述模拟逼近模块被配置为构建观测小天体的光学载荷的运动参数,模拟真实的卫星光学载荷,并对所述小天体运动及环境模块的背景图像进行采集,并且所述模拟逼近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所述背景图像发送至所述实时仿真机;以及所述实时仿真机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背景图像控制所述模拟逼近模块的运动,以使所述小天体运动及环境模块始终处于所述模拟逼近模块的视场中心。
-
公开(公告)号:CN107453810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0695256.2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ED可见光与数字微镜阵列的可见光通信装置,编码与调制系统、LED发送机;还包括:数字微镜阵列、单像素探测器、模数转换器、调制解调器;所述的数字微镜阵列是由大量的可驱动的微振动反射镜组成,通过铰链将反射镜固定,随机数字发生器(RNG)控制每个微镜的方向,快速的在水平面上做+12°或者‑12°的偏转;编码与调制系统调制原始的二进制比特流,驱动LED发送机发送光信号,通过第一透镜将光信号投影到数字微镜阵列上,再经第二透镜聚焦数字微镜阵列表面的反射光总能量到单像素探测器上,对单像素探测器两端的电压值进行放大,经由模数转换器得到一个测量值v;模数转换器将所述测量值转化为数字信号,再由调制解调器解调获取出原始信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