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8227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25708.0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丙基砜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包括:首先将α‑甲基苯乙烯类化合物、磺酰类化合物及电解质在一定溶剂内配制成混合溶液,以铂片为电解材料,进行通电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液依次经过萃取、浓缩、分离纯化后,即得到烯丙基砜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原子利用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表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7037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615740.9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B01J31/28 , C07C41/30 , C07C43/205 , C07C201/12 , C07C205/06 , C07C253/30 , C07C255/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嗪基连接杯[4]芳烃的多孔聚合物固载钯催化剂CaPOP3@Pd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三嗪基连接杯[4]芳烃的多孔聚合物CaPOP3为载体,合成了CaPOP3@Pd非均相催化剂用以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有机多孔材料为载体的固体催化剂的活性有着显著地提高,增加了反应物分子和催化剂之间的接触,这种相互作用促进了非均相催化体系的高效催化,实现超过其均相催化的反应速率。CaPOP3@Pd有较高的催化性能,催化剂CaPOP3@Pd仅仅加入1%的量就可以很好的催化反应,并且由于CaPOP3@Pd不溶于水和绝大部分的有机溶剂,故CaPOP3@Pd催化剂可以循环利用而且重复使用至少5次而没有任何显着的催化活性损失(85‑94%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2743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1599920.4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8G73/06 , B01J20/26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嗪基杯[4]芳烃多孔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均三嗪与4‑氨基杯芳烃上沿的氨基聚合形成C‑N键,从而构筑得到一类三嗪基杯[4]芳烃多孔聚合物。本发明利用富含氮原子的均三嗪对4‑氨基杯芳烃的修饰后,不仅增加聚合物的氮量和材料的比表面积,而且还提高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本发明的三嗪基杯[4]芳烃多孔聚合物对湿度和水稳定,并在水溶液中对碘表现出相当高的负载能力,最高可以达到240%。
-
公开(公告)号:CN1103960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01799.X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C1/32 , C07C15/44 , C07C15/50 , C07C15/58 , C07C25/24 , C07C41/30 , C07C43/215 , C07C209/68 , C07C211/48 , C07D26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丙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烯丙基醋酸酯、卤代烃、镁屑、添加剂、催化剂、配体溶解于溶剂中混合,反应后得到粗产物;(2)将步骤(1)得到的粗产物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烯丙基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避免了传统合成方法中预制有机金属试剂的使用,且具有便于操作、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收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9914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122024.2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催化烯丙基硫代磷酸酯与苄基卤化物制备烯烃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添加剂、配体、铜催化剂、镁屑、烯丙基硫代磷酸酯和苄基卤化物于四氢呋喃中混合,15~45℃温度下反应6~24h后,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得反应液;2)将步骤1)所得反应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浓缩、分离纯化,得到烯丙基位α选择性的目标产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绿色环保,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广,具有较高的产率,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602865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83155.8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8G77/388 , C08G77/18 , C08G77/06 , C08G77/08 , B01F17/54 , D06M15/6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联阳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其首先以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环氧聚醚为原料,加入催化剂,在40-120℃的温度下反应2-10h,得到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然后以D4或DMC、环氧偶联剂、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在30-100℃的温度下反应2-20h,制备得到三端环氧基聚硅氧烷;最后将叔胺盐酸盐与三端环氧基聚硅氧烷按比例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10-100℃的温度下反应1-20h,制得三联阳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洗涤织物后柔软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57337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00344.4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基硫(硒)代膦(磷)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芳基端炔、P(O)-S-H(P(O)-Se-H)试剂混合于甲苯溶液中,然后加入三氟化硼乙醚,在50~100℃温度下反应10~6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反应液;2)将步骤1)所得反应液用有机溶剂浓缩、分离纯化,即得到烯基硫(硒)代膦(磷)酸酯;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底物可拓展性好、产率优秀等特点,且反应迅速、底物适应性强;此外,制备得到的目标产物烯基硫(硒)代膦(磷)酸酯可应用于有机合成、医学、光电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94693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91662.5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F9/40 , C07F9/65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9/4021 , C07F9/4075 , C07F9/4081 , C07F9/4084 , C07F9/6553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O‑烷基苯基硫代膦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磺酰氯和苯基亚膦酸烷基酯加到有机溶剂中,再加入铜盐催化剂和L‑脯氨酸配体或联吡啶配体,在50~100℃下反应2~10h;反应结束后,浓缩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后得到O‑烷基苯基硫代膦酸酯。本发明以价廉易得的磺酰氯和苯基亚膦酸烷基酯为原料,无需碱性环境,仅在催化量的铜盐和配体下,即得产物;本发明底物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底物范围广,具有较优的产率,适合推广应用,制备的产品可用于医药、农药等众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35117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1550011.3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25B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4‑甲氧基苯甲醛的电化学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4‑甲氧基苯甲醇、TEMPO及电解质分散于溶剂中,得到溶液A;(2)以所得溶液A为电解液,以铂片为阴极,以铂片为阳极,进行电解,得到溶液B;(3)所得溶液B经萃取、旋蒸、柱层析分离得到目的产物。本发明采用电化学合成方法将4‑甲氧基苯甲醇在液‑液两相的非均相反应体系中发生选择性氧化反应,制备得到4‑甲氧基苯甲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合成反应速度较快,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较高,高达96%,该制备方法绿色环保、高效经济,操作方便,表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9697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51027.6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兰素的电化学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醇、TEMPO及电解质分散于溶剂中,得到溶液A;(2)以所得溶液A为电解液,以铂片为阴极,以铂片为阳极,进行电解,得到溶液B;(3)所得溶液B依次经萃取、旋蒸、柱层析分离得到目的产物。本发明采用电化学合成方法将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醇在液‑液两相的非均相反应体系中发生选择性氧化反应,制备得到香兰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品收率较高,高达43%,该合成方法溶剂使用量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绿色环保,高效经济,操作方便,表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