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1081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87596.5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K9/62
Abstract: 一种电力变压器故障推演方法,融合了物元增广可拓关联挖掘与模糊集对分析,改善了样本集合不均衡对变压器状态特征关联提取正确性的影响,降低了常权计算过程的主观依赖性对变压器故障诊断和状态评估有效性的影响,为现场作业人员明晰量化电力变压器故障征兆与故障类型之间的内在关联提供更加清晰客观的理论指导,为作业人员甄选运维检修手段、实现电力变压器故障回溯、以及提高故障定位分析效率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为进一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力变压器故障的在线实时推演与快速隐患定位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43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417337.7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睿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识别特高压变压器异响声源位置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平台、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多个声音采集传感器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中心上的摄像头;所述声音采集传感器以所述安装平台中心为圆心呈非等间距同心圆排列;所述声音采集传感器和所述摄像头与信号处理系统通信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系统能够根据所述声音采集传感器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物像信号得到异响声源的位置。本发明采用非等间距同心圆结构来优化麦克风传声器空间排布结构,采用该方式设计的传声器阵列具有测试方便、计算高效、结构准确的优点,能满足特高压电抗器声源位置准确快速识别的测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97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36883.7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24 , Y04S10/16 , Y04S10/18 , Y04S10/40 , H02J13/0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OOSE链路映射机制的在线监测系统,包含: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变电站SCD文件及GOOSE报文;模型映射模块,与数据获取模块连接,用于解析变电站SCD文件及GOOSE报文,获得IED装置虚端子/虚回路的静态模型及GOOSE报文特征值;可视化展示模块,与模型映射模块连接,用于根据IED装置虚端子/虚回路的静态模型及GOOSE报文特征值,采用基于GOOSE链路映射技术,实现可视化展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在线监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实现二次回路联接环节的建模,实现GOOSE实时报文与模型的映射匹配,可实时发现IED装置虚端子/虚回路联接的异常状况,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的可视化监视,从而有效控制变电站运行风险,为智能变电站可靠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82569.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40/186 , G06F40/1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力行业单兵应急演练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配置预案基础信息;获取预设的预案模板文件;基于SOP与EXCEL的结构化应急预案生成策略将预案基础信息配置至预设的预案模板文件中,生成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预案,创建并配置应急演练;在手持终端,或者在手持终端和可穿戴式终端中确定演练模式与演练角色;根据演练模式和演练角色,基于每一指令的评分,推演应急演练,确定应急演练的总评分;采用可视化导图展示应急演练的演练规则和应急演练的推演流程。通过本公开,采用手持终端和可穿戴式终端进行应急演练,提供实时数据访问、高效通信、快速决策支持和现场作业指导,提高电力行业应急响应的效率和效果,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233369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010964160.3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应急机器人环境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预设线路控制电力应急机器人进行巡检;获取预设线路周边的环境状态感知信息;控制电力应急机器人依据环境状态感知信息执行相应的险情处理动作。通过控制电力应急机器人及时准确地获取其巡检路线周围的环境状态信息,解决了电力应急机器人无法及时有效处理险情,提高了电力应急机器人处理险情的能力,提升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8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99586.1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1/66
Abstract: 一种低压配电回路电缆头松动故障诊断设备和诊断方法,属故障诊断装置领域。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参数管理模块、故障诊断模块及数据采样模块;数据采样模块通过外部传感器实现母线侧电压、线路侧电压、线路侧电流、线路侧电缆温度的监测数据采集;参数管理模块用于设备定值参数的存储、监测数据采集的循环式存储;用户通过人机界面设定设备的定值参数;故障诊断模块获取实时采样参数,结合用户设定的定值参数,在开关停电时做故障诊断判断,并把判断结果返回给人机界面显示。其可在开关停电时,判断识别开关回路的跳闸停电是否由电缆头松动超温引发,实现“超温降容”故障的及时发现,提前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48646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810588.1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北京芯可鉴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L29/06 , H01L29/78 , H01L21/336 , H01L27/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NLDMOS器件、NLDMOS器件的制备方法及芯片。所述NLDMOS器件包括:衬底;设于所述衬底上的P型体区与N型漂移区;设于所述N型漂移区上的场氧化层与N型掺杂区;以及设于所述场氧化层与所述N型掺杂区上的栅极,其中,所述N型掺杂区包括所述场氧化层、所述栅极与所述N型漂移区的交界区。本发明中的N型掺杂区可在保证一定的关断状态下的击穿电压(BVoff)下减小NLDMOS器件的导通电阻,同时有效地将电力线密度重新分布以降低交界区的电场峰值,在器件大注入时为漂移区提供额外的净电荷,从而能够使Kirk效应得到有效的抑制,进而提高导通状态下的击穿电压(BVon),即,提高NLDMOS器件的安全工作区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196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358124.3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时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在保证识别结果准确的前提下,大大减少数据计算量,提高识别速度。所述方法包括:对视频流数据进行目标跟踪检测,确定所述视频流数据中相邻帧图像的人脸目标数据是否存在差异;响应于相邻帧图像的所述人脸目标数据存在差异,对所述人脸目标数据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更新。所述装置包括跟踪检测模块与身份信息更新模块。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以实现所述人脸识别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72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2382.6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睿深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巡检机器人的声学成像智能网关,包括可相互通信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电力巡检机器人收集到的声学原始数据以及经处理后的数据;内存,所述内存用于暂存电力巡检机器人收集到的声学原始数据;DSP(数字信号处理),所述DSP用于对收集到的声学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化处理;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是声学成像智能网关内部系统运行和控制的中心;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数据的接收和传输,实现与电力巡检机器人内部的机器人通讯模块以及机器人声学终端的信息交流。本发明通过特征值的形式传输数据,能够及时的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提高了传输的通信效率,并且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2000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06768.3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支撑桩体便携式振动检测装置,用于由检测人员单人携带对支撑电力设备的桩体进行振动检测,包括:基础架,用于检测人员随身携带时与检测人员身体固定;姿态调整组件,与基础架固定连接,用于调整检测姿态和角度;检测组件,与基础架和姿态调整组件固定连接,用于感应并显示支撑电力设备的桩体的振动状态。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力设备支撑桩体便携式振动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本发明提高了检测的普适性、机动性和稳定性,解决了传统检测方式检测数据片面性和随机性的技术问题,丰富了检测模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