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机叶片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69266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129447.0

    申请日:2010-03-23

    Abstract: 一种流体机械技术领域的离心风机叶片,叶片包括:前缘、压力面、吸力面和后缘,其中:前缘和风机的内径相切,后缘位于风机的外径上,压力面的一端和吸力面的一端分别与前缘的两端相连,压力面的另一端和吸力面的另一端分别与后缘的两端相连,前缘、压力面、吸力面和后缘围成的区域构成了叶片。该叶片采用变厚度前弯结构,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采用高阶贝塞尔曲线控制,不仅在小流量情况下能保证较高的压升和工作效率,还能改善流道流动情况,减少能量损失。

    用于海洋温差能-太阳能重热循环发电的蒸汽透平的翼型

    公开(公告)号:CN1312380C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510030771.6

    申请日:2005-10-27

    Inventor: 王彤 杨波 谷传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洋温差能—太阳能重热循环发电的蒸汽透平的翼型,针对工质气体的流量小,蒸汽透平的转速较高的特点,尽量减小翼型前端的压力面曲率,翼型的最大厚度d与翼型的弦长c之比为:d/c=0.3,最大厚度位置与翼型的弦长之比为:xd/c=0.25;最大弯度f与翼型的弦长c之比为:f/c=0.1457,最大弯度位置与翼型的弦长之比为:xf/c=0.47,虽然在翼型前端为了避免较大的冲角牺牲了一部分翼型的做功能力,但是通过大厚度、强弯的设计,足以弥补前者对于蒸汽透平性能带来的损失。翼型在后缘xR/c=0.97处以圆弧过渡,过渡圆弧的半径R与弦长之比c之比为:R/c=0.02,较钝的外缘使外物对翼型的损伤降至最小,且易于加工。

    基于目标检测的红外与可见光序列图像特征级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3288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117275.9

    申请日:2006-10-19

    Abstract: 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的红外与可见光序列图像特征级融合方法,用于图像融合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区域生长法分割每一帧源图像,根据有效测量计算,自动得出背景区域和目标区域,对分割后的源图像序列采用双树复小波变换方法进行变换;在得到变换后的小波系数后,对目标和背景区域分别应用不同的融合规则,以实现特征级的序列图像融合;得到不同区域的小波融合系数后,使用双树复小波逆变换,即得到融合序列图像。本发明通过使用不同的融合规则,可尽可能多的保留所感兴趣的目标信息;应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可以使融合序列图像具有很好的移不变性、时间稳定性和一致性,计算效率比较高。

    用于压缩机械叶片扩压器的楔形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786484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111522.X

    申请日:2005-12-15

    Inventor: 谷传纲 杨波 王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缩机械叶片扩压器的楔形叶片,针对现有楔形扩压器的几何缺陷,提出一种带翼刀的楔形叶片,即在楔形叶片吸力面的两端安置翼刀,控制吸力面表面边界层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抑制吸力面表面气流的分离,同时,将楔形扩压器吸力面与压力面由原有的平面形状改进为由进口直线渐进为出口圆弧的渐进面,这样,当气流在扩压器中螺旋运动时,可以有效地减小气流对扩压器的冲击损失,提高楔形扩压器的效率,改善其变工况性能。

    海洋温差能-太阳能重热循环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73527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24584.7

    申请日:2005-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4 Y02E10/46

    Abstract: 一种海洋温差能-太阳能重热循环发电方法,以海洋表面海水作为预热源,以海洋深层500~800米以下冷海水作为冷源,以太阳能作为主热源,构建一个低沸点工质闭式流动循环系统。液态低沸点工质由工质泵提高压力后输送到预热器中,由海洋表层海水对工质进行预加热,再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对工质进行二次加热,直至达到工质气体过热状态,过热的工质气体进入透平,推动透平旋转做功,由发电机组将电力输出。从透平排出的工质再由海洋深层低温海水通过冷凝器冷却到液体状态,由工质泵提高其压力送入预热器,完成工质动力循环过程。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将海水的温差变成电力,由此实现海洋温差能-太阳能重热循环发电。

    轴流风机正反向组合叶栅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23953A

    公开(公告)日:2001-11-28

    申请号:CN01113260.4

    申请日:2001-07-05

    Abstract: 轴流风机正反向组合叶栅将两排叶片,沿周向一个隔一个地、均分地、一个正向一个反向地以同样的安装角布置在同一个叶轮上。通过电机反转即可实现直接反风,在保证正反向性能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可风机在正、反向均能在最佳工况附近工作,从而同时保证风机具有较高的正、反风性能。

    基于聚类及神经网络的广义负荷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9163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1911201936.X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及神经网络的广义负荷建模方法,涉及广义负荷建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多维的负荷数据进行降维,获得降维数据;步骤2、采用K‑means算法对所述降维数据进行大时间尺度和小时间尺度的聚类分析,获得聚类数据;步骤3、对所述聚类数据进行RBF神经网络建模,构建广义负荷模型。本发明根据广义负荷的多影响因素,以重要性为优先级处理大量多维数据,实现了数据的精准采集与有效利用;包含传统负荷、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的配网中,实现广义负荷时变性、温度相关性的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模型的使用较为便捷,应用范围较广。(56)对比文件Yun Lu.An Improved RBF Neural Networkfor Short-TermLoad Forecast in SmartGrids.IEEE.2016,第1-6页.刘颖.基于PCA聚类分析的神经网络模型设计与应用.电子制作.2015,第58-59页.

    虚拟化云环境下GPU-CPU混合资源分配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9394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81905.9

    申请日:2016-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化云环境下GPU-CPU混合资源分配系统和方法包括注入模块、分配器;注入模块负责设置钩子,并通过睡眠方式限制进程占用资源;分配器负责调用资源分配算法得到资源分配目标值,并将资源分配目标值发送给注入模块。本发明提供了FEA算法与资源分配框架,用以高效地进行多重异构混合资源的动态资源分配。通过这个资源分配的操作,提升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同时保证其效率。本发明能够显著提升多个CPU-GPU多重混合资源需求任务运行时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任务在使用分配算法时的公平性,最高有45%的提升。本发明在提升公平性的同时,也通过FEA算法的约束条件,以保证任务运行的效率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