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44269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180015949.3
申请日:2011-03-28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C01B32/20 , C01P2006/10 , C01P2006/11 , C01P2006/19 , H01M4/0402 , H01M4/1393 ,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天然石墨改性颗粒,其特征在于,具有0.93以上且1.0以下的圆形度以及相对于颗粒最长直径为1.5%以下的表面粗糙度。所述天然石墨改性颗粒是通过以下制造方法而得到的,该制造方法包括:对天然石墨颗粒施加冲击力来进行粉碎以及球形化,得到圆形度为0.93以上且1.0以下的中间生成颗粒的工序;以及通过机械磨碎处理对所得中间生成颗粒进行表面平滑化,得到改性天然石墨颗粒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5409040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80041817.1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C01B31/04 , C01B33/06 , C01B33/113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20 , C01B33/06 , C01B33/113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复合颗粒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硅相含有物石墨复合颗粒具备多个鳞片状石墨颗粒和含硅相颗粒。多个鳞片状石墨颗粒排列成层状。含硅相颗粒包含硅相和非硅相。并且,该含硅相颗粒被多个鳞片状石墨颗粒夹持。并且,由该硅相含有物石墨复合颗粒制作电极密度为1.70±0.02g/cm3的电极时,在该电极的X射线衍射图像中,“归属于(110)面的峰的强度I(110)”相对于“归属于(004)面的峰的强度I(004)”之比优选在0.0010以上且0.0300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4169023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80006537.2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佐木英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08 , B22D11/00 , B22D11/0611 , B22D11/11 , B22F1/0055 , B22F23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稀土类系合金片的制造方法。在对原料进行加热而形成R-T-B系合金熔液、将该熔液向急冷辊供给、使其凝固、从而铸造合金带时,根据急冷辊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和凹凸的平均间隔Sm中的至少一个对熔液的温度进行调整,将所得到的合金片的结晶组织中的富R相间隔控制为目标值,从而能够抑制因急冷辊的消耗而使所得到的合金片的结晶组织产生偏差。在根据算术平均粗糙度Ra和凹凸的平均间隔Sm中的至少一个对熔液的温度进行调整时,优选的是,根据Δt=-7×(︱ΔRa︱×︱ΔSm︱)0.5/α,对熔液的温度进行调整。其中,Δt是熔液温度的调整量(℃),ΔRa是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变化量(μm)、ΔSm是凹凸的平均间隔Sm的变化量(μm),α是相关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4159685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380013055.X
申请日:2013-02-26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横田太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611 , B22D21/025
Abstract: 在通过将合金熔液供给至冷却辊(3)的外周面而使其凝固来铸造合金带(4),并将该合金带(4)破碎来制造稀土磁体用合金片的方法中,通过对冷却辊(3)的外周面实施喷砂处理,从冷却辊(3)的外周面去除附着物,能够降低所得合金片中晶体组织的偏差。实施喷砂处理时,作为投射材料,优选使用中值直径D50为3.0mm以下且包含金属系投射材料、非金属系投射材料以及树脂系投射材料中的任意1种或2种以上的投射材料。另外,实施喷砂处理时,优选使喷出压力为0.10MPa以上且1.00MPa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30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80008046.1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0571 , B22F1/0007 , B22F1/0055 , B22F3/24 , B22F9/04 , B22F2003/248 , B22F2201/10 , B22F2201/20 , B22F2301/355 , C22C33/0278 , C22C38/00 , C22C38/002 , C22C38/005
Abstract: R-T-B-Ga系磁体用原料合金(其中,R为包含Y的稀土元素之中的至少1种、T是以Fe为必须的1种以上过渡元素)中,包含作为主相的R2T14B相3和浓缩有R的富R相(1和2),通过使富R相内的非晶相1中的Ga含有率(质量%)高于富R相内的结晶相2中的Ga含有率(质量%),在作为原料使用的稀土磁体中,能够提高磁特性同时能够降低磁特性的偏差。为了抑制激冷晶体的形成和α-Fe的结晶,优选的是,R-T-B-Ga系磁体用原料合金的平均厚度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98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80030938.2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C22C1/00 , C22C13/00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7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作为抑制价格昂贵的Co的用量、廉价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提供的本发明的负极材料分别含有合金材料A、合金材料B和导电材料三种粉末状材料。合金材料A包含含有Co、Sn和Fe的Co Sn2结构的合金,Sn的含量相对于合金材料A为70.1质量%以上且小于82.0质量%。合金材料B含有Co3Sn2、与合金材料A相比放电容量低,合金材料B的质量相对于合金材料A的质量与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总计的比率RB为超过5.9%且小于27.1%。导电材料的含量相对于合金材料A、合金材料B和导电材料的总计为7质量%~20质量%。该负极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得到的放热起始温度低于375.4℃。
-
公开(公告)号:CN101641285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880009697.1
申请日:2008-01-30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C01B32/05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 H01M4/02 , H01M4/362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使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碳材料,其可以抑制非水电解液的分解,压缩性优异且能高度填充,并且可以在充放电效率和循环特性不降低的情况下形成高容量电极。将平均粒径为10~30μm、比表面积S1为12.5m2/g以下的石墨粉末A与软化点为80~180℃、平均粒径为15~150μm的沥青粉末B按照A/B的质量比=98/2~95.5/4.5的比例混合,在将所得的混合粉末在静置的状态下,于惰性气氛、900~1100℃下进行热处理,使沥青碳化,制造在上述石墨粉末的表面附着碳的碳材料。碳优先附着于石墨粒子的端面。碳材料的比表面积S2为1.0~5.0m2/g且满足0.4≤S2/S1≤0.8。
-
公开(公告)号:CN10244982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80023781.6
申请日:2010-03-26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05 , C01B32/20 , H01M4/131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碳材料,其适用于可提供具有高容量和高的充电接受能力的负极、且不可逆容量小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所述混合碳材料为包含碳材料A和碳材料B的混合碳材料,碳材料A和碳材料B均包含由石墨粉末形成的核材、和在该石墨粉末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吸附和/或被覆的表面碳物质,所述表面碳物质由无定形碳和乱层结构碳之中的1种以上形成,碳材料A单独的压缩密度为1.80~1.90g/cm3,碳材料B单独的压缩密度为1.45~1.65g/cm3,以及混合碳材料的压缩密度为1.75~1.84g/cm3,碳材料B的平均粒径为14μm以下、且小于碳材料A的平均粒径,碳材料A和碳材料B的比表面积分别为4m2/g以下和6m2/g以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