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2009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1911156666.5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卓郎(江苏)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IPC: D01G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条筒转换的圈条装置、具有其的纺织机械及其组合,圈条装置包括用于存放纤维条的矩形条筒、用于驱动所述圈条盘相对于所述矩形条筒相对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圈条盘的进料来自用于存放纤维条的圆形条筒,所述圈条盘的出料存放在至少一个用于存放纤维条的矩形条筒,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圈条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带动完成所述圈条盘相对于所述矩形条筒同时既做轴向运动又做直线往复运动,用于将所述圆形条筒内的纤维条转换至矩形条筒内。本发明的圈条装置能够可作为并条机等纺织机械的副机设置,节省机器改造费用,实现在圆形条筒和矩形条筒间的纤维条转换存放,将其应用于纺织机械或者纺织机械组合中能够进一步节省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9798.8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苏州源新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IPC: C07D487/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巴瑞替尼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化合物3与2‑(1‑(乙基磺酰基)‑3‑肼基氮杂环丁烷‑3‑基)乙腈进行关环反应得巴瑞替尼;所述化合物3的化学通式为#imgabs0#式中,R1和R2相互独立地选自C1‑C4的烷基、3‑6元的环烷基、杂环基或其衍生物,或,R1、R2和对应连接的N原子形成4‑6元的杂环基;R3和R4相互独立地选自C1‑C4的烷基、3‑6元的环烷基、杂环基或其衍生物,或,R3、R4和对应连接的N原子形成4‑6元的杂环基;且R1、R2、R3和R4不同时为甲基。通过采用关环反应得到最终产品,能够获得反应收率高、产物纯度高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90113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32532.0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霖济智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器云的仿真系统架构,它包括硬件、运行在所述硬件内的Linus操作系统、在所述Linus操作系统中后台运行的Docker守护进程、运行在所述Linus操作系统中且与所述Docker守护进程相配合的Docker容器、运行在所述Linus操作系统中且与所述Docker容器相对应的Docker映像以及运行在所述Linus操作系统中的应用程序,所述Docker守护进程用于提供REST API,所述Docker映像打包了所述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库和二进制文件。提供统一且内聚的REST api来管理流程、任务、作业、容器、服务器和集群的细粒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9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5462.X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无锡英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似日的GRA‑BI‑LSTM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及模型,属于光伏功率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历史气象因素的收集和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确定光伏发电的主要气象特征数据,然后根据光伏发电的主要气象特征数据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选取相似日构成数据样本集,最终构建出一种基于相似日的GRA‑BI‑LSTM模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筛选和分类,去除样本中的冗余信息,提高光伏出力预测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使得对光伏电站在不同的气象条件都能进行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1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22123.2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湖南吴赣药业有限公司
IPC: C01G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碱式硝酸铜的绿色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水和硝酸铜或硝酸铜水合物,于0‑50℃、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无机碱,保温反应得反应混合物;(b)将所述反应混合物进行抽滤、洗涤,待出水澄清后得第一滤渣和第一滤液;将第一滤渣干燥;(c)将第一滤液静置沉降,过滤得第二滤渣和第二滤液;合并所述第一滤渣和所述第二滤渣;将所述第二滤液蒸发浓缩得蒸出水和固体产物,所述蒸出水套用至步骤(a)或/和步骤(b)中,所述固体产物为副产品硝酸钠。能够获得比表面积为3.0‑6.5m2/g的超细碱式硝酸铜,整体工艺过程无含铜、高氮废水排放,绿色环保;粒径为D10:0.65‑5.3μm、D50:2.3‑8.3μm、D90:5.2‑50.0μm。
-
公开(公告)号:CN11862877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13818.4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笑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微镜图像清晰度评分方法,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S1:获得清晰染色体图像作为模板图像,经降噪处理获得降噪后的模板图;基于特征提取器从降噪后的模板图中提取获得模板图特征;步骤S2:获得待评分图像,经降噪处理获得降噪后的降噪后的待评分图像;基于特征提取器从降噪后的待评分图像中提取获得待评分图像特征;步骤S3:将模板图特征'与待评分图像特征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特征点集;步骤S4:计算获得清晰度得分;其通过将模板图特征与待评分图像特征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特征点集,进而计算获得清晰度得分等,使得显微镜图像评分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8952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41691.X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9/00 , C12N15/52 , C12Q1/6806 , C40B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4DNA连接酶突变体,系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T4DNA连接酶的基础上发生突变而成。与野生型T4DNA连接酶相比,本发明的突变体包括以下一个或至少两个的特性的改善:热稳定性提高、比活力提高、接头‑接头自连比例降低、DNA建库产量提高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70717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110128366.7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常熟市龙腾滚动体制造有限公司 , 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板检测码垛一体化出料系统,包括送料用的第一输送带、出料用的第二输送带、横移抓取机构和检测机构,横移抓取机构用于抓取端板在第一输送带与检测机构间周转,其中,检测机构包括旋转台、外径台阶检测装置和CCD影像检测装置,待检测的端板放置于旋转台的表面,外径台阶检测装置与旋转台上的端板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用于检测端板的外径以及台阶面的径长,CCD影像检测装置设置于旋转台的上方、用于检测端板表面的沉孔、条孔以及螺孔的参数。本申请通过对端板进行自动化检测,实现对于端板的外径以及端板上孔槽等进行检测,如此实现对于端板的快速有效地准确检测,提高检测效率以及检测准确性,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568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1791.7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浙江华佐天翼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IPC: F26B11/14 , F26B25/04 , F26B23/00 , F26B25/02 , F26B25/00 , B01D33/11 , B01D33/76 , B01D9/00 , B01D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细化工结晶固体物料用处理系统,它包括:结晶釜;翻袋过滤器,所述翻袋过滤器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翻袋离心机、可开合地安装在所述翻袋离心机侧面上的盖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通过皮带与所述翻袋离心机相配合的电机、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相连接且另一端贯穿所述盖体以延伸至所述翻袋离心机内的过滤进料管、与所述盖体相连通的固体出料管以及与所述盖体底部相连通的出液管,锥形干燥器。通过将结晶釜、翻袋过滤器和锥形干燥器等结构有机组合并配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晶固体物料的处理效率;而且干燥入料管的直径较大,能够有效避免固体物料的堆积而堵塞管道。
-
公开(公告)号:CN1188543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50425.2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保时来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IPC: C25B11/091 , C25B11/054 , C25B1/04 , B82Y40/00 , B82Y30/00 , C25D5/00 , C25D5/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沉积负载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先将镍基基底置于镍源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沉积,制得NiNDs@Ni电极;随后将所述NiNDs@Ni电极氧化后制备得到NiO/NiNDs@Ni电极。本发明提供的镍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可大大提高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与传统电沉积工艺相比,无需加入络合剂和还原剂,大大提高了电极的生产效率,并且可以精确控制电极的面积和结构,可以改变电解液种类来调控催化层的形貌,易于得到均匀分散的催化剂,且重复性优异,可实现碱性电解水制氢领域的大规模生产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