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拉压复合真三轴加载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563905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659882.3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石拉压复合真三轴加载夹具,包括:第一向夹具、第二向夹具和第三向夹具,第一向夹具、第二向夹具和第三向夹具均包括:第一外压板、第二外压板、第一内拉板和第二内拉板,第一内拉板和第二内拉板对应设于第一外压板和第二外压板之间,且第一外压板与第二内拉板相邻,第二外压板与第一内拉板相邻;第一内拉板与第二内拉板相对应的面均设有粘贴板,两个粘贴板之间设有用以搁置岩石的预留空间。本发明通过第一向夹具、第二向夹具和第三向夹具实现对岩石的三个互相正交的受力方向进行拉伸应力测试,且第一向夹具、第二向夹具和第三向夹具均可独立控制,以实现岩石在多种拉压复合受力状态下的复杂力学测试。

    一种隧道支护锚杆/锚索树脂药卷锚固的搅拌器

    公开(公告)号:CN11546769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417302.X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支护锚杆/锚索树脂药卷锚固的搅拌器。搅拌器的一端设置有搅拌轴,另一端设置有自锁部;自锁部包括主体套,主体套内设置有中空空间;自锁部还包括多个楔形件,多个楔形件对合在一起形成椎体,中空空间内具有与椎体的锥面相适配的内锥面,楔形件与内锥面止转配合;多个楔形件活动装配在内锥面内;内锥面的轴向长度大于楔形件的轴向长度;锚杆/索的一端插入多个楔形件围成空间中,以使楔形件配合中间空间的内锥面锁紧锚杆或锚索;主体套的端部位置有限位环,限位环用于对楔形件进行限位。该搅拌器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锚杆/索,且对其牢固固定,并稳定传递扭矩。

    深部矿井矿震防治与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3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30051.9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煤炭开采安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深部矿井矿震防治与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深部矿井中由矿震诱发动力显现的危险区域,并获取地质岩层分类特征、震源点与巷道位置之间的距离、深部矿井中由矿震诱发动力显现的临界能量值以及预先存储的影响切顶巷道短臂梁顶板围岩积聚能量的影响因素组合及其对应的巷道关键设计参数,并确定卸压技术;根据切顶卸压巷道围岩能量分析模型中切顶巷道短臂梁顶板的围岩内积聚能量值的各影响因素,建立能量参数设计判据,结合预先存储的影响切顶巷道短臂梁顶板围岩内积聚能量值的影响因素组合及其对应的巷道关键设计参数,输出目标巷道关键支护设计参数和卸压技术,以保证煤矿巷道的安全控制。

    平面波的模拟方法
    28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76718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968798.9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平面波的模拟方法,平面波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掌子面分为上部和下部,开挖下部,上部和下部的分界处形成第一平面;第二步,制作压力传感器包体,压力传感器包体包裹压力传感器,在第一平面处安装压力传感器;第三步,连接数据采集设备与压力传感器;第四步,在第一平面的上方,单排钻设炮孔;第五步,炮孔中不耦合装炸药并在炮孔中填充堵塞物;第六步,多孔齐爆,压力传感器动态实时采集数据。本申请不耦合装药使得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以在炮孔内连续反复叠加后向临空面(下部的壁面)传播,从而近似产生平面波。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下部的顶部,能够减少数据采集受到的干扰,增加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多源耦合的废弃矿井抽水蓄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85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91455.1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水抽水蓄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源耦合的废弃矿井抽水蓄能系统,该多源耦合的废弃矿井抽水蓄能系统包括上位水库、下位水库和井下机房,上位水库设置于废弃矿井中;下位水库设置于废弃矿井中,且下位水库的水平面位于上位水库所在水平面的下方;井下机房内设置有水泵水轮机及与水泵水轮机电连接的发电机,上位水库与下位水库通过水泵水轮机连通;其中,上位水库、下位水库和井下机房内分别设置有防水加固组件以及用于监测防水加固组件的监控组件,该多源耦合的废弃矿井抽水蓄能系统可以利用废弃矿井资源进行抽水蓄能,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矿井内部因水流冲刷和长期浸泡而引发地质灾害的情况,提高安全性。

    一种隧道穿活动性断层的超前注浆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18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41970.7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穿活动性断层的超前注浆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探测围岩区域,确定注浆加固区域,进行注浆设计;步骤2,喷射混凝土封面,标记第一梯度注浆区域钻孔点位;步骤3,实施第一梯度钻孔作业,并实施第一梯度注浆作业;步骤4,实施第二梯度探测钻孔作业,检查第一梯度注浆成果;步骤5,实施第二梯度钻孔作业,并实施第二梯度注浆作业,实施中下台阶锚杆锚索安装作业;步骤6,待第一梯度注浆区域与第二梯度注浆区域的超前注浆完成后,进行全断面锚杆锚索安装作业;步骤7,打设二衬结构,完成隧道的支护作业。本隧道穿活动性断层的超前注浆施工方法使隧道更加稳固,从而保证隧道安全以及施工人员安全。

    测试含冰软岩样品蠕变中流体运移规律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3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08794.2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含冰软岩样品蠕变中流体运移规律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多联样品罐、XYZ真三轴压力系统、温控系统、CT扫描仪、多种参数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所述样品罐中设置有板加压装置,所述板加压装置用于在XYZ任一方向对样品施加局部压力或全局压力,所述板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控制器和加压板,所述加压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端加压板、缓冲塞和下端加压板。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不仅可以较为真实的模拟含冰碛层、冻土或水合物层分级加载蠕变、卸荷蠕变、动态载荷蠕变、降温‑压冰融蠕变试验,还能够进行力学参数分析试验。而且能够通过渗透率、CT探测、声发射、电导分析等多种试验参数探测分析岩石力学结构变形及破坏特征。

    浅部老空区密集建筑物群桩板式抗变形基础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61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80561.3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浅部老空区密集建筑物群桩板式抗变形基础结构设计方法:分析拟建密集建筑物群区域与浅部老空区影响范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拟建密集建筑物群的治理范围;基于密集建筑物群的保护等级确定围护带宽度,划定密集建筑物群的加固区域;以密集建筑物群的加固区域的荷载分布,确定加固区域的灌注桩数量及分布位置;综合考虑浅部老空区临界采深、导水裂隙带高度和密集建筑物群荷载影响临界深度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确定不同加固区域的灌注桩桩深,并施工灌注桩;依据密集建筑物群的分布情况布设混凝土承台,形成“灌注桩+承台”桩板式抗变形基础结构。本发明可解决浅部老空区上覆岩层与地表长期稳定性及其对密集建筑物群安全运营的隐患问题。

    软岩隧道双隔双控系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308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335788.6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衬砌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岩隧道双隔双控系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上台阶、中台阶、下台阶的开挖;各个台阶开挖完成后,在隧道表面喷射混凝土层,对隧道围岩进行加固,接着进行锚杆/索施工作业,施工完成后立即施加预紧力;其中,上台阶在隧道表面喷射混凝土层之前,首先通过超前注浆导管对掌子面进行超前注浆,以加强掌子面强度;整个隧道围岩表面完成锚杆/索施工后,立即在隧道表面架设拱架或桁架,拱架或桁架与隧道围岩之间预留200‑400mm的间距。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采用锚杆/索和拱架或桁架对隧道进行支护,可将围岩变形量由米级降低到毫米级。

    裂隙岩体渗流传热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8453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39882.4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裂隙岩体渗流传热装置及系统,该裂隙岩体渗流传热装置包括支撑机构、第一封水机构、第二封水机构、进水机构、出水机构和加热机构,第一封水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顶板和活动板以及驱动活动板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二封水机构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压板以及驱动两个压板相向或相离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进水机构包括第一密封挡板设置于第一密封挡板上的进水槽以及与进水槽连通的进水管;出水机构包括第二密封挡板、设置于第一密封挡板上的出水槽以及与出水槽连通的出水管。该实验装置提高封水效果,有效避免实验过程中漏水的问题,从而得到准确的进出口水温和流量数据,提高实验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