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934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641600.6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氨作为重大能源,合成氨技术越来越成为工业发展的命门,氮肥料的迫切需求以及哈伯‑博施法的反应条件过于苛刻、转化率低等实际问题,使氨的制备成为当今世界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由于重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资源稀缺,因此,研发非贵金属的催化剂用于电催化分解N2饱和的电解液实现电催化氮还原制氨的研究备受关注,近几年在能源领域一直是最大热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水热法在多壁碳纳米管上合成MoS2‑Mo2C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氮还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3010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0578469.9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掺杂二茂铁甲酸的ZIF‑8猝灭RuSi纳米微粒检测降钙素原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本发明中,作为发光体并掺杂Ru(bpy)32+的SiO2纳米粒子掺杂了共反应剂N‑丁基二乙醇胺然后直接负载在g‑C3N4表面,形成RuSiNPS@g‑C3N4纳米复合材料。二茂铁甲酸掺杂在ZIF‑8中作为猝灭剂,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原可结合不同量的二抗标记物修饰的ZIF‑8,从而引起传感器发光强度变化,实现对降钙素原的灵敏检测。本发明构建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对降钙素原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28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34453.7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雌三醇检测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本发明以L‑半胱氨酸修饰的ZnIn2S4敏化的CuV2O6作为光活性材料来获取光电流,经L‑半胱氨酸修饰后,ZnIn2S4的光敏性大大提高,被敏化的CuV2O6也获得更大的光电流,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对雌三醇适配体进行检测,有效减小了空间位阻,实现了对雌三醇的灵敏检测。其检测限为0.5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46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77542.7
申请日:2021-08-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结合氧化石墨烯增强鲁米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氧化石墨烯与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改善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导电性,另一方面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阻止石墨烯片聚集,通过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结合氧化石墨烯高量负载鲁米诺并形成自增强发光体,提供强且稳定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此外二氧化锰的紫外吸收光谱和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发射光谱具有很好地重叠,使用二氧化铈与二氧化锰复合物结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识别抗体作为二抗标记物,基于共振能量转移原理,构建了夹心猝灭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超灵敏检测,检测限为3.14 fg mL‑1。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48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41475.9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27 , C25B9/01 , C25B9/19
Abstract: 氨作为现代最重要的工业化学品之一,在农药、化肥和纺织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氨的生产一直是困扰世界的难题,目前工业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哈博博施法,这需要在高温高压下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造成了大量的化石原料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科研工作者就在寻找一种环境条件下将氮气还原为氨气的方法。电化学催化氮气还原反应可以在外加电压下在环境条件下就将N2还原为NH3,其反应条件温和,碳排放少,原料易得,因此近几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N≡N强大的偶极矩,氮气的吸附以及严重的析氢反应导致电化学催化氮气还原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开发高活和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催化剂是电化学催化氮气还原的关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水热法在MoS2纳米花上负载Fe3O4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氮还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9245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40786.9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5 ,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铈和银掺杂的钨酸锑为基底材料,其大的比表面积可增加光的捕获和生物分子的负载,铈和银元素的掺杂可提供电子通路,引起等离子体效应,提高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采用浸蘸法在铈和银掺杂的钨酸锑上原位消耗部分银离子生长硫化银,同时,将硫化铟修饰在铈和银掺杂钨酸锑/硫化银上形成的能带匹配结构具有良好的光电响应。另一方面,利用具有优异导电性的硫化镉/聚多巴胺作为信号标记物,聚多巴胺可以通过Michael加成或Schiff碱直接结合生物分子,硫化镉可以与铈和银掺杂钨酸锑/硫化银/硫化铟更好的进行能带匹配,有效提高传感器的光电转换效率。基于此构建的生物化学传感器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高的灵敏度,对小细胞肺癌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51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1306543.0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胺类药物分子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首先在一次性可抛电极上制备了氢氧化镍纳米片阵列,利用其大的比表面积和高活性氢氧基官能团,以及聚多巴胺的氨基官能团,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相继在氢氧化镍纳米片阵列上直接相继制备了含有电子媒介体的聚多巴胺薄膜和以磺胺类药物分子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将模板分子洗脱以后,原来的模板分子的位置变为了空穴,即洗脱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由此,一种磺胺类药物分子电化学传感器便制备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25405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1306536.0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磷农药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一次性可抛电极上制备了氮化镍纳米片阵列,利用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对氨基的高吸附活性,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相继在氮化镍纳米片阵列上直接相继制备了含有电子媒介体的聚多巴胺薄膜和原位包覆鲁米诺的以有机磷农药分子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将模板分子洗脱以后,原来的模板分子的位置变为了空穴,即洗脱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由此,一种有机磷农药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便制备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307698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1306542.6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有机氯农药的铁钴氮化物传感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一次性可抛电极上制备了铁钴双金属氮化物纳米片阵列,利用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对氨基的高吸附活性,以及聚多巴胺的氨基官能团,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相继在铁钴双金属氮化物纳米片阵列上直接相继制备了含有电子媒介体的聚多巴胺薄膜和以有机氯农药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将模板分子洗脱以后,原来的模板分子的位置变为了空穴,即洗脱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由此,一种检测有机氯农药的铁钴氮化物传感电极便制备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254061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811306729.6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胺类药物分子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一次性可抛电极上制备了氧化镍纳米片阵列,利用其大的比表面积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相继在氧化镍纳米片阵列上直接相继制备了聚多巴胺薄膜和原位包覆鲁米诺的以磺胺类药物分子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将模板分子洗脱以后,原来的模板分子的位置变为了空穴,即洗脱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由此,一种磺胺类药物分子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便制备完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