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斜线组合螺旋扫描扩大视场CT装置的FDK型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035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666061.0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一种多段斜线组合螺旋扫描扩大视场CT装置的FDK型重建方法,属于射线断层成像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特征在于针对多段斜线组合螺旋扫描的FDK型图像重建方法,基本步骤为:S1:对第n段斜线扫描的锥束投影数据进行预加权;S2:对预加权后的锥束投影数据沿斜线轨迹方向前向重排为平板探测器行向方向,然后沿平板探测器行向进行斜坡滤波,最后将滤波后的锥束投影后向重排为原斜线轨迹方向;S3:对滤波后的投影数据进行加权反投影,重建得到第n段射线源斜线平移扫描的图像;S4:将所有斜线扫描的重建结果累加,得到完整的重建图像。本发明能够高效重建出扩大横向和轴向视野的三维图像,能够一定程度地避免截断伪影和条纹伪影,在小螺距下能重建较高质量图像。

    多模复合低压双层超精密温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2963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18935.8

    申请日:2022-10-07

    Abstract: 多模复合低压双层超精密温控装置属于精密微环境控制技术;在密封良好的一级钢板密封箱外侧安装一级高效保温层,内侧安装循环介质管;在一级钢板密封箱内部,安装密封良好的二级钢板密封箱,在二级钢板密封箱外侧安装二级高效保温层,内侧安装辐射对流双模复合控温板;在一级钢板密封箱、二级钢板密封箱内侧均安装除湿装置、过滤净化装置及传感器组合,在一级钢板密封箱、二级钢板密封箱外安装抽真空装置;在二级钢板密封箱内安装冷却组件;传感器组合将实时监测到的环境参数送到总控制器,总控制器以传导辐射对流复合方式调控一级钢板密封箱和二级钢板密封箱内部的温度;本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兼顾微环境温度的控制精度和效率的问题。

    双模复合双层超精密温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2507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18934.3

    申请日:2022-10-07

    Abstract: 双模复合双层超精密温控装置属于精密微环境控制技术领域;在密封良好的一级钢板密封箱外侧安装一级高效保温层,内侧安装循环介质管;在一级钢板密封箱内部,安装密封良好的二级钢板密封箱,在二级钢板密封箱外侧安装二级高效保温层,内侧安装辐射对流双模复合控温板;在一级钢板密封箱、二级钢板密封箱内侧均安装除湿装置、过滤净化装置及传感器组合;传感器组合将实时监测到的环境参数送到总控制器,总控制器以辐射对流复合方式调控一级钢板密封箱和二级钢板密封箱内部的温度;本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兼顾微环境温度的控制精度和效率的问题。

    导向与驱动复合的两端中心励磁矩形双磁路电磁执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54248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03605.7

    申请日:2022-08-21

    Abstract: 导向与驱动复合的两端中心励磁矩形双磁路电磁执行器属于振动计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电磁驱动器和运动组件;所述电磁驱动器包括永磁体、长磁轭、端磁轭和中心磁轭,它们的截面均为矩形,整体成轴对称结构;所述运动组件由骨架和激励线圈构成,在骨架上设有气室、进气孔和排气孔,通过运动组件上的骨架将运动组件整体可轴向滑动地套装在电磁驱动器的中心磁轭上,在骨架与中心磁轭之间采用气浮导轨结构。本装置完成了精密导向与驱动复合的电磁驱动设计,实现了高精度装配和电磁执行器的小型化,提升了电磁执行器的运动精度,使其负载能力显著增强。

    导向与驱动一体的永磁体向心励磁圆柱形电磁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248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03485.0

    申请日:2022-08-21

    Abstract: 导向与驱动一体的永磁体向心励磁圆柱形电磁驱动装置属于振动计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电磁驱动器和运动组件,所述电磁驱动器由半圆筒形永磁体、圆筒形长磁轭、圆桶形端磁轭、圆柱形中心磁轭和圆筒形非导磁材料框装配构成。所述运动组件由骨架、激励线圈、翅板构成,在骨架上设有气室、进气孔和排气孔,通过运动组件上的骨架将运动组件整体可轴向滑动地套装在电磁驱动器的圆柱形中心磁轭上,在骨架与圆柱形中心磁轭之间采用气浮导轨结构。本装置完成了精密导向与驱动一体化的电磁驱动设计,实现了高精度装配和电磁驱动装置的小型化,提升了电磁驱动装置的运动精度,并且负载能力显著增强。

    导向与驱动复合的单端中心励磁圆柱形电磁执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54248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02146.0

    申请日:2022-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计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向与驱动复合的单端中心励磁圆柱形电磁执行器,包括电磁驱动部件和运动部件;电磁驱动部件包括呈圆桶形的下磁轭、设置于下磁轭上侧的呈环形的上磁轭、设置于下磁轭上侧的呈圆柱形的永磁体、设置于永磁体上侧的呈圆柱形的中心磁轭;下磁轭和上磁轭的内侧与永磁体和中心磁轭围合形成运动腔;上磁轭和中心磁轭之间设置有气隙;运动部件包括位于中心磁轭上侧的工作台面,在工作台面靠近中心磁轭的一侧面设置有线圈骨架,线圈骨架滑动套接于中心磁轭的外侧;线圈骨架的外侧壁缠绕有直流线圈和激励线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运动部件装配难度,减小了运动部件自重,有效提高了电磁执行器的装配精度和驱动能力。

    基于框架式反射镜结构及正交激光测量基准的精密测量仪

    公开(公告)号:CN1153715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01787.4

    申请日:2022-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框架式反射镜结构及正交激光测量基准的精密测量仪,属于精密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机座和立向支撑柱,两根立向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轴座;主机座上侧设置有样品固配座,主机座上设置有移动机构;样品固配座上端面设置有横向激光反射镜、纵向激光反射镜和立向激光反射镜;立轴下端面安装有吊挂架,吊挂架下端设置有横向激光干涉仪、纵向激光干涉仪和立向激光干涉仪。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适应和满足对形状复杂零件尺寸及形位误差的微纳米级精密测量使用。

    精密设备主动气磁隔振与主动阻尼转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1789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35009.9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设备主动气磁隔振与主动阻尼转运装置,属于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车架、隔振平台、气浮隔振单元、高度检测与控制装置和处理器,所述隔振平台支撑被转运设备,还包括主动阻尼单元、限位单元和电磁负刚度隔振单元,所述气浮隔振单元、主动阻尼单元、限位单元、高度检测与控制装置和电磁负刚度隔振单元分别在车架的上底面和四个内侧面与所述隔振平台间并联间隔设置若干个。通过隔振单元的三向布置实现了三向隔振,采用正负刚度并联的形式降低了起始隔振频率,添加主动阻尼单元和限位单元提高了隔振性能,实现了强冲击作用下的安全防护,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在精密设备转运过程中实现三向精密隔振与冲击防护的问题。

    大长径比卧式罐容积多站三维激光扫描内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8476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1283455.0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长径比卧式罐容积多站三维激光扫描内测装置及方法,属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测量站组、拼接靶标和处理器,所述测量站组沿卧式罐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且扫描卧式罐各段获取点云数据;所述拼接靶标设置于相邻两组所述测量站组之间,且位于相邻两组测量站组公共扫描范围;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测量站组,且接收所述测量站组的点云数据,并对接收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以及基于拼接后的点云数据计算容积值。将测量站组沿罐体轴线方向伸入罐体内部进行测量,然后通过对多站测量的点云数据拼接的方式获得高精度且精度相等的测量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够针对大长径比卧式罐体容积测量的问题。

    一种面向实时声源定位的改进时延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9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97938.6

    申请日:2022-04-10

    Inventor: 汪志胜 崔俊宁

    Abstract: 一种面向实时声源定位的改进时延估计方法,包括:FIFO Buffer,声源信号检测,GCC‑PHAT改进互相关算法,区域峰值搜索,时延估计。所述FIFO Buffer为FIFO数据结构的矩阵,实时存放多通道麦克风接收信号;所述声源信号检测,采用离散hilbert变换和短时过零率结合的双门限检测信号中是否存在有效声源;所述GCC‑PHAT改进互相关算法,先求得带通滤波后的互功率谱,并进行最值归一化;再由带通滤波的截止频点截取有效声源频段,再对其PHAT加权,拼接成完整的互功率谱;最后对互功率谱进行IFFT,获得互相关序列;所述区域峰值搜索和时延估计,提取区域峰值对应的偏移量,转化为时延值。本方法能在较低噪声比的场景和嵌入式设备实现实时准确的时延估计,为声源定位提供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