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ED非线性特性的速率自适应可见光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1396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54035.9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华 郑坤 许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LED非线性特性的速率自适应可见光传输方法,包括以OFDM作为可见光通信主要传输方案中,针对LED的非线性IO特性以及VLC信道频响特性,结合预留子载波降PAPR方案,优化预留子载波位置,有效提高信号传输速率,降低传输信号非线性失真;基于VLC系统的信噪比,推导出系统可达速率最优化模型,计算最佳预留子载波数目,优化系统传输速率;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完整的实施方案。

    超密集网络发射功率最小化的波束成形优化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322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14897.4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密集网络发射功率最小化的波束成形优化方法与装置,本发明考虑一个存在一个宏基站以及多个小基站的超密集网络,用户根据所在位置接入相应基站,通过构建以用户QoS需求以及小基站回程速率受限为约束,最小化系统的总发射功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联合优化宏基站以及所有小基站的发射波束成形。优化过程是首先引入中间变量,迭代求解关于中间变量的优化问题,每次迭代过程中需要求解一个SDP问题,然后基于最优的中间变量,采用高斯随机化得到一系列满足原问题约束的发射波束成形作为备选解,选择其中发射功率最小的一组解作为最优发射波束成形。相较于传统迫零传输方案,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系统总发射功率。

    一种基于频谱共享的环境反向散射阵列通信系统速率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0173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82895.1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威 周少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谱共享的环境反向散射阵列通信系统速率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射频源根据它到协作接收机的信道,生成发送波束成形向量,对射频源发送信号进行处理;其次,协作接收机根据射频源到它的信道,生成主链路接收合并向量;然后,使用非相干检测方法,建立频谱共享的主链路的遍历速率性能分析模型;接着,协作接收机根据反向散射信道,生成次链路接收合并向量;最后,使用连续干扰消除方法和最大比合并方法,建立频谱共享的次链路的遍历速率性能分析模型。本发明应用于实际的环境反向散射阵列通信系统,分别给出了主、次链路遍历速率上界的表达式,能够有效地评估系统性能。

    一种环境反向散射阵列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传输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4512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782697.5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威 周少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反向散射阵列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传输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机使用非相干检测方法接收信号,根据接收信号中的主链路信号分量,构建主链路的平均传输速率上界计算模型;根据连续干扰消除检测方法和最大比合并方法,构建次链路的传输速率计算模型;最大化这两个速率的问题是一个二元非凸非线性的多目标向量优化问题,为得到该优化问题的帕累托最优解,使用交替优化方法并辅助以一维搜索来解决,得到最优的射频源发送波束成形向量和协作接收机接收合并向量,并获得两条链路的可达传输速率。本发明应用于实际的协作环境反向散射阵列通信系统,兼顾主次链路速率,具有收敛速度快、计算复杂度较低等优点。

    一种智能电网通信底衬式频谱接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26735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0192105.5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智能电网通信一种底衬式频谱接入方法,利用同一频段同时传输上行和下行数据,该方法适用于智能电网通信系统。在智能电网的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终端可以按业务流向分为下行关键类智能电网用户与上行大规模智能电网用户。其中,CSU直接接受宏小区基站的下行控制类业务。在上行用户密集区域设置有数据汇聚单元,接受MSU传输的上行采集类业务。本发明在TD‑LTE的下行时隙,为专网内每个CSU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在保证每个CSU的通信速率的基础之上,并限制BS的下行总发射功率与每个MSU的上行发射功率,允许单个MSU复用单个CSU的频率资源。通过为MSU其分配合适的CSU频率资源复用,使得专网系统接入的MSU总体上行通信速率最大化。

    基于信道稀疏性测量的毫米波安全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375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14892.5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威 徐锦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道稀疏性测量的毫米波安全通信方法,包括:测量毫米波信道矩阵在角度域和功率域的稀疏性;计算系统的可达安全速率;根据安全速率选择合适的信源编码和调制方案,在发送端进行数字-模拟混合预编码;发送端将信道主径与有限的射频链路相连以传输私密信号,同时通过非主径传输伪噪声,在合法用户和窃听端恢复出发送信号。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信道稀疏性测量的毫米波安全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安全通信,且其算法简单,容易实现,对毫米波大规模天线安全通信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通过毫米波信道的非主径传输伪噪声,且由于非主径衰减严重,使其在对窃听者产生严重干扰的同时,几乎不对合法用户产生任何影响。

    基于子阵列协作的多精度码本产生及自适应波束训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677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54978.9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阵列协作的多精度码本产生及自适应波束训练方法,包括PS-DFT多精度码本生成算法和自适应波束训练算法。多精度码本具有模拟/数字混合结构:子阵列上的DFT基本子波束通过模拟射频组件形成,子阵列间的协作通过数字基带组件选择基本子波束、调整子波束间相位差和进行功率分配实现;自适应波束训练算法根据不同的传输信噪比自适应地选择进行初始级波束训练所应在的码本层号。本发明具有硬件实现复杂度低、带内波束平坦、角度估计准确率高。本发明适用于通信双方采用部分连接混合预编码结构的毫米波大规模天线点对点无线通信系统,且收发两侧使用的阵列为半波天线间距的均匀线性阵列。

    一种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的信道信息压缩反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4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95382.7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威 陆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的信道信息压缩反馈方法,首先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将信道矩阵转化到角度-时延域,然后保留信道矩阵中包含非零元素的列,并将这些列组成的复数矩阵拆分成双通道实数矩阵,用户侧首先利用卷积网络来抽取信道的频域特征,接着通过全连接神经网络和长短时间记忆网络对抽取的频域特征进行压缩,压缩信号通过系统反馈链路传输给基站,基站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和长短时间记忆网络对信号进行解压缩,并使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对信道矩阵进行恢复重建。本发明通过引入循环神经网络,有效压缩了信道的时间冗余度,在保证较高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信道信息的压缩率。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稀疏码分多址信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953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35535.4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威 陆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52 G06N3/0454 G06N3/08 H04L1/0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稀疏码分多址信号检测方法,首先将用户与资源的关系表示成因子图形式,接着将因子图上信息的迭代传递转化成神经网络的前向传递,然后进行信号检测误差估计并将估计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之后使用梯度下降法训练该网络得到更优的系数,最后使用训练好的网络来进行SCMA信号检测。由于使用了神经网络的架构,因此该方法可以在相应的AI芯片上实现。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获得一定的性能提升同时可以将相关计算转移到高速并行处理的AI芯片上,有效减小SCMA信号检测带来的时延。

    一种大规模多天线安全通信中最优伪噪声功率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002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920900.6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威 徐锦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天线安全通信中最优伪噪声功率配置方法,基于一个大规模天线安全通信系统,采用低精度DAC的基站作为发射端,且在信息中加入伪噪声对窃听者进行干扰,对伪噪声采用特定的预编码方案,可以使其只对窃听终端产生干扰而不对合法用户造成任何影响。本发明在最大化安全传输速率的准则下给出了最优的信号-噪声功率分配比例,即伪噪声功率配置方法,有效提高安全传输的能量效率。本发明计算复杂度低,对大规模天线系统中实现高安全性的无线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