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2945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1575.9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何兴富 , 薛梅 , 陈翰新 , 王国牛 , 向泽君 , 王俊勇 , 胡章杰 , 李响 , 唐相桢 , 李锋 , 王阳生 , 李劼 , 詹勇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 刘金榜 , 陈光 , 刘局科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IPC: G06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637 , G06K9/0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建筑三维模型的移动智能终端建筑物快速识别方法,计算机图形图像学领域;首先,从N个预设方位获取的建筑三维模型的图像,并获取所述图像的直方图信息、特征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然后,获取智能终端相机的拍摄图像,获取智能终端的拍摄方位,获取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最后,根据拍摄图像和候选建筑物,进行建筑物识别,筛选出相似度最高的候选建筑物为目标建筑物。本发明以城市三维模型为建筑图像来源,结合空间位置和图像识别方式,实现了在移动设备相机中快速自动识别建筑物,解决了当前建筑物识别领域中源图像采集工作量大、识别效率低等问题,为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线上线下体验、城市管理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730760.9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市地图编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展示管线数据的方法,包括:获取道路中心线集合。对各道路中心线分别进行离散化处理,获得各道路中心线分别对应的分段集合。获取各分段分别对应的管线属性信息;管线属性信息包括管线的类型和管线的权属单位。根据各管线的类型获取各分段分别对应的备选线段。根据各备选线段构建管线要素集合。展示管线要素集合。这样,通过用备选线段来表征管线的实际空间位置,保证了管线的分布情况的私密性的同时,实现了对管线的空间位置的概略展示。不仅能够展示管线的属性信息,还能展示管线的空间位置。降低了管线数据的使用局限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展示管线数据的装置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4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685421.3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市地图编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访问地理信息数据的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名称、唯一身份代码和数据空间范围,根据用户名称、唯一身份代码和数据空间范围获取授权码。根据所述授权码获取用户唯一身份标识号ID和授权范围,根据用户唯一ID和授权范围从预设的数据浏览器中提取出目标地理信息数据;数据浏览器通过以下方式获得:采集地理信息数据;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加密,获得加密数据;将加密数据封装到预设的数据浏览器。这样,使得用户在使用地理信息数据时更加安全可靠,降低了地理信息数据被泄露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访问地理信息数据的装置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1276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911391614.6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三维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构建三维体块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矢量面数据,获得初始三角网集合;将所述初始三角网集合进行高程映射获得空间三角网;根据所述空间三角网获得三维体块模型。该方法能够根据矢量面数据获得初始三角网集合,并对初始三角网集合进行加密,根据加密三角网集合得到三维体块模型,提高了三维体块模型的展示效果,更提升了模型加载效率。还公开了一种矢量面数据构建三维体块模型的装置及服务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1923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391615.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PC: G06T19/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城市规划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建筑高度三维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三维空间场景;根据所述三维空间场景,获得三维空间管控面;根据所述三维空间管控面,获得控制网格的绝对控制高程;根据所述控制网格的绝对控制高程,获得建筑高度三维控制值。该方法能够基于三维空间场景,通过控制网格的绝对控制高程,获得建筑高度的三维控制值,提升了控制建筑高度的精度,提高了建筑高度控制结果的可视化效果。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建筑高度三维控制装置及服务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41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1063179.5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的虚拟基坑开挖方法,属于地理空间信息领域,本发明在已有的三维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基础上,针对用户对于市政设施管理、工程建设勘察等的了解场地、道路等地面以下现状情况的需要,实现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的虚拟基坑开挖的功能方法,解决了三维场景下的地上地下不同类型数据的基坑开挖和可视化叠加难题,能够有效的通过三维可视化方式辅助建设工程初步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95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710497027.X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模型与照片融合方法,属于图形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首先拍摄建筑环境,并记录照片相机参数;然后制作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并加载到三维场景中;接着设置三维场景中的虚拟相机参数,输出三维模型图像;最后混合三维模型图像与照片,得到混合图像。本发明可以精确提取出建设工程的形状轮廓;能较好的判断现实照片中各物体与建设工程的相对关系,解决手工操作空间关系不准确问题;本发明通过三维模型和现实照片的整合,能够开创性的应用在城市重大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建设工程未来形象展示、城乡规划和管理、地产商业宣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6968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02236.2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詹勇 , 薛梅 , 陈翰新 , 向泽君 , 袁轶 , 王俊勇 , 刘局科 , 葛余超 , 孔维彬 , 王国牛 , 李锋 , 何兴富 , 王阳生 , 李响 , 唐相桢 , 陈光 , 邱月 , 胡章杰 , 蓝图 , 李劼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景三维模型实时匀色方法,首先遍历实景三维模型的所有瓦块,读取每一个瓦块的节点信息,获得所有细节层次模型;其次,获取每个细节层次模型的渲染状态集,为每个渲染状态集增加顶点着色器和片元着色器;然后,利用编程语言,在顶点着色器和片元着色器中编写不同的匀色算法,并将编写后的调整参数作为一致性变量发送至外部可视化程序;最后,在三维平台的当前渲染视口下选择需要匀色的瓦块和匀色算法,在外部可视化平台中根据选择的匀色算法调整一致性变量,查看调整结果。基于可视化平台,不需要对实景三维模型的纹理图像进行匀色处理,就可以实现对实景三维模型的匀色结果的展示,方便操作人员对匀色参数进行实时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95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97027.X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模型与照片融合方法,属于图形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首先拍摄建筑环境,并记录照片相机参数;然后制作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并加载到三维场景中;接着设置三维场景中的虚拟相机参数,输出三维模型图像;最后混合三维模型图像与照片,得到混合图像。本发明可以精确提取出建设工程的形状轮廓;能较好的判断现实照片中各物体与建设工程的相对关系,解决手工操作空间关系不准确问题;本发明通过三维模型和现实照片的整合,能够开创性的应用在城市重大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建设工程未来形象展示、城乡规划和管理、地产商业宣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59949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77172.1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詹勇 , 陈良超 , 薛梅 , 王国牛 , 陈翰新 , 向泽君 , 何兴富 , 胡章杰 , 王俊勇 , 李锋 , 李响 , 唐相桢 , 王阳生 , 李劼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 陈光 , 刘局科 , 刘金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大场景中BIM模型的可视化实现方法,涉及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每个BIM模型包含的所有构件模型的范围大小,建立三维空间划分格网;然后,对每个格网块中的构件模型进行组织,组合生成单个格网块的精细模型;利用得到的精细模型,根据纹理使用情况,重组生成形状和外观一致的简化模型;最后,根据选择的显示模式以及索引号,在三维大场景中对BIM模型进行加载展示精细模型或简化模型。本发明在保障BIM模型应用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格网思想,对每个BIM模型的所有构件按三维空间格网进行划分,合并格网内的构件,减少索引的模型数量,提高BIM模型加载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