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穷小偶极子模型变形阵列天线远场方向图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461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376484.1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穷小偶极子模型变形阵列天线远场方向图分析方法,包括变形阵列天线辐射单元的几何模型的确定和近场数据采集;无穷小偶极子初始模型以及优化模型的建立;利用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得到实际辐射单元的无穷小偶极子模型;使用无穷小偶极子模型将各个辐射单元替代推导其之间的互导纳表达式;研究阵面变形对阵元间互导纳的影响并得出变形阵列天线的导纳矩阵;最后揭示各个辐射单元的实际激励值,计算变形阵列天线的远场方向图。本发明能够准确的分析变形阵列天线的辐射性能,对工程中实际阵列天线电性能的精确分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智能蒙皮天线结构变形标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41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294386.6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一种智能蒙皮天线结构变形标定的方法,在蒙皮天线上安装若干应变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对蒙皮天线施加不同种类的力,进行静态加载,得到不同工况下的应变数据和变形数据;建立应变系数与蒙皮天线表面变形的关系,求得各应变传感器的应变系数标定值;将蒙皮天线上可测点的位移变形误差分配至中性轴自由度上,得到误差分配的数据;对不同工况下误差分配的数据进行拟合,实现数据扩维;利用扩维后的数据训练自构架模糊网络得到自标定系统,建立应变与中性轴自由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中性轴自由度以及形函数即可得到天线上任意一点的变形位移值。本发明通过对应变系数估计以及中性轴自由度的标定,得到最终的变形位移值,从而提高重构精度。

    球面共形天线不确定性对功率方向图影响的区间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675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22330.9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球面共形天线不确定性对功率方向图影响的区间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创建阵列天线功率方向图的分析模型;S2阵因子分析;S3单元因子分析;S4计算功率方向图;S5对球面的功率方向图进行区间分析,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用代理模型表示球面贴片天线方向图(作为阵元)的闭式区间公式,避免区间单元因子的复杂推导;在天线设计期间和天线原型制造之前广泛使用该容差分析方法来预测可能对辐射性能的影响天线结构中的误差/容差,以保证天线在“运行中”工作;与传统的统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计算资源。

    基于子阵外推与相位优化的变形阵列天线电性能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880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31412.2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阵外推与相位优化的变形阵列天线电性能补偿方法,包括单元模型的建立、子阵模型的建立以及阵中方向图的提取;理想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的计算、相关参数的提取;计算变形后的远场方向图以及理想补偿相位;根据移相器最小移相位数对理想补偿相位进行向下取整;最后利用遗传算法以及理想辐射方向图的参数对向下取整得到的补偿相位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实际补偿相位。本发明根据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阵列太大、移相器移相限制,结合子阵外推与遗传算法优化,对大阵进行外推计算以及对理想补偿相位进行量化和优化,最终用于实际的变形补偿过程中,可以对变形进行有效的补偿,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基于液态镓铟合金的可重构天线振子及可重构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019794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377009.7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态镓铟合金的可重构天线振子和可重构天线,所述可重构天线振子包括中空壳体以及填充在所述中空壳体内部的液态镓铟合金柱,其中,所述中空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溶液存储器以及与所述溶液存储器对称分布的多个吸附剂存储器;所述溶液存储器的一端和所述吸附剂存储器的一端均穿过所述中空壳体并与所述液态镓铟合金柱接触;所述溶液存储器选择性地容纳有NaOH溶液或H2O2溶液,所述吸附剂存储器中容纳有溶液吸附剂。该可重构天线通过溶液存储器中的溶液与液态镓铟合金柱发生化学反应来改变可重构天线振子的有效长度,调节天线的结构,使天线兼容不同谐振频率,拓展了天线的带宽。

    基于热环境与桥材料属性的X频段MEMS移相器性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544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967724.1

    申请日:2018-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环境与桥材料属性的X频段MEMS移相器性能预测方法,包括确定X频段MEMS移相器的结构参数、材料属性和电磁工作参数;建立结构‑热变形仿真模型并热仿真,仿真提取MEMS桥的温度;测试热环境下MEMS桥材料对应的弹性模量值,并函数拟合;计算得到MEMS移相器下拉电压,使得MEMS桥高度产生误差;根据误差利用MEMS桥机电耦合模型计算MEMS桥的相移量;计算MEMS移相器的相移量;预测当前热环境与材料属性下MEMS移相器的相移量。本方法可以直接分析热环境与桥材料属性对移相器的影响,利用环境温度直接对MEMS移相器相移量定量预测,指导设计与优化,改善工作环境下移相器性能的稳健性。

    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有源相控阵天线形面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70096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196185.6

    申请日:2018-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有源相控阵天线形面重构方法,包括:确定有源相控阵天线结构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天线的固有频率、位移和应变模态;建立多类型测量信息下的状态空间方程和离散状态空间方程,估计激励值;数据更新,更新此时刻天线的真实状态值;对时间状态进行更新,预测出下时刻天线的状态值,重复卡尔曼滤波迭代过程直至达到时间离散段数;估计出每一时刻天线的真实状态,继而重构出时域内天线整个阵面的形变。本发明根据天线少数点的测量信息,重构整个阵面的形貌特征,提高了后续重构精度,使重构结果更加准确,保障天线服役性能稳定可靠。

    基于聚类群组发现的推荐系统及方法、个性化推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44485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711148721.7

    申请日:2017-11-17

    Inventor: 裴庆祺 王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个性化推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群组发现的推荐系统及方法、个性化推荐系统,根据在线系统对用户操作行为数据的采集,提取出用户‑项目矩阵;实现将整个用户‑项目数据集分割成多个内部关联性很强的分组,通过欧几里得等相似度计算方法和聚类算法的结合;在分组内直接使用协同过滤算法得出推荐结果。本发明在直接使用推荐算法之前进行数据预处理,利用模糊聚类将数据分组,并整合在每个分组中的预测评分得出最终的推荐结果。在保证整个推荐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通过模糊聚类群组发现的数据预处理方法让推荐算法可以直接作用在关联性很强的单组数据而不必作用在全部数据,提高了推荐系统在面对海量数据的扩展性和精确度。

    基于机电耦合理论的变形阵列天线远场方向图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3124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0229466.2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电耦合理论的变形阵列天线远场方向图分析方法,包括阵列天线结构几何模型建立;阵列天线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辐射单元位置坐标的提取;根据辐射单元位置坐标计算辐射单元的空间相位参数以及考虑互耦效应的等效激励参数,最后根据阵列天线远场方向图计算表达式得到变形阵列天线辐射远场方向图,据此可求解相关电磁性能参数,分析结构变形对阵列天线电性能的影响关系。本发明可精确分析变形阵列天线辐射特性,对于实际工作中的阵列天线电性能分析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

    基于全双工基站的多小区蜂窝网络干扰对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713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0923024.2

    申请日:2018-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双工基站的多小区蜂窝网络干扰对齐的方法,旨在提高多小区蜂窝网络系统的系统容量,实现步骤为:确定蜂窝小区位置坐标;选择用户组;构造干扰对齐矩阵、解码矩阵和接收矩阵;上行用户发送第一时隙上行信号,基站解码第一时隙上行信号,同时发送第一时隙下行信号;上行用户发送第二时隙上行信号,同时基站发送第二时隙下行信号;下行用户获取解码信号。本发明在每个蜂窝小区采用全双工基站,上行用户和基站分别通过两个时隙向基站和下行用户发送信号,并且每个蜂窝小区的基站与相邻小区的基站联合发送和解码信号,有效地消除了多蜂窝小区全双工通信的上下行干扰和小区间干扰,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系统的系统容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