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700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91807.5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透波频段可调的吸透一体频率选择表面,包括周期排布的由有损层和无损层组成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有损层包括第一谐振结构和第一偏置电路,无损层包括第二谐振结构和第二偏置电路,两个偏置电路中金属走线对不同直流电压的传输,使两个谐振结构中的四组变容二极管产生不同的电容值,进而实现在双频透波段中其中一个透波频段保持稳定的同时对另一个透波频段连续可调,并吸收特定频率范围内电磁波能量,避免了现有技术因两个通带频段固定或者两个通带频段其中一个保持固定而导致的外界其他电磁波频率与通信电磁波频率接近时对通信电磁波产生干扰的缺陷,有效提高了无线通信质量,同时提高了两个特定电磁频段的吸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95807.3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F17/16 , G06F30/23 , G06N3/08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射频电缆埋覆传感器的相控阵天线系统补偿方法,根据埋覆的光纤温度传感器与光纤应变传感器,得到所有射频电缆的温度分布与弯曲曲率分布,将其输入至射频电缆预测算法中,计算所有射频电缆的传输系数,计算射频电缆的幅相补偿量。本发明根据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重构出所有电缆的温度分布,本发明根据光纤应变传感器的测量值得到所有电缆的弯曲曲率分布,本发明可以根据捆束射频电缆的温度、弯曲曲率分布,通过射频电缆预测算法输出射频电缆传输系数,计算射频电缆的幅相补偿量,对相控阵天线使用中处于变化环境中的相控阵系统进行有效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0516299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1910657359.9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有源相控阵天线电性能的混合补偿方法,用于提高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增益和指向精度。实现步骤为:建立有源相控阵天线阵面有限元模型,并提取有限元模型的特征;对有源相控阵天线阵面进行位移重构;对有源相控阵天线进行结构补偿;建立结构补偿后有源相控阵天线阵面位移的预测模型;对结构补偿后有源相控阵天线阵面位移进行预测;基于电补偿对结构补偿后有源相控阵天线进行电性能补偿。本发明在改善阵面精度抑制阵面振动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有源相控阵天线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4159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810966587.X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特征正交分解的天线电性能的快速区间分析方法,包括:(1)确定不确定性变量x和初始设计空间XI;(2)构建样本点数据库;(3)计算初始样本点对应的响应值,并构建测量矩阵A;(4)对测量矩阵A进行特征正交分解,求解出最优基矩阵,并对其进行截断;(5)求解扩展系数αn;(6)对样本点数据库与扩展系数αn进行插值拟合;(7)判断数值仿真模型是否收敛,若满足进步骤(9),否则转入步骤(8);(8)选择更新点,对更新点进行软件仿真得到响应值,然后将更新点加入到样本点数据库,将得到的天线电性能的响应值加入到测量矩阵A,转入步骤(4);(9)对该模型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到相应的统计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95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808507.X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光栅光纤的复合透射阵天线,主要解决现有透射阵天线承载能力差的问题。其自上而下包括顶层蒙皮防护层(1),第一透射阵列层(2)、光纤光栅应变感知层(3)、第一介质层(4)、第二透射阵列层(5)、第二介质层(6)、第三透射阵列层(7)和底层蒙皮防护层(8)。每一层依次粘接并通过真空压缩、恒温箱加热、高压复合固化形成一体结构。其中,蒙皮防护层由两层环氧树脂预浸的玻璃布复合而成;光纤光栅应变感知层由数条光纤光栅组成传感器网络粘接在聚酰亚胺薄膜上形成;介质层采用泡沫或六角形纸蜂窝。本发明在不影响天线电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透射阵天线的结构承载能力和共形能力,可用于艇载、机载可移动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03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06626.9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R2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对称直波导干涉仪的脉冲电场传感器,LiNbO3晶体衬底上设有非对称马赫‑泽德干涉仪,非对称马赫‑泽德干涉仪包括平行设置的直线型第一波导臂和第二波导臂,第一波导臂的两侧设有若干成对的天线和电极,天线为锥形偶极子天线,LiNbO3晶体衬底的光轴平行于x方向,第一波导臂和第二波导臂的臂长相等,其z向波导宽度和x向波导深度不同,输入光波导和输出光波导呈Y型,其与两个波导臂之间采用绝热锥形波导相连接,输入光波导与输出光波导的宽度和深度相同,输入光波导与输出光波导的另一端分别与保偏光纤和标准单模光纤相连接,本发明具有较宽测量范围及频率响应范围,消光比高,传输损耗低,稳定性高,抗干扰性强,测量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836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73079.1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G01B11/16 , G01R29/10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囊体天线的形变感知与电磁调控实验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浮空器囊体天线无法感知形变和进行电磁调控的问题。其包括囊体(2)和附着在囊体的内表面的天线阵面(4),这两者之间嵌有光纤光栅传感器(10),囊体内放有囊体支撑架(5),该支撑架上固定有电机安装梁(6),该电机安装梁上安装有电机系统(7)、器件放置板(8)和单片机放置板(9);通过光纤光栅传感器(10)测得天线阵面应变,算出其各点形变;在暗室测得天线变形后的电性能并算出其降低量;根据该降低量与各点形变,单片机放置板上的单片机开发板控制电机推拉杆对天线进行变形补偿。本发明可精确测量天线阵面的形变,通过变形补偿提高了天线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02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27796.7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多模谐振宽带天线,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包括馈线、第一介质基片、第一金属层、第二介质基片、第二金属层和同轴探针,其中,馈线为长条形结构,位于在第一介质基片的上表面,第一介质基片为正方形结构的微波介质材料,其内部设有一个垂直贯通的圆形过孔,第一金属层为正方形结构,位于第一介质基片和第二介质基片之间,其中,馈电探针从下至上依次贯穿第二金属层、第二介质基片、第一金属层和第一介质基片并向馈线传输激励信号,实现多模宽带谐振特性,相较于单模谐振天线具有更宽的工作频带,电尺寸较小,不仅可以作为辐射单元使用,也易于进行阵列排布,实现高增益辐射,低成本,适合于批量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9786950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1568675.0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X波段谐振腔天线阵列及阵列,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包括金属谐振腔、介质基板、金属地板、伞状微带馈线和SMP插针,其中,金属谐振腔包括多个内部掏空的金属腔体,金属谐振腔的底端开有圆孔,用于插接SMP插针,介质基板整体嵌入所述金属谐振腔,介质基板的顶部与金属谐振腔的顶端平齐,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刻蚀有金属地板、上表面刻蚀有伞状微带馈线,介质基板开有圆孔,用于插接SMP插针,金属地板表面光滑,伞状微带馈线表面光滑,SMP插针从金属谐振腔底端的中心圆孔穿入,SMP插针的外芯与金属地板固定连接,SMP插针的内芯穿过介质基板与伞状微带馈线固定连接,简化了天线结构,使得天线便于安装和维护、易于调试、减少了加工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47023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35818.0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嵌入光纤光栅的柔性结构形变重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形变重构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步骤为:(1)获取目标数据Ht和源数据Hs;(2)计算目标数据Ht的仿源数据H′s;(3)获取训练数据H;(4)建立位移重构伪预测模型pτ;(5)获取位移形变重构方程;(6)建立嵌入光纤光栅的柔性结构形变监测系统;(7)求解重构位移 本发明摆脱了模态法对虚拟模型的依赖,使重构误差不再受限于虚拟模型的准确度,提高了重构误差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