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15590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010213.2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重力下的水基相变蓄冷装置,涉及相变储能领域,可应用于极端环境下如航天器内的温控系统。所述蓄冷装置的壳体设有循环液的进出口,所述蓄冷装置内部紧密排列有若干微管且连接到循环液进出口。所述微管换热段的外围空间被一层弹性液囊密封,微管、液囊与其内部密封的蓄冷介质构成了众多具有独立空间的蓄冷子单元。所述液囊外表面贴合有一层网架,微管、液囊和网架保持同轴心的位置并形成紧密的蜂巢结构。所述液囊和微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节流齿并互相啮合以达到迷宫密封的效果,微管两端设有波纹结构的膨胀节。所述微管与液囊密封处设有微型肋片。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极端环境下蓄冷装置蓄冷效率低、易泄露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9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32448.3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01D5/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优冷外壁空腔式双层壁冷却结构及平板气膜冷却装置,涉及涡轮叶片气膜冷却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冲击/气膜冷却结构,在冷气流量较小时,冷却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该冷却结构包括双层壁结构和设置在双层壁结构上的多个外壁冷腔、多个气膜孔和多个冲击孔;双层壁结构包括外壁、内壁和设置在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多个壁间扰流柱;外壁冷腔和气膜孔均设置在外壁上;外壁冷腔用于引导气流流动并优冷外壁;气膜孔位于外壁冷腔的侧方且沿厚度方向贯通外壁;外壁冷腔靠近内壁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冷腔出口孔;冲击孔用于引导气流冲击外壁冷腔。本申请同时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冷却结构的平板气膜冷却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89443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497664.8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条件下枝型通道内流体流动混合可视化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海洋条件模拟平台、可视化实验段、光学测量系统、三维定位台架、给液系统、温控系统、实验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光学测量系统包括激光发生器、CCD相机、镜片组件及远程计算机;给液系统用于实现工质的循环,配合温控系统与实验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所需的实验工况;光学测量系统的CCD相机通过三维定位台架与可视化实验段平行固定在海洋条件模拟平台上,与海洋条件模拟平台同步运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海洋条件下枝型通道内流体流动混合可视化实验方法,可实时可视化地获得海洋条件下枝型通道内流体流动混合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997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67789.3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烹饪食物的内胆结构的蒸汽烤箱,采用独立的喇叭扩散型蒸汽内胆,至少包括:蒸汽发生器(9)、至少一个蒸汽内胆(1)、上蒸汽连接口(8)和下蒸汽喷入口(2);蒸汽发生器(9)设在蒸汽烤箱内壁(6)和外壁(7)之间,用以产生蒸汽;蒸汽内胆(1)独立设在蒸汽烤箱内部;上蒸汽连接口(8)和下蒸汽喷入口(2)各自的一端经管道与蒸汽发生器(9)连接,另一端与蒸汽内胆(1)连通,实现上下两面蒸烤食物。本发明的蒸汽烤箱通过采用蒸汽上下两面冲击射流强化换热的扩散状喇叭体蒸汽内胆,能够缩小内胆的占用空间,提高加热效率,缩短食物的加热时间,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00609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1388050.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抑制疲劳损伤的枝型通道结构,其包括由两根通道以任意角度相交连接的枝型结构,所述枝型通道内存在两股冷热流体发生掺混,所述枝型通道内支管射流区安装有射流扰动空心固体,用于减小支管射流对主管管壁的冲击;所述枝型通道内流体掺混区域阵列安装有掺混扰动空心固体,用于均匀增强掺混区冷热流体混合,所述两种空心固体为高导热性材料构成且内填充有相变介质,利用相变介质的相变过程对冷流体加热,对热流体冷却,从而抑制温度场的脉动,所述相变介质内添加有高导热性材料,用于强化相变材料的传热,从而约束枝型通道内流体掺混过程中的脉动现象,在不明显增加流动阻力的基础上,改善枝型通道由于流体掺混所造成的疲劳损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643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87504.0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T5/77 , G06T5/60 , G06V10/32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流体速度场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00:获取待修复流体速度场的含有示踪粒子的图像序列;S200:对所述图像序列进行预处理;S300: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图像序列进行重构;S400:基于重构后的所述图像序列对所述待修复流体速度场进行修复。本申请能够提高流体速度场修复的精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4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68178.1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相变蓄冷装置蓄冷性能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相变蓄冷装置在蓄冷性能强化前的蓄冷性能参数,记为第一蓄冷性能参数;对所述相变蓄冷装置的蓄冷性能进行强化;获取所述相变蓄冷装置在蓄冷性能强化后的蓄冷性能参数,记为第二蓄冷性能参数;基于所述第一蓄冷性能参数以及所述第二蓄冷性能参数计算所述相变蓄冷装置的安全蓄冷效率指标;基于所述安全蓄冷效率指标对所述相变蓄冷装置的蓄冷性能进行检测。本申请通过对相变蓄冷装置的蓄冷性能进行全面评估,能够更精准地反映相变蓄冷装置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35189.0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带有亲水性柔性体尾部的变肋柱强化换热装置,装置中,至少一个平直冷却通道导热连接发热元件,冷却介质在所述平直冷却通道中沿冷却介质流动方向流动;肋柱群分布于所述平直冷却通道中,肋柱尺寸及排列密度和亲水性柔性体尾部数量在冷却介质流动方向上变化;多个亲水性柔性体尾部附着在肋柱相对于冷却介质流动方向的侧边及背流面,亲水性柔性体尾部在冷却介质流动下摆动或晃动以增强对冷却介质流体的扰动,和促进肋柱背流区补充冷却液。
-
公开(公告)号:CN11294408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166220.1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16L41/02 , F16L55/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枝型通道内热分层现象的结构,所述枝型通道由两根管道相贯连接而成,冷热流体在枝型通道内发生混合,所述结构由固定件、旋转轴、外侧扰动结构构成,径向垂直或轴向平行布置在枝型通道混合区内,固定件连接在枝型通道内混合区管壁上,带有外侧扰动结构的旋转轴与固定件转动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改善枝型通道内热分层现象的方法,流体冲击外侧扰动结构使其旋转,扰动枝型通道内的混合流场,进而减少支管流体对主管的冲击,加速冷热流体的混合,均匀化流体的流场和温度场,有效地改善枝型通道内热分层现象,从而抑制枝型通道疲劳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29440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66220.1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16L41/02 , F16L55/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枝型通道内热分层现象的结构,所述枝型通道由两根管道相贯连接而成,冷热流体在枝型通道内发生混合,所述结构由固定件、旋转轴、外侧扰动结构构成,径向垂直或轴向平行布置在枝型通道混合区内,固定件连接在枝型通道内混合区管壁上,带有外侧扰动结构的旋转轴与固定件转动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改善枝型通道内热分层现象的方法,流体冲击外侧扰动结构使其旋转,扰动枝型通道内的混合流场,进而减少支管流体对主管的冲击,加速冷热流体的混合,均匀化流体的流场和温度场,有效地改善枝型通道内热分层现象,从而抑制枝型通道疲劳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