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0033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74487.6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应变设计地区用高性能抗大变形管线钢及制备方法,属于高强度管线钢技术领域。管线钢的化学成分为:C:0.04~0.07%,Nb:0.02~0.05%,Si:0.10~0.30%,Mn:1.00~1.60%,Alt:0.01~0.05%,Ti:0.015~0.025%,Ni:0.15~0.40%,Cr:0.10~0.30%,Cu:0.10~0.30%,P:≤0.012%,S:≤0.003%,N:≤0.005%,O:≤0.002%,B:≤0.000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且C+Nb:0.08~0.10%,Cr+Cu:0.20~0.40%,P+S+N+O+B:≤0.016%,均为重量百分数。优点在于,具有优良的抗大变形能力、低温韧性、CTOD断裂韧性、抗酸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928598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83219.9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的宽规格桥梁钢板的生产方法,属于低碳结构钢控制轧制技术领域。生产工艺步骤为:冶炼工艺:采用转炉冶炼,通过顶吹或顶底复合吹炼;采用LF炉和RH炉真空处理;连铸工艺:厚度规格为300mm,宽度在1800-2400mm;加热工艺:加热温度在1150℃~1250℃之间,出炉后进行高压水除鳞;轧制工艺:采用双机架两阶段控轧工艺,粗轧阶段,使铸坯长度方向作为钢板宽度方向,精轧阶段,精轧开轧温度800~950℃,终轧温度在770℃~870℃之间,轧后进ACC水冷。优点在于具有高强度、良好低温韧性及厚度方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76246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60945.4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C21D8/02
Abstract: 一种稳定控制大壁厚管线钢低温韧性的控轧方法,属于低碳微合金钢生产技术领域。轧制分粗轧和精轧两阶段,在完成粗轧倒数第2道次轧制后,待钢坯温度降至975~990℃时进行粗轧末道次轧制,并采用快速连续的两道次轧制方式代替末道次轧制,且两道次变形率均控制在16~21%,两道次间隔时间控制在4~8s,以确保两道次叠加变形率达到32~42%;同时,需确保两阶段轧制过程道次压下率呈近似正态分布。优点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地稳定控制大壁厚管线钢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夏比冲击韧性:-20℃时钢板厚度方向心部10×10×55mmV型缺口试样夏比冲击功≥354J;落锤韧性:-15℃时全壁厚试样落锤剪切面积≥85%。
-
公开(公告)号:CN10452561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15576.6
申请日:2014-11-29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C37/02 , C22C38/06 , C22C30/02 ,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42 , C22C38/40 , C22C38/28 , C22C38/26 , C22C38/24 , C22C38/20 , C22C38/18 , C22C38/16 , C22C38/14 , C22C3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02 , C22C30/02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18 , C22C38/20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40 , C22C38/42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Abstract: 一种镍铬合金与碳钢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金属复合板生产技术领域。所述的复合板是将冶炼好的X60MS和Incoloy 825镍铬合金铸坯分别进行开坯轧制,轧到设计的中间坯尺寸;然后对钢坯进行表面抛磨处理,钢坯为对称复合,上下两层为X60MS材质的碳钢,中间两层为镍铬合金,在碳钢与镍铬合金之间可选择加入不同厚度的镍箔或不添加助焊剂,在镍铬合金与镍铬合金之间加入阻焊剂。然后对钢坯进行四边焊接封边,利用机械泵进行抽真空处理。优点在于,复合界面的剪切强度在500MPa以上,探伤达到GB/T 8165《复合板和钢带》标准结合率1级要求,即100%结合。镍铬合金抗拉强度达到760MPa,延伸率A50.8达到30%,X60MS抗拉强度达到600MPa,-20℃冲击功达到300-400J,-10℃DWTT剪切面积大于85%。
-
公开(公告)号:CN103882178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29814.5
申请日:2014-04-0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一种回收利用转炉终渣的转炉炼钢工艺,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将转炉吹炼过程一分为二,分为脱磷阶段与脱碳阶段,在脱磷阶段吹炼开始前首先加入冷却状态的转炉终渣0-70kg/t,然后兑铁、加废钢进行脱磷阶段的吹炼,吹炼过程造低FetO含量的炉渣,吹炼结束后进行倒渣,然后进入脱碳期的吹炼,脱碳期吹炼结束拉碳、出钢,转炉终点炉渣留在转炉内部,供下炉吹炼脱磷阶段使用。优点在于,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转炉炉渣物尽其用,脱磷渣低TFe的冶炼进一步降低了钢铁料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325235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62576.3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37/48
Abstract: 一种控轧中厚板轧制规程计算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粗轧阶段综合利用等负荷分配方法结合斜率分布设定设备最大能力;精轧阶段利用等负荷分配方法设置最大能力,剩余2-3道次时将轧机能力设置为最大值的40-60%重新计算剩余规程。对于单机架轧制模式,分为粗轧和精轧两个阶段进行设置;对于双机架的轧制模式,分别对粗轧机和精轧机两个设备进行设置。优点在于,可以保证粗轧阶段尤其是末道次具有较大的压下率,确保变形渗透到钢板心部从而均匀钢板组织;同时,能保证精轧阶段具有较大的压下率,实现晶粒的细化和加工硬化,得到良好的轧制板形。
-
公开(公告)号:CN10316064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59459.4
申请日:2013-02-2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吕延春 , 王文军 , 史志强 , 刘洋 , 朱志远 , 朱国森 , 王浩然 , 姜中行 , 马长文 , 王星 , 周金明 , 孙硕猛 , 张建师 , 李铁 , 崔小勇 , 柴玉国 , 张翔 , 秦登平 , 张海华 , 王海宝 , 张振江
IPC: C21C7/064
Abstract: 一种炉外氧化脱磷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氧化脱磷剂的组成重量百分数为: CaF2:5%-15%,CaO:40%-55%,FeO:5%-10%,Fe2O3:10%-20%,SiO2与其他杂质元素如Al2O3等之和:5%-15%。该脱磷剂的制备方法是采用小颗粒白灰、萤石及钢厂自产红泥粉末机械混合而成;该脱磷剂在钢包内使用,可以使钢水磷含量达到0.003%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16063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59482.3
申请日:2013-02-2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C21C5/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一种转炉顶吹氧枪混吹氧气与氮气的低磷钢冶炼方法,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是工艺步骤为:在转炉内首先进行脱磷阶段的吹炼,吹炼时间控制在6-9min,倒渣后进行正常吹炼;转炉脱磷阶段的顶吹供气为氮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炼钢使用的原料为铁水废钢,废钢比5%~15%。优点在于脱磷阶段由于顶吹气体中混入一部分氮气,达到了低供氧的同时顶吹供气强度不降低(顶吹搅拌强度不降低);降低了脱磷阶段熔池温度的控制,1300℃-1380℃,提高了脱磷阶段的脱磷率;实现了成品磷含量低于60ppm的低磷、极低磷钢的冶炼;可以采用高磷铁水进行冶炼,吹炼平稳、脱磷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7833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75869.X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吕延春 , 王文军 , 朱国森 , 朱志远 , 王浩然 , 姜中行 , 刘洋 , 史志强 , 王星 , 孙硕猛 , 张建师 , 李铁 , 崔小勇 , 柴玉国 , 张翔 , 秦登平 , 张海华 , 王海宝 , 张振江 , 马长文
Abstract: 一种9Ni钢冶炼方法,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其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为:铁水脱硫预处理:将铁水硫含量控制在≤0.003wt%;转炉冶炼: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在1600℃~1670℃之间;炉外氧化脱磷:出钢后利用氧化性气氛脱磷,将钢水磷含量控制在≤0.0040wt%;钢包排渣:将钢包入LF炉进行升温处理,然后将钢包内炉渣排除,防止脱硫后回磷;LF精炼:脱氧、脱硫,将硫含量控制在≤0.0020wt%;RH精炼:将H含量控制在≤0.0003wt%;然后进行浇铸。优点在于:转炉负担小,磷含量控制在0.0060wt%以下即可,可以实现稳定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896148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95478.X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1/22
Abstract: 一种中厚板双机架轧制负荷分配方法,属于中厚板轧制技术领域。以两座轧机轧制时间相同为目标,提高轧制节奏,通过分析钢板不同道次的轧制时间与道次时间以及转钢等影响因素,确定不同规格钢板粗轧和精轧的最佳道次数分配。进一步确定钢板待温厚度的确定原则:50mm以上规格钢板待温厚度与钢板厚度关系为1.92倍的关系,50mm及以下钢板待温厚度规格与钢板厚度为2.11倍的关系,波动幅度在均在±20m以内。本发明适用于多种规格钢板的生产安排,将轧制规程与钢板待温厚度分布联系起来考虑,便于轧钢生产直接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