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4198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50240.4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蔗全长转录组数据大规模开发的SSR标记引物,基于22甘蔗栽培种的不同组织和生长阶段的混合转录组数据,开发的SSR标记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40所示,开发的引物应具有扩增结果稳定、电泳条带清晰可辨、多态性位点高的优点,可以用于甘蔗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和保护、DNA指纹图谱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340941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294696.9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蔗基因组内标基因乙酰乳酸合酶基因PCR引物序列及扩增方法,引物序列是由ScALS-F和ScALS-R组成,PCR扩增方法包括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本发明为转基因甘蔗PCR检测和物种特异性鉴定提供了基因组内标基因,同时为转基因甘蔗检测精度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286424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92025.1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赤条病菌(Acidovoraxavenaesubsp.avenae)的巢式PCR检测方法,以感病的甘蔗叶片DNA为模板,根据甘蔗赤条病菌的16SrRNA核苷酸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SRSD-16S-F1和SRSD-R2、SRSDF1和SRSDR1,采用巢式PCR扩增方法,检测甘蔗赤条病菌。本发明的甘蔗赤条病菌巢式PCR检测方法,克服了生物学鉴定、电镜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常规PCR等方法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甘蔗赤条病菌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31195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316550.0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基因番木瓜55-1转化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首先涉及一种转基因番木瓜55-1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旁侧DNA片段,其碱基序列如SEQ.NO.1所示,由来源于番木瓜基因组序列的第1至1432碱基和来源于外源载体序列的第1433至3780个碱基共同组成。根据SEQNO.1所示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待测样品DNA进行扩增,若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则待测样品含有转基因番木瓜55-1转化事件来源的成分。本发明能够利用普通的PCR仪器、试剂快速准确鉴别出转基因番木瓜55-1,适用于对转基因番木瓜55-1(包括杂种F1代和后代)及其衍生产品进行检测、监测和标识制度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21597.5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2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蔗割手密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荧光定量内参基因的筛选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内参基因序列来自割手密种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多个不同转录组数据,与以往的其他物种的内参基因相比,本发明筛选出的内参基因具有组成型表达、表达量适中、稳定性好等优点,其中泛素蛋白基因UBC在非生物胁迫下比通用内参基因eEf‑1ɑ,GAPDH和Actin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为割手密种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筛选、验证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准确的、均一性的内参基因。新开发的内参基因不仅丰富了植物内参基因的种类和数量,而且也对甘蔗属及其近缘属(蔗茅属和芒属)植物基因表达量校正提供了重要的候选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55184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942745.2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基于4460个BAC文库片段构成的甘蔗栽培种R570单倍体全基因组数据,利用多态性高的基元类型,设计、合成和验证的SSR标记引物,开发的引物应具有扩增结果稳定、电泳条带清晰可辨、多态性位点高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甘蔗栽培种遗传多样性分析、新品种鉴定和保护、DNA指纹图谱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94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9807.1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的内源基因筛选与应用,采用的引物和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述内源基因PCR扩增长度为95 bp。鉴于目前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方法复杂、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准确性低等问题,提供一种适合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的内源基因筛选与应用,所建立的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标准曲线的构建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及可重复性高,为转基因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提供科学、准确、实用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71398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71692.2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2600/13 , C12Q2521/301 , C12Q2565/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甘蔗抗褐锈病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分别以待鉴定甘蔗和“POJ2878”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引物1和引物2进行扩增,将扩增的PCR产物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aeIII进行酶切,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与抗褐锈病甘蔗品种POJ2878的酶切产物进行比较,来判断所待鉴定甘蔗的抗病性。本发明方法可用于甘蔗抗褐锈病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检测抗褐锈病基因位点来预测待鉴定甘蔗对褐锈病的抗性,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大大提高选择效率,进而加速甘蔗抗褐锈病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233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197758.9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愈伤组织显色控制基因ScSN及其应用,根据玉米花青素转录因子基因SN(GenBank:X60706.1)的上游、下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甘蔗上得到花青素转录因子基因ScSN的全长序列。甘蔗ScSN基因开放读码框长度为1722 bp,编码573个氨基酸。将甘蔗ScSN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分析,与众多玉米花青素相关基因的BLAST同源搜索中,E值等于零,说明了所克隆的基因确实为甘蔗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ScSN序列两端分别添加KpnⅠ、SalⅠ酶切位点,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35SN-ScSN,再通过基因枪轰击转化甘蔗愈伤组织,转化的愈伤组织颜色转变为暗红色,进一步证实所克隆的基因具有使甘蔗愈伤组织显色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14471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607161.2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以甘蔗内源基因ALS和外源基因元件(包括Ubiquitin启动子,NOS启动子、NOS 终止子,Bar基因和Bt基因)设计多重PCR引物。通过对多重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添加60% Premix TaqTM体积、0.3μM引物浓度、150 ng DNA模板和设定56℃的退火温度的多重PCR反应体系,一次PCR反应可同时检测一个甘蔗内标准基因(ALS基因)和5个外源转基因元件(Ubi启动子、Bt基因、Bar基因、NOS启动子、NOS终止子),并且检测极限可达模板DNA含量的1%。本实验建立的多重PCR反应体系不仅可以检测转基因甘蔗外源基因成分,而且还能有效的检测其它转基因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