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28067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10019406.5
申请日:2005-09-0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20
Abstract: 一种运动发酵单胞菌耐酸新菌株,是通过对原始菌株(Zymomonasmobilis ZM6)进行耐酸驯化,紫外线诱变后,筛选出的一株具有很强的耐酸性、可在pH3.5条件下正常生长的菌株,命名为Zymomonas mobilisZM632,简称为ZM632,已于2005年4月28日送交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NO.1363。
-
公开(公告)号:CN101270353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710008719.X
申请日:2007-03-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pmi基因快速获得转基因甘蔗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甘露糖筛选体系的建立,基因枪转化和抗性愈伤组织的获得,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筛选,抗性苗的获得和生根,抗性再生苗的分子检测和氯酚红法检测法检测pmi基因表达。本发明转化周期短,选择标记系统具有产物安全、选择程序简单、筛选效果显著而且不影响转化植物的代谢平衡等优点,并且检测手段快速、灵敏、可信度高的。利用该技术12周即可获得大量的目标转基因再生苗,解决了转基因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50369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810070621.1
申请日:2008-02-0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DREB2B基因培育耐旱甘蔗品种的方法,包括含有DREB2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抗旱转DREB2B基因材料的培育以及抗旱转基因甘蔗新材料的筛选鉴定。根据上述培育方法,甘蔗在干旱胁迫下诱导抗旱基因的表达,其抗旱性明显优于受体品种,而且不同无性世代间基本保持稳定;在干旱条件下,生长快于受体品种,株高增加20%以上,有效茎数增加30%以上,每公顷蔗茎产量增加 30%,甘蔗糖份(绝对值)提高1.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126089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710009226.8
申请日:2007-07-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SrMV-P1基因培育抗花叶病甘蔗品种的方法,包括SrMV-P1基因的克隆、抗花叶病甘蔗转P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抗甘蔗花叶病转P1基因材料的培育以及抗病高产高糖转基因甘蔗新材料的筛选鉴定。已获得的转SrMV-P1基因甘蔗无性系,其抗病性优于甘蔗受体品种及其组培后代。
-
公开(公告)号:CN1978667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129849.X
申请日:2005-12-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一种检测转基因产品的基因芯片,具有平面型支撑载体的平面,其上被履有带正电荷材料的膜,在该膜的表层设有点阵,点阵上排布外源插入基因引物及其扩增的PCR产物。本发明的基因芯片探针采用转基因元件的保守序列,覆盖的基因长度较长,可以检测目前的商业转基因产品,并能同时进行多基因、多种商品化的转基因检测,是未知转基因产品"普筛"的好技术;也是开展转基因品种检测和品系鉴定的工具之一,可以达到高效、灵敏、准确、高通量平行检测的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704476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410037124.3
申请日:2004-05-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C3植物的光合特性的核酸分子和方法,所述的核酸分子是编码甘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核酸分子,所述的方法是将参与C4光合途径的酶-甘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基因导入水稻等具有C3型光合途径的植物从而为该植物提供C4光合途径,使其具有更高的光合作用效率。还涉及用于转化C3植物的表达载体,用该方法转化的具有C4光合途径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及甘蔗PEPC基因在C3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