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0506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81723.X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V20/4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 G08B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生物式水体污染预警方法及装置,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水体中鱼群的视频图像;对视频图像进行清晰度增强;根据增强后的视频图像,利用第一判别模型对鱼群的第一状态进行识别,得到第一识别结果,根据第一识别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第一报警;当未进行第一报警,根据增强后的视频图像,利用第二判别模型对鱼群的第二状态进行判断,得到第二识别结果,根据第二识别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识别污染物类型以及进行第二报警;当需要识别污染物种类,获取鱼群第二状态的图像纹理特征曲线图,将图像纹理特征曲线图的输入污染物识别模型库,利用库中的污染物识别模型识别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从而对水体进行高效准确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8484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58894.5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7 ,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增强回归树的湿地固碳增汇预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湿地生态环境分析技术领域。该湿地固碳增汇预测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模型训练模块和碳储量预测模块。本发明通过数据获取模块收集待测湿地样本数据集所涉及的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土壤属性数据、土壤水文特性数据和人口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模块处理数据并形成数据集,模型训练模块基于样本数据集训练增强回归树模型,形成待测湿地的碳储量预测模型,通过碳储量预测模块对待测湿地未来的碳储量进行预测,根据碳储量的预测结果判断待测湿地的固碳增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468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22016.4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33/24 , G01N1/04 , G01N1/10 , B62D55/065 , F16F15/067 , F16M1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然保护地用的移动式生态破坏智能监测装置,包括车体和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上方依次安装有相连通的收集管、收集罩,所述收集罩用于对风沙中的沙石、土壤颗粒进行捕捉,并通过收集管输送至收集箱中的收集机构中。本发明通过收集罩对沙石、土壤颗粒进行捕获后,再通过收集管输送至收集箱内部,并通过收集机构中的样本储存管进行储存,随着样本储存管内部的沙石、土壤颗粒收集数量增加,样本储存管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配合驱动机构推动收集机构整体转动,进一步将收集的沙石、土壤颗粒储存在不同的样本储存管中,实现风力侵蚀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沙石、土壤颗粒收集,并独立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19197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4013.8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领域,具体的公开了基于北斗定位的手持式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仪,解决了现有基于北斗定位的手持式红线勘界定标仪单个小屏幕的设计,在实际的使用中观看不变,尤其是观看地图时,且不能及时配合喷绘标记设备对定标点进行及时的标记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手持式北斗定位仪、设备盒、开口、电机舱、伺服电机、丝杆、滑座、安装板、转盘、显示屏、导向滑杆、滑框,所述滑框与转盘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导向滑杆的外侧还套装有弹簧,所述设备盒内还安装有辅助安装机构。本装置可以形成双屏使用,极大提高使用体验,而提升使用效率,并可以多功能的配合其他设备对定标点进行及时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91966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65105.7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湿地碳汇调节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湿地固碳增汇效应提升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伸缩支柱,所述伸缩支柱的移动端上设有光伏组件、风速传感器、控制器与照射灯,所述控制器利用风速传感器检测外界风速,在风速大于预设值时,控制伸缩支柱收缩以使照射灯下移;所述照射灯上设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内设有凹透镜以及第二驱动件,本申请中通过风速传感器检测外界风速,在风速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伸缩支柱收缩,降低装置整体高度,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降低因装置移动而导致照射区域出现偏移的几率,保证湿地固碳增汇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0685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60172.2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保护区人为干扰行为的识别装置及方法,包括:至少一个采集模块;干扰行为数据库;识别模块,电性连接采集模块和干扰行为数据库;以及,监测终端,电性连接识别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支撑柱;采集部,设于支撑柱顶部,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外壳,底部中空且设于支撑柱底部;水质检测仪,设于外壳内壁;以及,取样部,在识别结果为干扰行为时取样水体,并将取样水体送至水质检测仪的检测端进行检测。本发明在识别为干扰行为时,采集模块中的取样部取样水体送至水质检测仪的检测端进行检测并传输给监测终端,以便管理人员迅速掌握受干扰水域的水质状况,在后续可针对性的对经过人为干扰的水域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29002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343135.7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生态治理用植被修复装置及方法。该修复装置,输送机,用于紧贴矿山土壤表面,所述输送机包括水平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设有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三部分;若干设于输送机上的刮板,用于在输送机的带动下刮动矿山土壤,以形成植被修复用的阶梯状土壤轮廓;本发明利用输送机带动刮板在矿山的边坡一体成型阶梯状的轮廓,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而且提高了边坡的美观程度,同时减少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3861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161628.4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域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及系统,包括方形浮板、固定组件、风板组件和若干个浮岛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方形浮板一端的下表面,用于限制方形浮板在水域中的漂浮范围。本发明通过设置方向可缓慢旋转的风向板,不断改变生态浮岛整体的受力方向,使得生态浮岛在锚链控制的范围内不断的摆动,种植在块状浮岛中的水生植物在吸收该区域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后,可以变换位置,进一步吸收其他区域的富营养物质,增加吸收效果,通过设置独立的方便拆装的块状浮岛用于防止部分植物枯萎造成吸收效果减弱,块状浮岛可以进行垂直拆装,无需从边缘处逐个拆解,更换过程非常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10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78312.8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用多功能界桩,所述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用多功能界桩包括界桩本体,所述界桩本体的顶侧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界桩求助端,所述界桩求助端包括CPU控制器和分别与所述CPU控制器相连接的求助按钮、定位模块、NB‑Iot模块、摄像头、语音模块和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所述CPU控制器通过所述NB‑Iot模块向相邻的界桩内的CPU控制器发送求助信息,依次接力传输求助信息直至被所述服务器接收。本发明通过在界桩上设置界桩求助端,可在手机等终端没有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定位求助,界桩求助端之间可依次传递求助信号直至被服务器接收,并派遣求助人员进行救助,防止意外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087172.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王燕 , 邹长新 , 林乃峰 , 徐德琳 , 仇洁 , 曹秉帅 , 叶鑫 , 徐梦佳 , 顾羊羊 , 张琨 , 杨悦 , 王涛 , 闫瑞强 , 刘静 , 许小娟 , 李晓宇 , 朱莹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的时段及区域确定评估周期与范围;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估指标值;对评估指标值的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并建立评估数据集,采用相适应的评估指标计算方法对评估指标值的基础数据进行计算并打分;生成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报告。有益效果:本发明以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的既定目标和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为导向,从生态效益和管理成效两个方面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从而保证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监督提供技术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