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135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06205.7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广西象州汇智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硫酸钡连续制备方法及系统,通过将水溶性钡溶液和硫酸盐溶液按比例输入静态管道混合反应器中,使得两种溶液在静态管道混合反应器内快速流动并形成湍流充分混合,快速反应生成纳米硫酸钡悬浊液。静态管道混合反应器选用静态多孔板式管道混合反应器、静态异形板式管道混合反应器、静态螺旋片式管道混合反应器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体。硫酸钡悬浊液经过多次过滤和洗涤,再经调pH、烘干和粉碎,制备出纳米硫酸钡粉体材料。所得硫酸钡含量高于99%,平均粒径可控制在20‑100nm以内,粒径分布窄,白度优于98.8%,105℃挥发物含量低于0.08%。本发明具有适用范围广,硫酸钡粒径可控,生产过程连续、可控,易于实现工业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2052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232152.9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A61F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7/0241 , A61F7/03 , A61F2007/0206 , A61F2007/02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纸状自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自发热膜包括自发热金属粉和纤维载体,自发热金属粉均匀分布在纤维载体中,并与纤维载体共同形成纸状膜。纤维载体包括纤维和活性炭粉末。自发热金属粉为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其中铝粉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5%~50%。纸状自发热膜按照面密度100~1000g/m2配置。纤维包括纸纤维、木纤维、亲水化学纤维、碳纤维、碳纳米纤维。金属粉、纤维、活性炭粉末和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并搅拌均匀,加入工业盐浓缩,然后采用均匀涂布法或辊压法将浓浆液涂抹到基体上,烘干后即得到纸状自发热膜。本发明采用纤维作为载体,为金属粉的氧化剂提供了扩散通道,提高了能效,并避免金属粉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2437226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110414526.0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31/076 , H01L3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685 , B82Y10/00 , H01L31/03762 , H01L31/06 , H01L51/0048 , H01L51/4213 , Y02E10/545 , Y02E10/548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硅薄膜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叠层电池太阳能电池,其包括依序层叠的:透明衬底、透明导电薄膜、硅薄膜层、碳纳米管薄膜和背电极,所述硅薄膜层由至少两层硅薄膜组成,所述硅薄膜层中的硅为非晶硅或微晶硅;所述硅薄膜层与所述碳纳米管薄膜构成异质结。所述硅薄膜可以为PN双层薄膜、PIN三层薄膜、NPN三层薄膜或者NPIN四层薄膜。在薄膜叠层电池中,碳纳米管作为P+层,与上述硅薄膜构成CNT/P+-P/N结构的叠层电池,或者CNT/P+-P/I/N结构的叠层电池,或者CNT/P+-N/P/N结构的叠层电池,或者CNT/P+-N/P/I/N结构的叠层电池。该碳纳米管-硅薄膜叠层电池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转换效率等,并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368503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10315126.4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31/032 , H01L31/0745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下电极、设于所述下电极上的硅片、沉积于所述硅片上的环状的绝缘层、沉积于所述硅片上且位于所述环状的绝缘层的环腔内的碘化亚铜颗粒、铺设于所述绝缘层、硅片和碘化亚铜颗粒上的碳纳米管薄膜以及设于所述碳纳米管上的环形的上电极。本发明提供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上下表面设有下电极和环形绝缘层的硅片置于Cu(NO3)2与HF的混合水溶液中进行刻蚀得到表面有铜颗粒的硅片;将上述硅片置于碘的乙醇溶液中进行卤化反应得到表面有碘化亚铜颗粒的硅片;在上述硅片上铺设所述碳纳米管薄膜;然后在所述碳纳米管薄膜上沉积上电极即得所述太阳能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319339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78539.4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贴附有石墨烯薄膜的基底浸于PDDA(聚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水溶液中,浸泡,取出后用水冲洗;然后将吸附有PDDA分子的石墨烯薄膜浸于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浸泡,取出后用水冲洗;最后将所制备的复合薄膜吹干,并在300℃~800℃的保护气氛中充分还原,即得到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复合薄膜。本发明实现了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可控制备,具有大面积、超薄、高透光性以及超低的电阻温度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2294250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141023.0
申请日:2011-05-27
IPC: B01J27/04 , B01J35/10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三维碳纳米管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纳米复合催化剂含有碳纳米管海绵和硫化镉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是将碳纳米管海绵浸于硫化镉纳米粒子的有机溶液中,使硫化镉纳米粒子附着在碳纳米管海绵的表面和孔隙内部,形成三维碳纳米管纳米复合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复合催化剂在吸附-光催化降解水体中染料分子的应用。一方面,碳纳米管海绵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良好、易操作和加工;另一方面,硫化镉纳米粒子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能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水中的染料分子,因此本发明得到的纳米复合催化剂在水处理时具有吸附量大、降解效率高、易操作和加工、能同时降解水中的多种污染物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07704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088941.4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绵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纳米材料合成和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碳纳米管绵是由多壁碳纳米管互相缠绕搭结在一起而形成的无序网络状多孔结构的宏观体材料。该碳纳米管绵具有超低密度,超疏水性,良好的吸附性、循环压缩性、形状记忆功能和绝热性。该碳纳米管可用作吸能减振,隔热吸声,吸附有毒有机溶液,油水分离和过滤等材料。该碳纳米管绵由催化裂解法直接制成,以二氯苯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可以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694816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093736.7
申请日:2009-10-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31/072 , H01G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属于太阳能电池和纳米材料应用技术领域的异质结和光电化学混合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电极层、半导体纳米线阵列和电解溶液层两两接触,透明电极层与半导体纳米线阵列形成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层、半导体纳米线阵列和电解溶液层共同形成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太阳能转换装置,是由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和光化学电池混合而成,并同时具有两种电池的特征,光电转换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950764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42462.6
申请日:2010-07-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贾怡 , 韦进全 , 白曦 , 曹安源 , 舒勤科 , 朱宏伟 , 王昆林 , 桂许春 , 李祯 , 李培旭 , 郭宁 , 庄大明 , 张弓 , 刘文今 , 骆建彬 , 王志诚 , 吴德海
IPC: H01L31/04 , H01L31/0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一种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属于太阳能电池和纳米材料应用技术领域。所述太阳能电池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电极、硅片、绝缘层、碳纳米管薄膜层和透明封装层以及上电极,其绝缘层呈环状结构,设置在硅片上方,碳纳米管薄膜连续地覆盖在绝缘层和硅片上方,在环状绝缘层和硅片所构成的凹槽内填充有酸溶液。本发明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模拟器的标准光源(AM1.5,100mW/cm2)下测试,其转换效率可达到13.8%,较碳纳米管/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7.4%)和碳纳米管/硅纳米线混合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1.29%)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0356149C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510011175.3
申请日:2005-01-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J1/42
Abstract: 多壁碳纳米管束-金属异质结的光电子传感器和成像仪探头,涉及一种光电子学器件及其应用。它是将具有宏观长度的多壁碳纳米管束的顶端与金属导电薄膜相连接,在连接处形成碳纳米管束一金属异质结,并从金属导电薄膜和碳纳米管束的另一端分别引出电极,构成基本的光电子传感器元件。将若干个光电子传感器排列成一维阵列或二维阵列,可分别构成线阵扫描式动态成像仪探头和面阵静态成像仪探头。工作时,用导线把两电极和电信号检测设备相连接构成回路,当有光束照射在异质结上时,回路中即可产生光致电流,当光强增加时,光致电流会增加,反之,光致电流会减小。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其光电响应速度快,光电响应时间为毫秒量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