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纳米线表面共价修饰改性的分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9828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0280443.X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纳米线表面共价修饰改性的分散方法,该分散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配置镍纳米线表面处理溶液与改性剂;(2)将镍纳米线加入到表面处理溶液中,恒温搅拌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中性并真空干燥;(3)将处理后的镍纳米线加入到改性剂中,恒温搅拌后,用去离子水与乙醇溶液反复冲洗干净并真空干燥;(4)称量若干制得的改性镍纳米线加入到水溶液中,匀速搅拌后,制得镍纳米线水溶液。相比现有技术,该分散方法解决了镍纳米线在水溶液中易于团聚或缠绕的问题,利用较低的成本使得镍纳米线在水溶液中充分分散,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提高硅烷在混凝土中渗透深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1815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74376.1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硅烷在混凝土中渗透深度的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该方法有以下步骤:预处理混凝土结构表面,使混凝土结构表面清洁、完整;先将水与无水乙醇混合,再将硅烷均匀分散在乙醇与水混合物中,配制硅烷的溶液;将经预处理的混凝土结构试样置于硅烷的溶液中,将其内部钢筋用导线外接电源的负极,在硅烷的溶液中置入导电电极,用导线连接电源的正极,构成回路;打开电源,施加恒定电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利用了电渗、电迁移等电动原理,将硅烷注入混凝土结构孔隙内,有效提高硅烷在混凝土中渗透深度,由此改善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疏水性,并提升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该方法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通过水流发电供能的摇摆式排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7473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019234.0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水流发电供能的摇摆式排污装置。装置包括水轮发电机、电缆、支角a、控制器、齿轮、锯齿形连接杆、防水箱、扩散器、竖向管、环形固定片、刚性固定套筒、柔性防水套管、支角b、排污主管道。控制器可控制齿轮正反转动的速度和频率,锯齿形连接杆一端与齿轮契合,一端与环形固定片铰接,防水箱底端与支角a铰接。竖向管底端经柔性防水套管与排污主管道连接,刚性固定套筒覆盖在连接套上并与竖向管底端齐平,其底端与支角b铰接。工作时,水轮发电机向控制器提供电能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锯齿形连接杆带动竖向管以底端为支点转动,使污水从摇摆的扩散器中喷出。本发明可大大增加污水稀释效率,防止局部污染,节能环保,应用范围广。

    潮滩近底边界层水沙观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76430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29922.5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潮滩近底边界层水沙观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研究滩面的水动力条件、地质条件确定相关参数;根据确定的相关参数,在所述研究地点处安装观测支架;在观测支架完成安装之后,安装观测仪器,并采集数据;采集数据完成之后,回收所述观测仪器和所述观测支架,并处理所采集的数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潮滩近底边界层水沙观测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滩面近底边界层水沙观测方法及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且近底层分辨率高的优点。

    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0938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90386.2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它是以SiO32-为原材料,充分考虑混凝土水化后富含Ca(OH)2的特性,电迁移驱动SiO32-与孔溶液中Ca(OH)2反应生成C-S-H凝胶,确保了混凝土材料在处理前后组成与性质的一致性。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以硬化的混凝土为致密化处理对象,克服了上述方法在早龄期由于自收缩增大,混凝土易开裂的缺陷,显著地提升了混凝土耐久性。既可用于新拌混凝土,也可用于在役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升,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致密化混凝土的硅酸根电迁移反应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果好。

    一种探究生物扰动下潮滩动力地貌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9629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098549.1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究生物扰动下潮滩动力地貌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模拟地貌水槽、三维激光扫描仪、潮汐荷载组件,所述模拟地貌水槽的横向位置安装有将腔室等分为二的隔板,靠近入水口的端面处安装有透水隔板,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置于模拟地貌水槽两侧,用于观测潮滩地貌变化,所述潮汐荷载组件包括模拟潮汐水槽和传动装置。本发明可以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来探究生物扰动对潮滩湿地处沉积物和地貌的影响情况,潮汐荷载组件模拟了潮汐简谐波动的自然条件,相较于野外现场试验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还原度高等特点。

    一种潮沟边壁侵蚀物理实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786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10594440.2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沟边壁侵蚀物理实验系统及方法,属于涉及潮滩‑潮沟系统岸壁崩塌机理研究的测量技术领域。实验系统包括:潮沟边壁塑造区、水循环系统、水位及流速测控系统、渗流控制系统、孔隙水压力及土壤含水率监测系统、岸壁破坏监测系统。本发明可以模拟潮沟边壁在潮流和渗流共同作用下的缓慢侵蚀过程,进而模拟重力作用下的瞬时崩塌过程、判断潮沟壁崩塌类型、确定破坏区。

    一种探究生物扰动下潮滩动力地貌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96294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910098549.1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究生物扰动下潮滩动力地貌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模拟地貌水槽、三维激光扫描仪、潮汐荷载组件,所述模拟地貌水槽的横向位置安装有将腔室等分为二的隔板,靠近入水口的端面处安装有透水隔板,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置于模拟地貌水槽两侧,用于观测潮滩地貌变化,所述潮汐荷载组件包括模拟潮汐水槽和传动装置。本发明可以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来探究生物扰动对潮滩湿地处沉积物和地貌的影响情况,潮汐荷载组件模拟了潮汐简谐波动的自然条件,相较于野外现场试验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还原度高等特点。

    一种可同时应用于实验室和潮滩现场的泥沙冲刷起动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2421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0662100.X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应用于实验室和潮滩现场的泥沙冲刷起动测量系统,包括相连接的控制端和测量端;其中,测量端包括呈筒状结构的反应器以及位于反应器内的剖面流速仪、浊度传感器和传动装置,所述剖面流速仪和浊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端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连接柱和转桨,所述电机与转桨通过连接柱传动连接;所述反应器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电机固定在盖板上;所述反应器底部中心设有隔离槽,所述隔离槽顶部设有与其相互配合连接的槽盖,所述反应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阀和出水阀,所述反应器底部连接底板或连接环形加长撑板。本发明泥沙冲刷起动测量系统能够同时应用于实验室和潮滩现场的泥沙冲刷起动测试。

    一种潮沟边壁侵蚀物理实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786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94440.2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沟边壁侵蚀物理实验系统及方法,属于涉及潮滩-潮沟系统岸壁崩塌机理研究的测量技术领域。实验系统包括:潮沟边壁塑造区、水循环系统、水位及流速测控系统、渗流控制系统、孔隙水压力及土壤含水率监测系统、岸壁破坏监测系统。本发明可以模拟潮沟边壁在潮流和渗流共同作用下的缓慢侵蚀过程,进而模拟重力作用下的瞬时崩塌过程、判断潮沟壁崩塌类型、确定破坏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