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3974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04791.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N3/086 , G06N3/0499 , G06N3/084 , G16C20/70 ,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材料塑性本构与变形行为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本构模型预测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本构模型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将遗传算法对应的种群分为多个子种群,基于子种群中个体的适应度,确定全局搜索种群和局部搜索种群;每个个体对应一组权值和阈值;基于全局搜索种群和局部搜索种群,获取BP神经网络的初始参数;基于样本数据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参数进行训练,得到本构模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材料塑性本构与变形行为预测方法,通过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材料的变形行为,提供了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507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30217.4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难变形材料局部应力增塑的高性能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毛坯件的边缘区域和/或应力集中区域开设若干缺口,模具上形成有凸包、凹槽、随型分域拉延筋中的一种或多种;S2、对毛坯件在变形集中区域和/或冲压磨损区域涂抹润滑剂;S3、使用压力机对毛坯件冲压成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在毛坯件的边缘区域和/或应力集中区域开设若干缺口,以从相邻区域得到材料补充,改变材料应力应变状态,在模具上设置凸包、凹槽、随型分域拉延筋等局部特征,增加不同区域进料阻力,增加坯料拉应力,减少回弹和起皱,进而实现应力增塑;采用本方法制得的构件在保证成形精度的前提下,还具备良好的表面光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75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01644.X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成形方法以及钢构件,该热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钢材加工成适合冲压的尺寸并加热并保温10~15分钟;S2、将模具的第一部分加热,第二部分保持常温,将工件转移至模具中,在冲压成形的同时向模具中注入冷却水冷却;S3、中断冷却水供应,使工件在模具内保压冷却,控制第一部分的降温速率,使工件对应区域也按照一定的速率降温;S4、第一部分停止加热,工件自然冷却至常温。该钢构件对应第一部分的区域为高韧性区,钢构件对应第二部分的区域为高强度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成形方法,通过控制模具特定区域的降温速率,使钢材对应的部位在成形结束后按照不同的速率冷却降温保压,形成高强度区和高韧性区。
-
公开(公告)号:CN11884779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01742.3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精确冲压成形装置及方法,属于冲压成形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夹钳,用于固定设置于模具中的板坯;传感器,用于采集板坯在冲压过程中的力学参数和温度数据;预拉变形施加装置;控制单元,用于基于力学参数和温度数据,生成预应力对应的调节参数;预拉变形调整单元,用于基于调节参数,控制预拉变形施加装置在对板坯进行预拉变形达到目标变形量后进行冲压,冲压过程中,对板坯施加对应的预应力。本发明通过在冲压过程中对板坯施加适当的预应力,使得板坯材料在冲压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小了材料的弹性变形,解决现有的技术方案在对板坯进行冲压时,无法准确施加适当的预应力,导致最终得到的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2747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1224964.5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23C2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表面碳化钨强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S1、金属基体表面预处理;S2、将由碳化钨制成的若干丸粒放置在超声喷丸设备的喷丸腔室内,将金属基体放置于喷丸腔室上端,设置超声喷丸设备的振幅、频率、效率及喷丸处理时间,然后启动超声喷丸设备对金属基体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形成碳化钨微粒附着层;S3、涂层制备完成后,将附着有碳化钨涂层的金属基体放置在200℃~500℃的高温环境下进行保温,然后在真空环境中冷却至试样恢复至室温。本发明通过超声喷丸设备处理金属表面制备完整的碳化钨涂层,使碳化钨在作为涂层时不必加入其他填充物就能解决易涂性问题,同时又能保证碳化钨涂层的完整性,使涂层表面硬度均匀、耐磨性能大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543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78911.0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梁类构件弯曲成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梁类构件加工成形技术领域,用于对待处理型材进行弯曲成形,获得弯曲构件,待处理型材包括型材本体和设置在型材本体内的支撑软模;方法包括:在型材本体进行弯曲成形过程中,实时获取待处理型材的易起皱区域或易塌陷区域的应变状态检测数据;当应变状态检测数据不满足预设防应变条件时,基于应变状态检测数据实时动态调整软模支撑结构各部位的支撑强度,直至生成弯曲构件。本发明通过可动态调节的软模支撑结构在弯曲成形时对型材进行支撑以缓解局部应力集中,避免出现褶皱和塌陷,软模支撑结构装卸简单,易用性较强,并且可以动态调节,因此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弯曲成形,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88815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391625.X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21D26/14 , B21D26/06 , B21D26/059 , B21D3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超声辅助纤维金属层板冲压变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纤维金属层板预制料;S2、将纤维金属层板预制料两端与脉冲电流发生器相连;S3、冲压,同时,通过脉冲电流发生器和励磁线圈,对纤维金属层板预制进行电磁耦合辅助处理;S4、冲压至目标成形位置时,停止凸模进给和电磁耦合处理,通过超声振动探头,对变形后的纤维金属层板预制料施加超声振动;S5、停止超声、对纤维金属层板预制料进行加热固化处理;S6、固化后、退凸模、取件完成成形。本发明综合利用力场、电场、磁场、热场多能场协同作用,大幅降低了金属层板开裂率及界面脱层率,较好地控制了回弹,成形质量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91192.1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发钛合金叶片材料电阻率精确测量方法,属于重要物性参数测试领域,步骤如下:将航发钛合金叶片材料用钨丝线切割、经过砂纸预磨后将试样表面抛光制得规定尺寸的样品基底;设计出符合测试要求图案后,将样品基底通过匀胶机涂抹光刻胶后放入光刻机进行光刻,放入显影液中反应;后将样品送入物理气相沉积仪器制作得到待测样品;将样品放入探针台测量系统,利用等效电路方式消除测量误差,最终得到精确的电阻率;样品为表面镀上纯金层(纯度为99.999%)和钛层的航发钛合金叶片材料,本发明测量的电阻率精度高,适合关键构件材料的精确测量,可以为现有航发钛合金叶片电阻率与其服役性能之间建立联系,为材料强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1434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76480.X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23K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种材料螺旋摆动焊接方法,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第一型材所需的焊接热输入量大于第二型材所需的焊接热输入量;其次,将第一型材的一端与第二型材的一端靠近设置,并确定两者之间的焊接线;最后,将一焊枪沿焊接线的直线方向进行螺旋式移动焊接,且焊枪沿焊接线的两侧进行往复摆动运动,以实现异种材料的连接,焊枪在第一型材一侧的第一摆动轨迹的长度大于焊枪在第二型材一侧的第二摆动轨迹的长度;本发明通过轨迹‑能量同步摆动实现对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分别进行热输入量控制,从而使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达到相同的成型效果,进一步减少了焊接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39416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147517.X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轮廓激变环件多辊约束柔性分步轧制近净成形方法,对于环坯,采用闭式轧制孔型,根据体积和高度不变原则设计环坯初始尺寸;对于轧辊,驱动辊设置外凸缘以限制环件轴向窜动,芯辊沿轴向设置至少两个凸台的工作面,不同的工作面对应轧制不同道次的环坯以实现分步净近轧制成形,约束辊采用圆柱面且与环坯外表面的若干位置相切以限制环坯外径增长;分步净近轧制成形时,先对环坯中间区域进行轧制以迫使金属沿轴向移动,再进行环件内轮廓激变台阶轧制近净成形。本方法能实现内轮廓激变环件高效率、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轧制成形,改善轧制锻件金属流线分布完整性,并提高环件的综合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