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热热电一体化的抗肿瘤植入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7822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64836.6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光热热电一体化的抗肿瘤植入体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氧化石墨烯含氧官能团的螯合效应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硫化铋,得到石墨烯‑硫化铋复合材料;然后将石墨烯‑硫化铋复合材料溶于混合溶剂C中,得到混合溶液D;将聚已酸内酯粉末溶于混合溶剂C中,得到聚已酸内酯混合液E,将两种混合溶液混合后得到静电纺丝溶液F;最后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将静电纺丝溶液F制备成所需形状的抗肿瘤植入体,抗肿瘤植入体中氧化石墨烯通过光热效应灭活肿瘤,同时分散的硫化铋利用光热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转化为热释电电荷,通过释放活性氧进行协同灭活肿瘤;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光热疗法的耐热性,大大提高了抗肿瘤治疗效果。

    一种四氢喹啉螺1,3-茚二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711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80335.2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氢喹啉螺1,3‑茚二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四氢喹啉螺1,3‑茚二酮类衍生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其中,R1选自氢、甲基、甲氧基或卤素中的一种;R2选自未取代、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苯基,或者未取代、单取代或多取代的2‑呋喃基,或者未取代、单取代或多取代萘基,或者未取代、单取代或多取代的2‑噻吩基中的一种,所述取代基为甲基、苯基、甲氧基、卤素、氰基、硝基或三氟甲基。所述四氢喹啉螺1,3‑茚二酮类衍生物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活力、显著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因此四氢喹啉螺1,3‑茚二酮类衍生物可以作为抗肿瘤新药。

    一种POD-GOD协同改性的介孔硅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49491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24561.1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OD‑GOD协同改性的介孔硅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化学合成介孔硅纳米颗粒,然后掺入血红素、EDC、NHS、DMF和APTES进行搅拌对介孔硅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血红素‑硅烷前驱体,再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三乙醇胺、正硅酸四乙酯等与血红素‑硅烷前驱体混合得到含有血红素的介孔硅纳米,最后将葡萄糖氧化酶与其混合,得到同时负载血红素和葡萄糖氧化酶的介孔硅纳米材料。该纳米颗粒基于肿瘤自身微环境提高肿瘤细胞内活性氧化物含量,通过化学反应的级联增加活性氧化物(ROS)克服了肿瘤细胞内的乏氧情况,增加了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提高了肿瘤细胞的杀伤率,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一种人体组织空腔建模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5523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27155.8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组织空腔建模装置及建模方法,包括填充棒、连接软气管、控制主机、气泵和电磁阀;填充棒包括顶部凹形气囊、环形气囊和多分道气管,多分道气管依次连通连接软气管和充气泵,由控制主机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和关闭对充气棒各气囊进行独立充气。通过体外实验构建充气体积和气囊直径函数,测量患者阴道不同位置的宽度,基于直插针模型建模,确定各气囊最优充气体积,在体内完成充气后,患者带填充棒行CT扫描,根据气体和组织不同CT值,自动分割填充棒建模。本发明能够根据个体化阴道宽度“完美填充”阴道和穹隆,克服传统穹隆填充不足,减少正常组织插针距离,提高插针的安全性、舒适性、剂量精度、减少痛苦和出血感染风险。

    具有自动摆位功能的放疗体架

    公开(公告)号:CN11369440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15537.1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摆位功能的放疗体架,包括:具有多个气囊的气囊矩阵(2);控制所述气囊充放气的控制系统;探测患者体表信息的激光体表探测器(6)。在患者模具制作之前,根据患者特异性的颈部、肩部、背部和腰部的凹凸,气囊矩阵生成个性化贴合紧密的塑形形状对患者定位,激光探测器扫描患者体表参数,控制器系统记录气囊矩阵和体表参数。在每次治疗前,根据记录的气囊矩阵参数,使相应区域气囊恢复到定位时状态,患者躺下后,对比两次激光探测器记录的体表参数,自动调节气囊高度,直到体表扫描参数在阈值以内,再将气囊矩阵塑形,完成自动摆位。本发明能减小因为肩颈背部生理凹凸和身体紧张导致的定位偏差,具备自动摆位和固定患者功能。

    宫颈癌预后相关基因及其在制备宫颈癌预后预测诊断产品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448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96866.8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宫颈癌预后相关基因及其在制备宫颈癌预后预测诊断产品中的应用,所述宫颈癌预后相关基因包括9个特殊差异表达基因FAM20C、SLC25A28、RFC5、RNASEH2A、SLC39A14、APOBEC3B、ERG、TFRC和MS4A7。本发明开发了所述9个基因,并建立了基于这组基因表达水平的预后评分系统;该系统的预测分值能够准确区分宫颈癌患者不同的临床预后。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它对总生存率的判别能力显著优于目前其他研究报道的基因评分系统。本发明可用于辅助预测宫颈癌患者对治疗干预的反应,判断患者是否从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或其他治疗中获益,指导治疗方案选择,达成个体化医疗的目的。

    一种基于分离卷积与注意力的鼻咽癌靶区分割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619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58821.6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离卷积与注意力的鼻咽癌靶区分割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数据并对用户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Unet3D骨干网络模型;基于空间可分离卷积和空洞卷积构建PDC‑Unet骨干网络模型;构建基于投影上下文注意力机制的注意力模块嵌入到PDC‑Unet骨干网络模型中,构建PDC‑Unet‑ACOT分割模型;基于PDC‑Unet‑ACOT分割模型使用预处理后的鼻咽癌三维靶区图像进行训练,将鼻咽癌靶区图像预处理后输入到PDC‑Unet‑ACOT分割模型中,得到分割结果图。本发明可以自动对鼻咽癌靶区图像进行模型训练,并对新输入的鼻咽癌部位三维CT图像进行靶区分割,提高了鼻咽癌靶区图像分割的效率。

    一种用于放射-放射动力学治疗的自携氧纳米增敏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53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52845.X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放射‑放射动力学治疗的自携氧纳米增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自携氧纳米增敏剂通过在分级孔金属有机框架中负载携氧蛋白/氟碳类化合物制备而成。其中分级孔金属有机框架由高原子序数金属和光敏有机配体组成,分级孔结构通过浓酸刻蚀而成。高原子序数金属不仅能提高肿瘤细胞的敏感性;还能使光敏配体氧敏化产生单线态氧,诱导细胞凋亡。分级孔金属有机框架能负载足量的携氧蛋白/氟碳类化合物,直接向肿瘤细胞输送足够的氧气,改善缺氧状态并增强放射‑放射动力学治疗的疗效。本发明结构简单,制备简便,功能多样,有望实现高效的肿瘤放射‑放射动力学联合治疗,解决临床上存在的肿瘤放射抵抗问题。

    一种抗肿瘤药物组合物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340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327135.9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去泛素化酶USP8抑制剂和PD‑1/PD‑L1抗体组成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揭示了去泛素化酶USP8能够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调节PD‑L1蛋白的丰度,而且,使用USP8的抑制剂或者在肿瘤细胞中敲除USP8,能够显著提高PD‑L1的表达,并且伴随着上调抗原呈递基因的表达。在小鼠肿瘤模型中,与单独使用USP8抑制剂或者PD‑1/PD‑L1抗体相比,联合使用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提高小鼠的生存率。因此,本发明不仅揭示了USP8调节PD‑L1以及和抗原呈递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而且提出了联合使用USP8抑制剂和PD‑1/PD‑L1抗体能够显著提高对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