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2817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80029560.8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L41/04 , B06B1/06 , H01L41/09 , H01L41/113 , H01L41/187 , H01L41/253
Abstract: 连接部(130)以在一对梁部(120)之间折回的方式设置。连接部(130)包含第1连结部、第2连结部以及架桥部。第1连结部沿着狭缝延伸且与一对梁部(120)中的一个连接。第2连结部沿着狭缝延伸且与一对梁部(120)中的另一个连接。架桥部位于狭缝与开口部之间且与第1连结部和第2连结部分别连接。多个梁部(120)分别位于被在相互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夹着的位置,并且经由连接部(130)在环状的基部(110)的周向上相互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3159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80098947.4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超声波换能器包括第1声换能器(110)、第2声换能器(120)以及有底筒状的壳体(130)。第2声换能器(120)还具有:环状部(121),其与第2膜片部(122)的周缘整周接触且支承第2膜片部(122);以及声匹配板(123),其与第2膜片部(122)隔开间隔地相对,并且与周壁部(130s)连接而在与壳体(130)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在上述密闭空间内形成有由第1膜片部(112)和第2膜片部(122)夹着的超声波传送路径(T1)。超声波传送路径(T1)的最大内宽(H1)比周壁部(130s)的最大内宽(H2)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16926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6900.5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L41/09 , H01L41/053 , H01L41/113 , H01L41/187
Abstract: 多个梁部(110)各自具有固定端部(111),并在远离固定端部(111)的方向上延伸。基部(120)与多个梁部(110)各自的固定端部(111)连接。多个梁部(110)各自在同一平面内延伸,且多个梁部(110)中的至少两个梁部(110)各自的延伸方向(E)互不相同。多个梁部(110)各自包含具有同一方向的极化轴的单晶压电体层(10)、上部电极层(20)、以及下部电极层(30)。极化轴(Z′)在上述平面内具有极化分量。与极化轴(Z′)正交且在上述平面内延伸的正交轴(X′)的轴方向与多个梁部(110)各自的延伸方向(E)交叉。
-
公开(公告)号:CN1130161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80074863.4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4R17/00 , B81B3/00 , H01L41/053 , H01L41/113
Abstract: 多个梁部(120)各自的端部(121)被基部(110)支承,多个梁部(120)各自在比基部(110)靠上侧的位置向远离基部(110)的方向延伸。多个梁部(120)各自包含多个层。多个梁部(120)各自包含压电体层(122)、配置在压电体层(122)的上侧的上部电极层(123)、和配置为夹着压电体层(122)与上部电极层(123)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下部电极层(124)。固定部(130)配置在梁部(120)上,使得与基部(110)夹着多个梁部(120)各自的端部(121)。固定部(130)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基部(11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并且在梁部(120)的延伸方向上延伸,使得比基部(110)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31596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080098947.4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超声波换能器包括第1声换能器(110)、第2声换能器(120)以及有底筒状的壳体(130)。第2声换能器(120)还具有:环状部(121),其与第2膜片部(122)的周缘整周接触且支承第2膜片部(122);以及声匹配板(123),其与第2膜片部(122)隔开间隔地相对,并且与周壁部(130s)连接而在与壳体(130)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在上述密闭空间内形成有由第1膜片部(112)和第2膜片部(122)夹着的超声波传送路径(T1)。超声波传送路径(T1)的最大内宽(H1)比周壁部(130s)的最大内宽(H2)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78682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80081585.8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在压电装置(100)中,梁部(110)具有固定端部(111)和自由端部(112)。自由端部(112)位于与固定端部(111)相反的那一侧。梁部(110)从固定端部(111)朝向自由端部(112)延伸。梁部(110)由层叠体(10)构成。层叠体(10)包含压电体层(11)、第1电极层(12)以及第2电极层(13)。基部(120)与梁部(110)的固定端部(111)连接。在从层叠体(10)的层叠方向观察时,基部(120)位于除了固定端部(111)以外与梁部(110)隔开间隔地包围梁部(110)的位置。在从层叠方向观察时,梁部(110)的与梁部(11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宽度(W)的尺寸的平均值比延伸方向的长度(L)的最大尺寸大。
-
公开(公告)号:CN11322870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980083754.9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多个梁部(122)各自与板状部(121)的外周侧面(122s)连接,并且延伸为远离板状部(121)。多个梁部(122)在外周侧面(121s)的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列。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基端部(123)连接于多个梁部(122)各自的与板状部(121)侧相反侧的端部,并与板状部(121)配置为同心圆状,且是圆环状。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多个梁部(122)各自从板状部(121)侧到基端部(123)侧具有彼此相同的外形,并且外形的至少一部分弯曲。在多个梁部(122)中的在上述周向上彼此相邻的梁部(122)彼此之间,设置有沿着位于两侧的梁部(12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狭缝(124)。
-
公开(公告)号:CN115004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80011512.6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3H9/17 , B06B1/06 , H04R17/00 , H01L41/09 , H01L41/187
Abstract: 在压电装置(100)中,连接部(130)将多个梁部(120)中的彼此相邻的一对梁部(120)彼此连接。连接部(130)在第1端部处与一对梁部(120)中的一个连接。连接部(130)在第2端部处与一对梁部(120)中的另一个连接。第2端部在一对梁部(120)排列的方向上与第1端部相对。第2连结部位于沿着第1连结部的位置。连接部(130)具有仅一个第1端部。连接部(130)具有仅一个第2端部。第1端部和第2端部分别位于距一对梁部(120)各自的顶端部(122)的距离比距固定端部(121)的距离近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7868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80081585.8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B06B1/06 , H04R17/00 , H01L41/053 , H01L41/09 , H01L41/113 , H01L41/187
Abstract: 在压电装置(100)中,梁部(110)具有固定端部(111)和自由端部(112)。自由端部(112)位于与固定端部(111)相反的那一侧。梁部(110)从固定端部(111)朝向自由端部(112)延伸。梁部(110)由层叠体(10)构成。层叠体(10)包含压电体层(11)、第1电极层(12)以及第2电极层(13)。基部(120)与梁部(110)的固定端部(111)连接。在从层叠体(10)的层叠方向观察时,基部(120)位于除了固定端部(111)以外与梁部(110)隔开间隔地包围梁部(110)的位置。在从层叠方向观察时,梁部(110)的与梁部(11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宽度(W)的尺寸的平均值比延伸方向的长度(L)的最大尺寸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76114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80081626.3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B06B1/06 , H04R17/00 , H01L41/053 , H01L41/09 , H03H9/17
Abstract: 在压电装置(100)中,悬臂梁部(120)具有固定端部(121)和自由端部(122)。板状部(130)具有相对端部(131)、支承端部(132)、第1侧方支承端部(133)以及第2侧方支承端部(134)。相对端部(131)与自由端部(122)相对。支承端部(132)在悬臂梁部(120)的延伸方向上位于与相对端部(131)侧相反的那一侧。板状部(130)在支承端部(132)的至少局部、第1侧方支承端部(133)的至少局部以及第2侧方支承端部(134)的至少局部连接于内侧面(11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