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肯循环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08548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80030147.4

    申请日:2012-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13/02 F01K23/065 F01K23/10 F01K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朗肯循环(101)。该朗肯循环(101)在冷媒的循环路径上依次设置有使冷媒与废气进行热交换的废气锅炉(113)、膨胀机(114)、冷凝器(115)、以及泵(111),具备检测从废气锅炉(113)流出的冷媒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31)、检测流经废气锅炉(113)的冷媒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32)、对流向废气锅炉113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的旁通流路(3)和流量调整阀(130)、以及控制流量调整阀(130)的ECU(140)。ECU(140)进行控制,使被吸入至膨胀机(114)的冷媒的温度和压力以满足沿着将目标压力设定为使冷媒的密度随冷媒的温度上升而增加的目标压力线TPL的关系的方式而变化。

    朗肯循环系统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1862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91631.X

    申请日:2011-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13/02 F01K23/065 F01K23/101 F01K25/08

    Abstract: 一种安装于车辆上的朗肯循环系统具有工作流体通过其流通的朗肯循环回路、发电机、电力存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朗肯循环回路包括流体膨胀装置、流体传输装置、第一和第二通道、加热器、冷却装置、旁路通道以及节流阀。旁路通道将第一通道连接到第二通道。节流阀设于旁路通道中以打开和关闭旁路通道。发电机将由流体膨胀装置产生的功转换为电力。控制器监控充于电力存储装置中的电力的充电率并且基于所监控的充电率来控制节流阀的操作。控制器在所监控的充电率大于预定值时使节流阀打开。

    朗肯循环系统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18622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90626.7

    申请日:2011-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朗肯循环系统,安装在车辆上的朗肯循环系统包括朗肯循环回路、压力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和控制器。朗肯循环回路包括流体膨胀装置、流体传输装置、第一和第二通道、加热器、冷却装置、旁路通道和节流阀。旁路通道连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并且节流阀设置在旁路通道内以打开和关闭旁路通道。控制器连接到节流阀以控制节流阀的操作,并且连接到压力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以分别从压力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接收压力和温度的信号。控制器基于根据压力和温度的信号计算出的工作流体的过热度,控制节流阀的操作。

    汽车上辅机的安装方法及动力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362A

    公开(公告)日:1997-10-29

    申请号:CN97103056.1

    申请日:1997-03-07

    Abstract: 两台辅机前后成一线装到汽车上,且相互通过动力传动装置拴在一起,使发动机功率可传递给这两台辅机。此动力传动装置包括转轮、第一固定套筒和第二固定套筒。第一固定套筒便于与转轮相连且固定到第一辅机的传动轴上,第二固定套筒便于与转轮相连且固定到第二辅机的传动轴上。第一、第二固定套筒可以同时转动,也可单独转动。电磁离合器可插入动力传动装置中。

    流体机械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1309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332649.X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流体机械具备壳体及马达。马达具有定子和转子,该定子具有定子芯。转子具有筒部、磁性体、以及设置于筒部的第1端部及第2端部中的一方的盖部。筒部具有相对于定子芯的两端面及磁性体的两端面在轴线方向上突出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筒部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2个轴承。在筒部内,通过将磁性体沿轴线方向与盖部分离地配置,从而由筒部、磁性体及盖部划分出空间部。2个轴承中的一方设置于空间部的径向外侧。

    离心压缩机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9283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260635.6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离心压缩机。实现离心压缩机的小型化。空气流路(60)的空气轴向路(61)位于第1冷却轴向路(52)与第2冷却轴向路(53)之间,且朝向第1板(15)及第2板(16)各自在旋转轴的轴向上延伸。因而,无需既绕过马达冷却流路(50)又使空气流路(60)朝向第1板(15)及第2板(16)各自延伸。而且,热交换器以第1端口、第2端口及第3端口在旋转轴的径向外侧与第1冷却轴向路(52)、第2冷却轴向路(53)及空气轴向路(61)各自重叠的方式安装于马达壳体(12)。

    燃料电池系统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1044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0717867.4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能够确保燃料电池的调压功能且容易提高涡轮的动力回收效率的燃料电池系统。根据针对燃料电池(1)的输出要求值来确定燃料电池(1)内的目标压力值,涡轮(3c)具有设定压力线(L1),该设定压力线(L1)是向涡轮(3c)供给的空气流量与涡轮(3c)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压力之比即压力比的关系,控制部(9)在燃料电池(1)的目标压力值比设定压力线(L1)低时进行第一控制,在燃料电池(1)的目标压力值比设定压力线(L1)高时进行第二控制,控制部(9)在进行第二控制时,在涡轮旁通阀(7v)为全闭的状态下将出口阀(5v)设为不全开。

    离心压缩机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45191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480193.8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抑制旋转轴的振动。使第2径向支承部(14b)的半径比旋转变压器转子(31)的旋转半径大。因而,即使在将旋转轴(14)组装于壳体(13)之前、将马达转子(17)及旋转变压器转子(31)固定于旋转轴(14),在将旋转轴(14)组装于壳体(13)时,旋转变压器转子(31)也能够通过第2径向轴承(22)的内侧。因此,能够在将旋转轴(14)组装于壳体(13)之前,将马达转子(17)及旋转变压器转子(31)固定于旋转轴(14),调整马达转子(17)或旋转变压器转子(31)的周向上的重量分布,由此进行旋转轴(14)的旋转平衡的调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