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14854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80001918.2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41/113 , H01L41/187 , H01L41/22 , H02N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86 , H01L41/1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相对于外部振动难以损坏的两端固定式振动梁、并且发电量大、制造比较容易的压电发电元件,该元件具备支承体、带状的振动梁、压电体层和电极,振动梁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固定在支承体上,压电体层和电极配置在振动梁的表面,振动梁在未振动的状态下在1个平面内伸展,具有从固定在支承体上的第一端部伸展的第一部分、从第二端部伸展的第二部分、连接第一部分中的与上述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第二部分中的与上述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的第三部分,有从与上述平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第一部分伸展的第一方向和第二部分伸展的第二方向分别为接近上述端部的方向,具有相对于连接两个端部的中心之间的直线超过0°小于90°的角度,第三部分与上述直线交叉1次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284300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03801895.0
申请日:2003-07-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3K1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N7/005
Abstract: 本发明的概率运算元件,具有:输出具有波动的模拟量的波动发生器(15);波动差分运算部件(401),输出将所述波动发生器的输出增加到2个数据的模拟的差分后的波动差分数据;通过阈值处理所述波动差分运算部件的输出来输出脉冲的阈值处理器(47);检测从所述阈值处理器输出的脉冲的脉冲检测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208656C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01145188.2
申请日:1995-06-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2 , G01J5/0205 , G01J5/0235 , G01J5/024 , G01J5/04 , G01J5/045 , G01J5/08 , G01J5/0803 , G01J5/0806 , G01J5/0831 , G01J5/084 , G01J5/0893 , G02B5/1828 , G02B26/0808 , G03B9/18 , H04N5/7416
Abstract: 本发明的衍射光学调制器包括:其一部分起第一电极作用的平板;在该平板上形成的隔离层;以及由许多其一部分起第二电极作用的桁条构成的光栅,桁条的两端支撑在该隔离层上。在衍射光学调制器中,通过调节加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桁条和平板间的距离将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其衍射效率。在平板和许多桁条之间进一步提供有绝缘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242C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96191783.0
申请日:1996-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02 , G02B3/0018 , G02B3/0056
Abstract: 微透镜3a和3b被形成在一个透明基底的一个第一表面上,调制入射光光量的一个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被设置在第一表面对面的一个第二表面上。入射光4被倾斜于微透镜3a的光轴入射,以聚焦到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上。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调制入射光的光量,并通过微透镜3b输出作为出射光5的光。由于这样的结构,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的尺寸与光束的直径和微透镜的孔径相比可以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403785A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01145190.4
申请日:1995-06-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2 , G01J5/0205 , G01J5/0235 , G01J5/024 , G01J5/04 , G01J5/045 , G01J5/08 , G01J5/0803 , G01J5/0806 , G01J5/0831 , G01J5/084 , G01J5/0893 , G02B5/1828 , G02B26/0808 , G03B9/18 , H04N5/7416
Abstract: 本发明的衍射光学调制器包括:其一部分起第一电极作用的平板;在该平板上形成的隔离层;以及由许多其一部分起第二电极作用的桁条构成的光栅,桁条的两端支撑在该隔离层上。在衍射光学调制器中,通过调节加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桁条和平板间的距离将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其衍射效率。在平板和许多桁条之间进一步提供有绝缘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590A
公开(公告)日:1996-05-01
申请号:CN95109107.7
申请日:1995-06-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2 , G01J5/0205 , G01J5/0235 , G01J5/024 , G01J5/04 , G01J5/045 , G01J5/08 , G01J5/0803 , G01J5/0806 , G01J5/0831 , G01J5/084 , G01J5/0893 , G02B5/1828 , G02B26/0808 , G03B9/18 , H04N5/7416
Abstract: 本发明的衍射光学调制器包括:其一部分起第一电极作用的平板;在该平板上形成的隔离层;以及由许多其一部分起第二电极作用的桁条构成的光栅,桁条的两端支撑在该隔离层上。在衍射光学调制器中,通过调节加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桁条和平板间的距离将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其衍射效率。在平板和许多桁条之间进一步提供有绝缘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430186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80014089.6
申请日:2012-05-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更少的数量的元件的结构实现利用脉冲定时进行的学习动作的神经网络电路的学习方法。突触电路(20)具备可变电阻元件(10),构成为能在第一输入信号(其他的神经网络电路元件(40)的输出信号)能够输入至可变电阻元件(10)的第一电极(13)的状态,和不能够输入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构成为神经元电路(30)具备产生双极性锯齿形脉冲电压的波形发生电路(32),使第一输入信号具有双极性锯齿形脉冲波形,在第一输入信号能够输入至第一电极(13)的状态的期间,对可变电阻元件(10)的控制电极(15)输入在与该可变电阻元件(10)相同的神经网络电路元件(40)内生成的双极性锯齿形脉冲电压,根据依赖于施加至第一电极(13)的电压与施加至控制电极(15)的电压的输入时刻差而产生的第一电极(13)和控制电极(15)之间电位差,使可变电阻元件(10)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428519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080021659.5
申请日:2010-10-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C11/22 , H01L21/8246 , H01L21/8247 , H01L27/105 , H01L29/788 , H01L29/7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1/22 , H01L27/1159 , H01L29/4908 , H01L29/6684 , H01L29/78391 , H01L29/78648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驱动方法中,具有:通过分别对第一栅极电极(12)、第二栅极电极(17)、源极电极(15s)和漏极电极(15d)施加满足V1>Vs、V1>Vd、V2>Vs和V2>Vd的关系的电压V1、V2、Vs和Vd,对半导体存储装置写入第一电阻值的工序(1);通过施加满足V1>Vs、V1>Vd、V2<Vs和V2<Vd的关系的电压,对半导体存储装置写入第二电阻值的工序(2);和通过施加满足V1<Vs、V1<Vd、V2<Vs和V2<Vd的关系的电压,对半导体存储装置写入第三电阻值的工序(3)。
-
公开(公告)号:CN100345075C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02814561.5
申请日:2002-12-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5F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位发生电路,具备电容器(4);串联连接于电容器(4)上的强电介质电容器(6);输出端子(11);将输出端子(11)接地的电容(10);将两个电容器(4、6)的连接节点(5)与输出端子(11)连接的开关(9);及将连接节点(5)接地的开关(1),在第一期间中,在开关(1)及开关(9)变为截止状态的状态下,向端子(3)提供正电位,同时,将端子(7)接地,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后的第二期间,将端子(3)接地,且开关(9)变为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二期间之后的第三期间,开关(9)变为截止状态,开关(1)变为导通状态,且向端子(7)提供正电位,在所述第三期间之后的第四期间,将端子(7)接地,重复所述第一期间到所述第四期间。
-
公开(公告)号:CN1275088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03155193.9
申请日:1996-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02 , G02B3/0018 , G02B3/0056
Abstract: 微透镜3a和3b被形成在一个透明基底的一个第一表面上,调制入射光光量的一个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被设置在第一表面对面的一个第二表面上。入射光4被倾斜于微透镜3a的光轴入射,以聚焦到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上。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调制入射光的光量,并通过微透镜3b输出作为射光5入射光的光量,并通过微透镜3d输出作为出射光5的光。由于这样的结构,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的尺寸与光束的直径和微透镜的孔径相比可以减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