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燃烧室构造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39754A

    公开(公告)日:1999-12-29

    申请号:CN99107050.X

    申请日:1999-05-26

    Inventor: 菊池一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燃烧室构造,在燃烧室6的顶面周缘部与活塞5顶面周缘部之间设置挤气区17,从该挤气区17的离火花塞12的电极12a最远的区域17f喷射的混合气的挤气流F指向该电极12a,使该挤气流F冲击由该电极12a产生并传播开去的火焰18的外面,从而使火焰18对尾气加压推迟。这样,即使靠近燃烧室的周缘部配置火花塞的电极,也可以提高防爆性。

    油冷发动机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3392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76092.2

    申请日:2012-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冷发动机,在发动机主体设置使冷却油循环的冷却油循环路,构成冷却油循环路的一部分的火花塞周围冷却油通路以围绕火花塞孔的方式设置于气缸盖,该油冷发动机中,向火花塞周围冷却油通路供给的冷却油不易变热而使火花塞孔的周围的冷却性提高。火花塞孔(67)在向与气缸筒的轴线(C)正交的平面投影的投影图上,配置在平面(PL)的一侧,该平面包含将吸气口(24)及排气口(25)的向燃烧室(22)开口的开口部的中心之间连结的直线,冷却油供给通路(61)以配置在平面的一侧且配置在与排气口相比靠吸气口的位置的方式设置于气缸盖(15),该冷却油供给通路构成冷却油循环路的一部分而与火花塞周围冷却油通路的上游端相连。

    废气再循环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7955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10161800.6

    申请日:2008-09-26

    Inventor: 塙薰 菊池一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Y02T10/12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提高燃烧速度且能抑制出现爆震的EGR装置。构成EGR装置(10)的EGR凸轮(80)设置在凸轮轴(38)上。该EGR凸轮相对凸轮轴能独立进行旋转动作,在其一底面突出形成有第一凸部(90)。凸轮轴也设置有施力用组装体(82)。该施力用组装体具有:突出形成有第二凸部(112)且追随凸轮轴进行旋转动作的内圈部件(102)、经由第一爪(114)和第二爪(116)而与电磁元件(128)的杆(130)连结的外圈部件(104),其中内圈部件追随凸轮轴进行旋转动作。在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抵接的状态下当内圈部件旋转,则EGR凸轮被传递旋转作用力而该EGR凸轮进行旋转动作。随之而EGR阀(72)进行开闭。

    带副燃烧室内燃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07026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76652.X

    申请日:2011-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一种带副燃烧室内燃机,副燃烧室与副燃烧室口连接,在气缸盖上安装有使前端面对燃烧室的火花塞,该带副燃烧室内燃机能够通过进一步延长副燃烧室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时间,以在更低负荷下进行进气量控制。在副燃烧室阀(30)已被打开期间的处于点火时期的火花塞(60A),以在隔着燃烧室(14)的中心(C)与副燃烧室阀(30)对称的位置使前端面对燃烧室(14)的方式安装在气缸盖(13)上。

    废气再循环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7955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61800.6

    申请日:2008-09-26

    Inventor: 塙薰 菊池一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Y02T10/12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提高燃烧速度且能抑制出现爆震的EGR装置。构成EGR装置(10)的EGR凸轮(80)设置在凸轮轴(38)上。该EGR凸轮相对凸轮轴能独立进行旋转动作,在其一底面突出形成有第一凸部(90)。凸轮轴也设置有施力用组装体(82)。该施力用组装体具有:突出形成有第二凸部(112)且追随凸轮轴进行旋转动作的内圈部件(102)、经由第一爪(114)和第二爪(116)而与电磁元件(128)的杆(130)连结的外圈部件(104),其中内圈部件追随凸轮轴进行旋转动作。在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抵接的状态下当内圈部件旋转,则EGR凸轮被传递旋转作用力而该EGR凸轮进行旋转动作。随之而EGR阀(72)进行开闭。

    用于防止摇臂轴转动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16048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480007279.0

    申请日:2004-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182 F01L1/022 F01L1/46 F01L210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摇臂轴转动的装置,其用于防止内燃机的气门操作系统中的摇臂轴转动,具有:一对摇臂轴(26),其相互间隔地并列设置在内燃机的气缸盖(4)中;和一对摇臂(28),其被保持为分别与相应的进气凸轮凸角和排气凸轮凸角(18a)以及相应的进气门和排气门(16,17)接触,且由所述摇臂轴(26)可摆动地支撑。在所述摇臂轴(26)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相应的切口(26a),这些切口是倾斜表面并且相互面对并向下会聚。具有当沿凸轮轴的轴向方向看时不平行侧边缘的限制件(40)插设在切口(26a)之间,并且所述侧边缘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切口的倾斜方向相同。限制件(40)被气缸盖罩(5)的内表面压靠在两个切口(26a)上。

    发动机的吸气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13221C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01124550.6

    申请日:2001-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吸气装置,吸气口使燃烧室内产生涡旋,配置在该吸气口内端的阀座,在偏离燃烧室中心的位置,固设在气缸盖上,吸气阀的阀杆可滑动地配合在导筒内,该导筒与阀座中心同轴地设在气缸盖上。可在燃烧室内形成更强的涡旋。在与气缸孔轴线直交的平面投影图上,吸气口70形成为具有第1通路部70a和第2通路部70b的形状;第1通路部70a在导筒98的外方侧,沿着该导筒98的切线方向延伸;第2通路部70b与第1通路部70a相连,绕着导筒98的一部分弯曲,前端狭窄;在上述投影图上,除了与上述第1及第2通路部70a、70b重合的部分,覆盖吸气阀的伞部和阀座97的相向壁39a,与上述伞部和阀座97的一部分相向地设在气缸盖39上。

    内燃机的冷却构造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743C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1123232.3

    申请日:2001-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内燃机的冷却构造中,根据冷却液温度,使冷却液不滞留在汽缸内,控制向冷却液往汽缸和汽缸头的流动,可抑制残留气体的温度降低,防止突爆。本发明的内燃机冷却构造,由第1冷却液循环系统和第2冷却液循环系统构成。第1冷却液循环系统备有第1恒温器5,该第1恒温器5用于调节散热器10与内燃机之间的冷却液循环量。第2冷却液循环系统备有第2恒温器20,该第2恒温器20用于控制冷却液的循环,在比预定冷却液温度低的低温时,将冷却液并联地循环到汽缸2和汽缸头3,在比预定冷却液温度高的高温时,将冷却液从汽缸2串联地循环到汽缸头3。

    内燃机的冷却构造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34400A

    公开(公告)日:2002-02-06

    申请号:CN01123232.3

    申请日:2001-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内燃机的冷却构造中,根据冷却液温度,使冷却液不滞留在汽缸内,控制向冷却液往汽缸和汽缸头的流动,可抑制残留气体的温度降低,防止突爆。本发明的内燃机冷却构造,由第1冷却液循环系统和第2冷却液循环系统构成。第1冷却液循环系统备有第1恒温器5,该第1恒温器5用于调节散热器10与内燃机之间的冷却液循环量。第2冷却液循环系统备有第2恒温器20,该第2恒温器20用于控制冷却液的循环,在比预定冷却液温度低的低温时,将冷却液并列地循环到汽缸2和汽缸头3,在比预定冷却液温度高的高温时,将冷却液从汽缸2直列地循环到汽缸头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