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3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837651.5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耐氧化性及耐还原性优异的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在Li2S‑P2S5与LiBH4之间形成有化学键,Li2S‑P2S5与LiBH4的摩尔比为1:0.5。
-
公开(公告)号:CN116759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155556.7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连续地制造电极复合材料浆料,且可以抑制残次品产生的电极复合材料浆料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复合材料浆料的制造方法,其是连续地制造二次电池用的电极复合材料浆料的方法,所述二次电池用电极复合材料浆料的制造方法具有:分散混炼步骤,对电极复合材料浆料的材料连续地进行分散混炼;第一特性测定步骤,测定分散混炼后的电极复合材料浆料的特性;再分散混炼步骤,对电极复合材料浆料进行再分散混炼;及,特性判定步骤,基于第一特性测定步骤中的测定结果,来判定是否执行再分散混炼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451464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80070944.X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18 , H01M8/2465 , H01M8/1004
Abstract: 燃料电池堆具备:多个第一燃料电池单元,它们在第一电解质的两面具备第一阳极电极以及第二阴极电极,第一阳极电极以及第一阴极电极分别构成由分割槽分割的多个电极区域,由层叠结构构成多个单电池,该层叠结构包括两面中的一面侧的一个电极区域、与一个电极区域对置的另一面侧的一个电极区域、以及第一电解质,该多个第一燃料电池单元通过将上述多个单电池串联连接而成;第二燃料电池单元,其在第二电解质的两面具备第二阳极电极以及第二阴极电极,且具备贯通第二电解质而使第二阳极电极与第二阴极电极之间短路的第二导通部;以及非导电性的分隔件,其将多个第一燃料电池单元以及第二燃料电池单元分别分割开。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51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335882.7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4/62 , H01M10/0585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该全固态电池是不使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系粘合剂的无粘合剂结构,且能够以更低的加压引出电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全固态电池10接合有:正极层11,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及第一固态电解质粒子;固态电解质层13,包含第一固态电解质粒子;及,负极层12,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及第一固态电解质粒子;其中,正极层11、固态电解质层13、负极层12中的至少一层进一步包含第二固态电解质,第二固态电解质具有结晶性,且以填埋粒子间的间隙的方式填充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313411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680043768.0
申请日:2006-07-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31/0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749 , H01L31/03923 , H01L31/0463 , Y02E10/541 , Y02P70/521
Abstract: 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且无老化的可靠性较高。形成有由在基板(1)(基底)上形成的下部电极层(2)(Mo电极层)、包含铜、铟、镓、硒的光吸收层(3)(CIGS光吸收层)、在光吸收层(3)上由InS、ZnS、CdS等形成的高电阻的隔离层薄膜(4)、以及由ZnOAl等形成的上部电极层(5)(TCO)构成一个单位的电池单元(10)(单位电池单元),并且为了串联连接多个电池单元(10)而形成连接上部电极层(5)和下部电极层(2)的接触电极部(6)。该接触电极部(6)如后所述那样其Cu/In的比例大于光吸收层(3)的Cu/In的比例,换而言之,In构成得较少,相对于作为p型半导体的光吸收层(3)表现p+(正)型或导体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24839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80009974.X
申请日:2006-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749 , H01L31/022425 , H01L31/0322 , Y02E10/541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转换效率、并具有良好的柔性的太阳能电池。使用云母基板或者集成云母基板作为基板(1)。云母以及集成云母具有高绝缘性以及高耐热温度,因此能够以最佳的处理温度在气相硒化处理中进行硒化处理,能够获得高转换效率。并且,因为具有良好的柔性,所以也能够适应批量生产。但是,由于云母以及集成云母的表面具有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所以若直接形成黄铜矿类的光吸收层(6),则会引起漏电,无法获得高转换效率。因此,在本发明中,使陶瓷类材料的中间层(2)以及结合层(4)介于云母基板(1)与钼电极(5)之间。通过设置这些中间层(2)以及结合层(4),能够提高表面覆盖性能,实现高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0517766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80032464.4
申请日:2006-07-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米泽谕
IPC: H01L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22 , H01L31/0392 , H01L31/03925 , H01L31/03928 , H01L31/0749 , Y02E10/5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的同时具有优良的挠性的太阳能电池。作为基板(1)采用云母基板或集成云母基板。云母和集成云母具有较高的绝缘性和耐热温度,因此可在气相硒化处理中以最佳的处理温度进行硒化,并能得到较高的转换效率。而且,由于具有优良的可挠性能,因此也可以适应于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由于云母和集成云母的表面具有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如果直接形成黄铜矿系光吸收层(6),则易于诱发漏泄因而无法得到较高的转换效率。因此,在本发明中,使厚度为2μm以上、20μm以下的含有陶瓷系材料的中间层和厚度为3000以上、8000以下的粘合剂层(4)介于云母基板(1)与钼电极(5)之间。设置该中间层(2)和粘合剂层(4)。
-
公开(公告)号:CN101326645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680046076.1
申请日:2006-07-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米泽谕
IPC: H01L31/0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36 , B23K26/364 , B23K26/40 , B23K2103/12 , B23K2103/172 , H01L31/022466 , H01L31/046 , H01L31/0463 , Y02E10/541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无老化且具有挠性。形成有由在可挠性集成云母基板(1)上形成的下部电极层(2,Mo电极层)、包含铜、铟、镓、硒的光吸收层(3,CIGS光吸收层)、在光吸收层(3)上由InS、ZnS、CdS等形成的高电阻缓冲层薄膜(4)、由ZnOAl等形成的上部电极层(5,TCO)组成一个单位的电池单元(10,单位电池单元),并且,为了串联连接多个单位电池单元(10),形成有连接上部电极层(5)和下部电极层(2)的接触电极部(6)。该接触电极部(6)的Cu/In比率大于光吸收层(3)的Cu/In比率,换句话说,构成得In较少,相对于作为p型半导体的光吸收层(3),显示出p+(正)型或导体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859189.9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固体二次电池,其可以抑制由充放电引起的化学劣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二次电池,其具有层叠正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及负极层而成的层叠体,所述固体二次电池具有:第一固体电解质,具有氧化耐性;及,第二固体电解质,具有还原耐性;并且,正极层所含有的固体电解质中,第一固体电解质的含量多于第二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层的正极层侧的区域所含有的固体电解质中,第一固体电解质的含量多于第二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层的负极层侧的区域所含有的固体电解质中,第二固体电解质的含量多于第一固体电解质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764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079697.5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硫化氢除害化装置,其可以更有效率地对硫化氢进行除害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硫化氢除害化装置(1),其除去空气中包含的硫化氢,包括:装置主体(10),具有能够吸入空气的吸入部(20)、从吸入部(20)所吸入的空气中将硫化氢除害的硫化氢除害部(30)、将硫化氢除害部(30)进行除害后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排出部(40)、能够从外部取得在外部产生的硫化氢的位置信息的通信部(60)及供给电力的电源部(100);及,行驶部(50),包括设置于装置主体(10)并能够使装置主体(10)行驶的驱动轮(50a);并且,当通信部(60)取得位置信息时,行驶部(50)使装置主体(10)以基于所取得的位置信息向硫化氢产生位置靠近的方式行驶,从吸入部(20)吸入空气,并将经过硫化氢除害部(30)的空气从排出部(40)排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