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20383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880018182.8
申请日:2008-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104 , F02M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354 , F02M35/10085 , F02M35/10216 , F02M35/10222 , F02M35/10288 , F02M35/10321 , F02M35/104 , F02M35/167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进气歧管(M)由两个以上的分离体(P1-P3)构成。与节流阀装置(4)连接的节流阀侧凸缘(22)和与设置进气口(5)的气缸盖(2)连接的盖侧凸缘(40)与两个以上的分离体(P1-P3)中的第一分离体(P1)一体形成。入口部(21)与第一分离体(P1)一体形成,并形成进气通路(10)的入口通路(11)的至少一部分,且具有节流阀侧凸缘(22)。盖侧凸缘(40)具有与入口部(21)一体形成并沿与入口通路(11)相交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42)。用于将盖侧凸缘(40)连接到气缸盖(2)的一对螺栓(451,452)定位成彼此与入口通路(11)交叉。由于盖侧凸缘自身的刚性以及盖侧凸缘通过固定装置与气缸盖的连接,有效地减小了与节流阀侧凸缘连接的节流阀装置的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622435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880006532.9
申请日:2008-04-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408 , F01M2011/0416 , F01M2011/0491 , F02F7/00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罩(10),该气缸盖罩(10)的与内燃机主体紧固的紧固面(15)相对于水平面倾斜配置,油流出防止壁(25)的以紧固面(15)为基准至上端位置的高度形成为,紧固面(15)的倾斜下降侧比倾斜上升侧高,越朝向所述紧固面的倾斜下降侧越高。由此,油难以越过油流出防止壁(25)流出,能够避免漏出的油流出到预期外的部位,并且在倾斜上升侧能够保持良好的油补给操作性和加油口盖的装卸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72001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36664.1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63 , F01P3/02 , F01P2003/021 , F02F1/14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安装在内燃机的气缸体(11)的水套(13)内的隔套(14)被设定为:形成于其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间隙(α)比形成于其外周面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之间的间隙(β)小,因此即使隔套(14)的位置沿径向偏移,也能够通过隔套(14)的内周面最先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抵接,防止隔套(14)的外周面到最后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抵接。由此,即使活塞(18)的敲击声从缸膛(12a)传递到隔套(14),也能够以隔套(14)的外周面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之间的间隙(β)隔断该敲击声而防止传播到气缸体(11)外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622435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80006532.9
申请日:2008-04-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408 , F01M2011/0416 , F01M2011/0491 , F02F7/00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罩(10),该气缸盖罩(10)的与内燃机主体紧固的紧固面(15)相对于水平面倾斜配置,油流出防止壁(25)的以紧固面(15)为基准至上端位置的高度形成为,紧固面(15)的倾斜下降侧比倾斜上升侧高。由此,油难以越过油流出防止壁(25)流出,能够避免漏出的油流出到预期外的部位,并且在倾斜上升侧能够保持良好的油补给操作性和加油口盖的装卸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72001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10536664.1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63 , F01P3/02 , F01P2003/021 , F02F1/14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安装在内燃机的气缸体(11)的水套(13)内的隔套(14)被设定为:形成于其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间隙(α)比形成于其外周面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之间的间隙(β)小,因此即使隔套(14)的位置沿径向偏移,也能够通过隔套(14)的内周面最先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抵接,防止隔套(14)的外周面到最后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抵接。由此,即使活塞(18)的敲击声从缸膛(12a)传递到隔套(14),也能够以隔套(14)的外周面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之间的间隙(β)隔断该敲击声而防止传播到气缸体(11)外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72038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80018182.8
申请日:2008-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104 , F02M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354 , F02M35/10085 , F02M35/10216 , F02M35/10222 , F02M35/10288 , F02M35/10321 , F02M35/104 , F02M35/167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进气歧管(M)由两个以上的分离体(P1-P3)构成。与节流阀装置(4)连接的节流阀侧凸缘(22)和与设置进气口(5)的气缸盖(2)连接的盖侧凸缘(40)与两个以上的分离体(P1-P3)中的第一分离体(P1)一体形成。入口部(21)与第一分离体(P1)一体形成,并形成进气通路(10)的入口通路(11)的至少一部分,且具有节流阀侧凸缘(22)。盖侧凸缘(40)具有与入口部(21)一体形成并沿与入口通路(11)相交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42)。用于将盖侧凸缘(40)连接到气缸盖(2)的一对螺栓(451,452)定位成彼此与入口通路(11)交叉。由于盖侧凸缘自身的刚性以及盖侧凸缘通过固定装置与气缸盖的连接,有效地减小了与节流阀侧凸缘连接的节流阀装置的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631946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80008002.8
申请日:2008-04-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7/006 , F01M13/0416 , F02M35/10078 , F02M35/10111 , F02M35/10222 , F02M35/10288 , F02M35/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罩,在气缸盖罩(10)的顶壁(14)中使与集气室(51)对置的部分形成为相对于集气室(51)成为凹面的凹面顶壁(20),并且在凹面顶壁(20)上形成有进一步凹进气缸盖罩内表面侧的凹槽(21)。
-
公开(公告)号:CN100564819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610168720.4
申请日:2006-12-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秋山佳宽
IPC: F01M11/0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该机油滤清器即使在安装部位的空间小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确保充分的过滤性能和减小压力损失等。机油滤清器(1)具有成为中空体的滤清器本体(4),在滤清器本体(4)上形成有进油孔(2)和出油孔(3),在出油孔(3)的周缘设置凸缘(9),在该凸缘(9)上形成有一对螺栓孔(5、6),用于贯通插入紧固用螺栓。一对螺栓孔(5、6)向与进油孔(2)相反的方向偏移,使得连接一对螺栓孔(5、6)中心的直线(L)不通过出油孔(3)的中心(P)。在进油孔(2)的附近形成支撑件(11),将滤清器本体(4)固定在气缸体上,在凸缘(9)的端面上突出设置有嵌入机油泵侧部件的筒状部(14)。
-
公开(公告)号:CN1211573C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01803108.0
申请日:2001-09-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321 , F02M35/10032 , F02M35/10045 , F02M35/10052 , F02M35/10078 , F02M35/10111 , F02M35/10229 , F02M35/10347 , F02M35/1036 , F02M35/112
Abstract: 一种合成树脂制的进气歧管,具有缓冲罐和多个进气管,该多个进气管分别具有在缓冲罐的下部连结的向上方延伸的立管部且被并列配置,从侧面看,在缓冲罐及各立管部之间形成空间,为了能够一边回避大型化一边增大缓冲罐的容量,缓冲罐(20)形成为具有罐主体部(20a)和侧方鼓出部(20b),该罐主体部(20a)沿各进气管(21A~21D)的排列方向(28)延伸且面对这些进气管(21A~21D)的立管部(29A~29D),该侧方鼓出部(20b)沿罐主体部(20a)的排列方向(28)从中间部鼓出,并夹设在设置于排列方向(28)上的中间部的一对的立管部(29B、29C)之间,在所述侧方鼓出部(20b)的两侧、在各立管部(29A~29D)及罐主体部(20a)之间分别形成的一对空间(38)的内端被侧方鼓出部(20b)的两侧壁闭塞。
-
公开(公告)号:CN1392927A
公开(公告)日:2003-01-22
申请号:CN01803108.0
申请日:2001-09-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321 , F02M35/10032 , F02M35/10045 , F02M35/10052 , F02M35/10078 , F02M35/10111 , F02M35/10229 , F02M35/10347 , F02M35/1036 , F02M35/112
Abstract: 一种合成树脂制的进气歧管,具有缓冲罐和多个进气管,该多个进气管分别具有在缓冲罐的下部连结的向上方延伸的立管部且被并列配置,从侧面看,在缓冲罐及各立管部之间形成空间,为了能够一边回避大型化一边增大缓冲罐的容量,缓冲罐(20)形成为具有罐主体部(20a)和侧方鼓出部(20b),该罐主体部(20a)沿各进气管(21A~21D)的排列方向(28)延伸且面对这些进气管(21A~21D)的立管部(29A~29D),该侧方鼓出部(20b)沿罐主体部(20a)的排列方向(28)从中间部鼓出,并夹设在设置于排列方向(28)上的中间部的一对的立管部(29B、29C)之间,在前述侧方鼓出部(20b)的两侧、在各立管部(29A~29D)及罐主体部(20a)之间分别形成的一对空间(38)的内端被侧方鼓出部(20b)的两侧壁闭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