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99415C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410047216.X
申请日:2004-05-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522 , H02K1/148 , Y10T29/49073
Abstract: 一种固定在从定子环形轭延伸的齿上的绝缘绕线架,定子包括一具有绝缘定子齿和矩形导线的齿绝缘部分的绝缘绕线架,和一从齿绝缘部分的端部沿轭内表面延伸的延伸部分,其中一用于导向矩形导线的导向槽从延伸部分的外侧斜地相对齿绝缘部分的圆周方向,该导向槽用在定子其中一个轴向侧面上延伸部分的侧面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58272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0931960.5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9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44 , B60L50/6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将上下重叠配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的固定部而导致大型化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组(1)中,上单体层叠体(5)相对于下单体层叠体(4)向前方侧突出配置,从上方观察时,上单体层叠体及下单体层叠体具有彼此重叠的重复区域(R)。在比重复区域靠前方侧的位置且上单体层叠体的下方设置有将第一壳体(10A)的第一壳体罩(13)与第二壳体(20A)的底板(23)固定的第一固定部(31),在比重复区域靠后方侧的位置且下单体层叠体的上方设置有将第一壳体罩与第二壳体的底板固定的第二固定部(32)。在第一固定部,第一壳体罩向下方突出,在第二固定部,底板向上方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009861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1012635.9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车身后部结构(1)具备被配置于后地板面板(20)的地板凹部(21)的蓄电池组(10)。蓄电池组(10)具备:蓄电池模块(15);前后一对前侧悬架(11A)和后侧悬架(11B),其将蓄电池模块的前后两侧悬挂支承于车身;和连接前侧悬架(11A)和后侧悬架的载荷路径部件(12)。前侧悬架(11A)和后侧悬架具有:紧固于后车架(30)的凸缘卡圈(11q)和穿插孔(11o);和脆弱部(11t),其被设置于凸缘卡圈和穿插孔的附近,在发生车辆追尾时承受碰撞载荷,成为前侧悬架(11A)和后侧悬架向前方折弯的起点。据此,既能实现轻量化和降低成本,又能减轻对蓄电池组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700986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1012635.9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416 , B60K2001/0438 , B60Y2200/91 , B60Y2200/92 , B60Y2306/01 , B60Y2410/122 , B60Y2410/124 , B62D21/02 , B62D21/155 , B62D25/2027 , B62D29/008 , B62D29/043 , B62D21/09 ,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车身后部结构(1)具备被配置于后地板面板(20)的地板凹部(21)的蓄电池组(10)。蓄电池组(10)具备:蓄电池模块(15);前后一对前侧悬架(11A)和后侧悬架(11B),其将蓄电池模块的前后两侧悬挂支承于车身;和连接前侧悬架(11A)和后侧悬架的载荷路径部件(12)。前侧悬架(11A)和后侧悬架具有:紧固于后车架(30)的凸缘卡圈(11q)和穿插孔(11o);和脆弱部(11t),其被设置于凸缘卡圈和穿插孔的附近,在发生车辆追尾时承受碰撞载荷,成为前侧悬架(11A)和后侧悬架向前方折弯的起点。据此,既能实现轻量化和降低成本,又能减轻对蓄电池组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1694954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209213.4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522 , B60L11/12 , B60L2220/50 , H02K5/225 , H02K2203/09 , Y02T10/641 , Y02T10/7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的定子结构,沿定子(19)的内周部配置的中性点集电环(41)交替具有大径部(41a)、第一过渡部(41c)、小径部(41b)和第二过渡部(41d),从线圈(31)引出的绕组(34)的端部34a位于在径向上延伸而邻接的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41c、41d)之间,结线端子(42)的一端与绕组(34)的端部(34a)结线,并且另一端与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41c、41d)结线。通过采用中性点集电环(41)能够不使线圈(31)的绕组(34)的端部(34a)弯曲成U字形而形成中性点,特别是在绕组(34)采用难以弯曲加工的平角线的情况下能降低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106287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126314.6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的定子结构,沿定子(19)的内周部配置的中性点集电环(41)交替具有大径部(41a)、第一过渡部(41c)、小径部(41b)和第二过渡部(41d),从线圈(31)引出的绕组(34)的端部34a位于在径向上延伸而邻接的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41c、41d)之间,结线端子(42)的一端与绕组(34)的端部(34a)结线,并且另一端与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41c、41d)结线。通过采用中性点集电环(41)能够不使线圈(31)的绕组(34)的端部(34a)弯曲成U字形而形成中性点,特别是在绕组(34)采用难以弯曲加工的平角线的情况下能降低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574550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47216.X
申请日:2004-05-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522 , H02K1/148 , Y10T29/49073
Abstract: 一种固定在从定子环形轭延伸的齿上的绝缘绕线架,定子包括一具有绝缘定子齿和矩形导线的齿绝缘部分的绝缘绕线架,和一从齿绝缘部分的端部沿轭内表面延伸的延伸部分,其中一用于导向矩形导线的导向槽从延伸部分的外侧斜地相对齿绝缘部分的圆周方向,该导向槽用在定子其中一个轴向侧面上延伸部分的侧面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65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195019.6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44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两个蓄电池壳体时,也能够抑制上下方向上的大型化的蓄电池封装体。蓄电池封装体(1)具备:第一蓄电池模块(11);第一蓄电池壳体(10A),其收容第一蓄电池模块(11);第二蓄电池模块(21);以及第二蓄电池壳体(20A),其在第一蓄电池壳体(10A)的上方重叠配置,且收容第二蓄电池模块(21)。第二蓄电池模块(21)固定到紧固连结部(60),该紧固连结部(60)在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底座板(23)上形成且向下方鼓出,第一蓄电池壳体(10A)的第一壳体罩(13)中,在从上方观察时与紧固连结部(60)重叠的位置,设置有收容紧固连结部(60)的孔部(132)。
-
公开(公告)号:CN112582726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931960.5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9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44 , B60L50/6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将上下重叠配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的固定部而导致大型化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组(1)中,上单体层叠体(5)相对于下单体层叠体(4)向前方侧突出配置,从上方观察时,上单体层叠体及下单体层叠体具有彼此重叠的重复区域(R)。在比重复区域靠前方侧的位置且上单体层叠体的下方设置有将第一壳体(10A)的第一壳体罩(13)与第二壳体(20A)的底板(23)固定的第一固定部(31),在比重复区域靠后方侧的位置且下单体层叠体的上方设置有将第一壳体罩与第二壳体的底板固定的第二固定部(32)。在第一固定部,第一壳体罩向下方突出,在第二固定部,底板向上方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85704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511001111.5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配置在车辆的行李箱下也能够防止车辆后方碰撞时的蓄电池的损伤的蓄电池单元及蓄电池框架。蓄电池单元(100)具备:具有多个蓄电池(11a)的蓄电池模块(11);以及将该蓄电池模块相对于车辆(1)的骨架构件悬吊保持的蓄电池框架(14),蓄电池单元(100)以蓄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沿着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于行李箱(3)的下方空间(5)。蓄电池框架(14)具备框架组装体(20),其具有沿该长度方向延伸的前部框架构件(21)及后部框架构件(22)、将该前部框架构件及该后部框架构件连结的多个连结刚体(23)。在蓄电池模块(11)的后方设有将车辆后方碰撞时的冲击向框架组装体(20)传递的后部保护构件(5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