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空调装置、放热设备及空气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27330C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480041316.X

    申请日:200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空调装置,其中通过放热设备(2)的制冷剂放热通道(P)的超临界制冷剂与从该放热设备(2)的空气引入表面(F)引入的制冷剂冷却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被冷却,并且已冷却的制冷剂通过蒸发器(5)与将要引入车厢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于从车厢内部排出的排气的至少一部分被引入所述放热设备(2)的空气引入表面(F)作为通风损失利用空气,所以可将该通风损失利用空气用作一部分制冷剂冷却空气。构造成使得该通风损失利用空气被引入在放热设备(2)的空气引入表面(F)上的制冷剂放热通道(P)的下游侧区域(f)。因此,在具有超临界制冷剂制冷循环的车辆空调装置中,可减小通风损失同时提高制冷性能。

    制冷系统、压缩和放热设备以及放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08663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380102091.X

    申请日:2003-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F25B2309/0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具有一包含独立的低压和高压压缩部(51)和(52)的两级压缩机(50),一具有独立的初级和二级放热通路(61)和(62)的放热装置(60),一膨胀阀(72)和一冷却器(73)。经过该低压压缩部(51)初次压缩的制冷剂被该初级放热通路(61)初次放热。经过初次放热的制冷剂被高压压缩部(52)二次压缩。经过二次压缩的制冷剂被该二级放热通路(62)二次放热,从而得到低温、高压制冷剂。该低温、高压制冷剂被膨胀阀(72)减压和膨胀,并通过冷却器(73)以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然后返回压缩机(50)的低压压缩部(51)。在此系统中,在放热过程中的制冷剂温度可保持较低。

    热交换器、冷却器、以及热交换器的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984892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2100262.6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外包袋变形的热交换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象的热交换器,具备墙壁材料(50)形成为袋状的外包袋(5),并且经由在外包袋(5)的端部设置的出入口(55)而使热介质对于外包袋(5)的内部流入和流出,墙壁材料(50)是在金属制的传热层(51)的至少一面侧设有树脂制的被覆层(52)的层压材料。在外包袋(5)的端部收纳加固构件(1)。加固构件(1)具有:一对墙壁材料支持部(11),其与外包袋(5)的相对的一对墙壁材料(50)的内表面分别接合;以及间隔部(12),其设置在一对墙壁材料支持部(11)之间,并且保持两个墙壁材料支持部(11)间的间隔。

    使用层压材料的热交换器及其出入口结构、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0773596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590663.8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一种使用层压材料的热交换器,能够将出入口构件以稳定状态固定。其具备由在传热层(31)上设有被覆层(32)的外包层压材料(30)形成为袋状的外包袋(3),经由贯穿外包层压材料(30)的出入口(35)而使热介质相对于外包袋(3)的内部流入和流出。其具备在筒状的贯穿筒部(11)的一端设有比外包层压材料强度更高的凸缘部(12)的第1出入口构件(1)、和具有比外包层压材料强度更高的凸缘部(22)的第2出入口构件(2)。第2出入口构件(2)配置在外包层压材料(30)的一面侧,第1出入口构件(1)配置在另一面侧,并且贯穿筒部(11)贯穿配置于出入口(35)和第2出入口构件(2)的中央孔,两个出入口构件(1,2)结合,由此在两个凸缘部(12,22)夹持外包层压材料(30)的出入口周缘部的状态下,两个出入口构件(1,2)固定于外包袋(3)。

    使用层压材料的接合件

    公开(公告)号:CN212227821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0659545.4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层压材料的接合件,能够在使树脂构件长期稳定的状态下安装,能够得到足够的耐久性,并且能够提高产品价值。本实用新型的对象是一种使用层压材料的接合件(1),其特征在于,具备在金属层(51)的至少一面侧设有树脂制的被覆层(52)的层压材料(L)、以及透射激光(P)的树脂构件(3),接合件(1)具有被覆层(52)与树脂构件(3)抵接且被覆层(52)与树脂构件(3)通过激光熔敷而彼此接合了的接合部(W)。

    电池组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01796U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22179977.0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将构成电池组的所有单电池效率良好地冷却或加热的电池组装置。电池组装置(1)具有将在传热器(4)的传热介质流通路(6)内流动的传热介质所具有的冷能或热能向电池组(2)的各单电池(3)传递的热传导部件(7)。热传导部件(7)中,通过第1单电池侧接触部(15)、第1连结部(18)和第2连结部(19)形成具有弹簧弹性的变形部(10),第1单电池侧接触部(15)与单电池(3)的第1受热面(13)接触,第1连结部(18)将第1单电池侧接触部(15)和与传热器(4)的传热面(5)接触的传热器侧接触部(17)连结,第2连结部(19)将与单电池(3)的第2受热面(14)接触的第2单电池侧接触部(16)和传热器侧接触部(17)连结。

    冷却器
    20.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6028098S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30075202.9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冷却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将翅片夹入组合电池的电池单体之间对电池单体进行散热。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5.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省略左视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