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其冷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64926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03801184.0

    申请日:2003-02-2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一接收容器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一热交换器体部10、一接收容器3和一块法兰4。该法兰4具有一个体部41和一个要以嵌入状态安装在集管11中的一个上的嵌入部42,一入口侧端部设置在该嵌入部42的上端并与热交换器体部10的冷凝部分1连通的入口流通道4a,和一出口侧端部设置在该嵌入部42的侧表面并与过冷却部分2连通的出口流通道4b。一法兰状隔离件50形成在法兰4的嵌入部的一上端的周边上,并且该隔离件50的周向边缘与集管中的一个的内周表面接合。因此,该隔离件构成一个用于分隔该集管内部的隔离件。这使得可以减小尺寸、重量和部件数量,并改善组装工作和降低成本。

    制冷系统及其冷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73114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03801184.0

    申请日:2003-02-2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一接收容器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一热交换器体部10、一接收容器3和一块法兰4。该法兰4具有一个体部41和一个要以嵌入状态安装在集管11中的一个上的嵌入部42,一入口侧端部设置在该嵌入部42的上端并与热交换器体部10的冷凝部分1连通的入口流通道4a,和一出口侧端部设置在该嵌入部42的侧表面并与过冷却部分2连通的出口流通道4b。一法兰状隔离件50形成在法兰4的嵌入部的一上端的周边上,并且该隔离件50的周向边缘与集管中的一个的内周表面接合。因此,该隔离件构成一个用于分隔该集管内部的隔离件。这使得可以减小尺寸、重量和部件数量,并改善组装工作和降低成本。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74681U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20308531.9

    申请日:2011-08-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其具有在相邻的制冷剂流通管彼此之间形成的全部通风间隙中的一部分的通风间隙中所配置的蓄冷材料容器和在蓄冷材料容器两侧的通风间隙中所配置的散热片。蓄冷材料容器具备与制冷剂流通管接合的容器主体部和与容器主体部的前侧缘部相连且比制冷剂流通管(13)更向前侧伸出的外侧伸出部。散热片具备与制冷剂流通管接合的散热片主体部和散热片主体部的前侧缘部相连且比制冷剂流通管更向前侧伸出的外侧伸出部。在蓄冷材料容器的外侧伸出部的两侧面钎焊有散热片。该带蓄冷功能蒸发器适用于构成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的驱动源的发动机暂时停止的车辆的汽车空调器的冷冻循环。

    蒸发器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88700U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20199197.8

    申请日:2011-06-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在蒸发器的下风头侧管列设置第一~第三管组,在下风头侧管列设置第四和第五管组。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三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三分区,设置将第三分区内分为换热管所面对的第一空间和与第一空间隔离且制冷剂流入的第二空间的分流用阻力部件,在分流用阻力部件形成多个制冷剂通过孔。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设置切断制冷剂向第三分区的第一空间流动的流动切断部件。用制冷剂连通路使下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三分区和上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四分区连通。该蒸发器适用于构成车辆空调的制冷循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