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贮液箱的热交换器和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476320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02805867.4

    申请日:2002-03-01

    Abstract: 带有贮液箱的热交换器,具有一个多流型热交换本体(10)、一贮液箱(3)、一个块凸缘(4),该块凸缘(4)具有一个与热交换器本体(10)的冷凝部分出口的周边连接的侧面和一个其上连接贮液箱(3)下端的上端,及一个用于将贮液箱(3)的上部支承到热交换器本体(10)上的支架(6)。在贮液箱(3)的箱主体(31)的上部周边上形成一个凸缘状挤压台阶部分(31a)。支架(6)具有一个待固定到其中一个集管(11)的周边表面上的接合部分(61b),以及环绕箱主体(31)的周边并与挤压台阶部分(31a)的上侧配合而向下压贮液箱(3)的围绕部分(61a)和(62a)。通过这种热交换器,可获得稳定的制冷性能,并可容易地执行装配操作。

    制冷系统及其冷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64926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03801184.0

    申请日:2003-02-2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一接收容器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一热交换器体部10、一接收容器3和一块法兰4。该法兰4具有一个体部41和一个要以嵌入状态安装在集管11中的一个上的嵌入部42,一入口侧端部设置在该嵌入部42的上端并与热交换器体部10的冷凝部分1连通的入口流通道4a,和一出口侧端部设置在该嵌入部42的侧表面并与过冷却部分2连通的出口流通道4b。一法兰状隔离件50形成在法兰4的嵌入部的一上端的周边上,并且该隔离件50的周向边缘与集管中的一个的内周表面接合。因此,该隔离件构成一个用于分隔该集管内部的隔离件。这使得可以减小尺寸、重量和部件数量,并改善组装工作和降低成本。

    带有贮液箱的热交换器和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494649A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2805867.4

    申请日:2002-03-01

    Abstract: 带有贮液箱的热交换器,具有一个多流型热交换本体(10)、一贮液箱(3)、一个块凸缘(4),该块凸缘(4)具有一个与热交换器本体(10)的冷凝部分出口的周边连接的侧面和一个其上连接贮液箱(3)下端的上端,及一个用于将贮液箱(3)的上部支承到热交换器本体(10)上的支架(6)。在贮液箱(3)的箱主体(31)的上部周边上形成一个凸缘状挤压台阶部分(31a)。支架(6)具有一个待固定到其中一个集管(11)的周边表面上的接合部分(61b),以及环绕箱主体(31)的周边并与挤压台阶部分(31a)的上侧配合而向下压贮液箱(3)的围绕部分(61a)和(62a)。通过这种热交换器,可获得稳定的制冷性能,并可容易地执行装配操作。

    冷凝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35781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00530.X

    申请日:2011-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冷凝器,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在冷凝器(1)的一端部侧设有:第一集液箱(3),与第三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3、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第二集液箱(4),与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P1、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连接,使前者的上端比后者的下端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内设有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向第四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内流动的分流控制机构(23)。分流控制机构具有空间形成部件(25),该部件形成使第四热交换通路与第一热交换管相通的密闭状制冷剂流入空间(24)和制冷剂流入空间外侧的液体积存空间(26)。空间形成部件设有使制冷剂流入空间的下侧部分与液体积存空间相通的连通部(29)。

    制冷系统及其冷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73114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03801184.0

    申请日:2003-02-2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一接收容器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一热交换器体部10、一接收容器3和一块法兰4。该法兰4具有一个体部41和一个要以嵌入状态安装在集管11中的一个上的嵌入部42,一入口侧端部设置在该嵌入部42的上端并与热交换器体部10的冷凝部分1连通的入口流通道4a,和一出口侧端部设置在该嵌入部42的侧表面并与过冷却部分2连通的出口流通道4b。一法兰状隔离件50形成在法兰4的嵌入部的一上端的周边上,并且该隔离件50的周向边缘与集管中的一个的内周表面接合。因此,该隔离件构成一个用于分隔该集管内部的隔离件。这使得可以减小尺寸、重量和部件数量,并改善组装工作和降低成本。

    冷凝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21272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097104.5

    申请日:2011-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冷凝器。在冷凝器(1)的一端部侧设置有:第一集液箱(3),其与第三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3、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第二集液箱(4),其与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P1、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连接,使前者的上端与后者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3a)和第二集液箱(4)之间配置有间隔件(21)。间隔件具有:与第一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上的第一部分(22);与第二集液箱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且被钎焊在第二集液箱上的第二部分(23)。该冷凝器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

    冷凝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21271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097094.5

    申请日:2011-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冷凝器。在冷凝器(1)的一端部侧设有:第一集液箱(3),与第三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3、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第二集液箱(4),与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P1、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连接,使前者的上端与后者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并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热交换管的第一集液箱侧侧的部分设有突出部(2a),该突出部与第二热交换管的第二集液箱侧的端部相比更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在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的突出部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之间的间隙(18)内配置有防腐蚀部件(19),该防腐蚀部件具有相对于第一热交换管的替代腐蚀功能。该冷凝器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