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输电线路测距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3497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8844.3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输电线路测距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采集线路双端三相电压信号或三相电流信号;对所采集的三相电压或三相电流信号进行TDQ变换,得到直轴分量和交轴分量;利用直轴、交轴分量构建不同形式的故障表征量,对其进行差分计算,构成其增量;利用增量计算得到增量不连续程度的测度为突变能量;利用双端起始突变能量开始时间的差异结合测距公式进行测距,输出故障测距结果。本发明采用双端测距法,仅使用入射行波进行故障定位,避免了在故障点使用反射波,方法简单,可靠性高,精确性高;基本不受故障类型、故障初始相角和接地电阻的影响,定位精度较高。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岩爆概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920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93781.8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岩爆概率预测方法,属于岩爆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岩爆案例统计分析,提取6个特征参数,即最大切向应力σθ、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岩石单轴抗拉强度σt、应力强度比σθ/σc、岩石脆性系数σc/σt和弹性变形能指数Wet,确定特征参数的统计特征,其中统计特征包括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分布类型;构建基于Copula理论的最优六维参数联合概率分布函数;构建PSO‑RF智能响应面计算模型,确定岩爆发生等级;建立岩爆概率预测贝叶斯BN模型,利用Copula‑RF模型进行参数学习,计算不同岩爆等级发生概率。本发明给出岩爆等级与发生概率间的对应关系,精确计算出岩爆预测概率。

    一种调速式三轴打叶器及其打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027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11858.X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速式三轴打叶器及其打叶方法,属于烟草加工装置以及烟草打叶方法技术领域。打叶器具有三轴打辊系统,即可实现双入料口投料,又可以通过动态改变打叶辊转速来提高打叶质量。其中包括可调速的上打叶辊,以及固定转速的两个下打叶辊,框栏和固定打刀。其中通过叶片检测系统可以动态反馈打叶情况,然后通过调节变速电机转速来实现上打叶辊的速度变化,从而使烟叶的打叶质量指标处于稳定水平。本发明双入料口增加打叶机的投料速率,同时三轴打辊系统不仅能够提高打叶的效率,还能通过调节上打叶棍转速,实现各打叶质量指标间的动态平衡。这样不仅能极大的提高打叶机的投料效率,还能通过自动调节上打辊转速来改变打叶质量。

    一种酸解熟化-氧气水热转化回收利用铜冶炼渣中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253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860208.9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解熟化-氧气水热转化回收利用铜冶炼渣中铁的方法,属于冶金工程技术领域。将铜冶炼渣破碎至80%以上的粒度小于0.075mm得到粉碎铜冶炼渣;将得到的粉碎铜冶炼渣加入质量浓度为93%~98%的浓硫酸充分混合后,再加入水在80~100℃酸解熟化1.0~3.0h得到酸解熟化的物料;将得到酸解熟化的物料中加入水,加热到温度为150~250℃后通入含量为90wt%以上的工业氧气,在氧气的分压为200~1000kPa下氧气水热转化0.5~3.0h;转化结束后,停止加热并通入冷却水将溶液冷却至温度低于80℃,卸压后取出矿浆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得到能用于炼铁作业的主要成分为赤铁矿的转化渣,滤液返回下次水热转化。本方法技术方案简单,硫酸等试剂消耗少,能耗低,不产生温室气体,生产成本较低。

    一种基于CLC调谐电路边界特性的半波长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71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111607466.4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LC调谐电路边界特性的半波长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采集CLC调谐电路两端母线侧和线路侧测点电流量;将采集到的电流量进行派克变换,经过旋转变换得到d、q和0轴分量;接着在一段时窗内Cdif的能量ξdif;其后以CLC调谐电路未故障时的正常状态模型为假设的匹配模型,对测量值计算其电流分布规律,根据测后模拟原理计算的模拟电流与实测电流之差的绝对值于测量装置启动后短时窗内积分,由积分值作为CLC调谐电路内部故障辨识;进而计算M端和N端调谐电路两侧测点的高频小波能量比,取其对数,构造高频小波能量比值对数的符号函数sgn;根据M端和N符号函数sgn[δm]、sgn[δn]的值作为保护判据进行区内外故障的识别。

    一种电阻式可穿戴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74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43943.1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阻式可穿戴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柔性传感器领域。该传感器包括由芳纶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导电传感层;在胶带上贴附的铜箔电极。在导电传感层上表面两端贴附带有铜箔电极的胶带,两个铜箔电极分别连接两根导线,得到基于芳纶纳米纤维‑碳纳米管‑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电阻式可穿戴柔性应变传感器。整个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保,所制备的应变传感器具有高的灵敏度、宽的应变范围、快的响应/恢复时间、超低的检测极限、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以紧贴人体或衣物,非常适合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等应用场景。

    基于液态金属材料的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8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04413.0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液态金属材料的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该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上下两个电极分别由尼龙线和棉织物材料制成,利用丝网印刷和超声法制备上下两个电极。本发明通过将液态金属与正癸醇溶液混合,利用超声法制备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油墨以及尼龙基底电极;同时将液态金属微纳米颗粒油墨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在棉纺织布上印刷叉指电极,制备成织物基底电极,然后将织物基底与尼龙基底缝合在一起,最终制成柔性压力传感器。本发明制备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压阻性能,可以量化压力引起的机械变化;同时制作成本低,利于量产,并且可生物降解,防止电子垃圾堆积,为柔性电子产品发展提供新机遇。

    一种基于镓基液态金属的电容式可穿戴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7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73848.9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镓基液态金属的电容式可穿戴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传感器包括由镓基液态金属、导电炭黑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多孔弹性体介电层;在织布上印刷镓基液态金属制备成的镓基液态金属织物电极。多孔弹性体介电层上下两面均放置镓基液态金属织物电极,两个镓基液态金属电极分别连接两根导线,引出导线与检测模块连接,然后通过缝合两侧镓基液态金属织物电极的织布方式完成可穿戴压力传感器的封装。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的可穿戴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及电导性,还增强了其机械适应性,且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亲肤性,可以紧贴人体或衣物,非常适合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等应用场景。

    一种安装在电梯承重梁和墙体之间的减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4229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44912.9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安装在电梯承重梁和墙体之间的减震装置,包括承重梁和墙体,所述承重梁下表面设置有顶架,所述承重梁与墙体之间设置有多组传导机构,所述顶架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内部中心均转动连接有连杆二。通过连杆二和连杆一的连杆效果将力进行传导,从而传导至滑套二之间,再通过橡胶环和记忆海绵的材质效果进行力的抵消,再通过传导机构进行辅助减震,加强减震效果,保证了电梯轿厢的安全性,代替现有的隔振橡胶,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尽可能的减小牵引机因转子失衡引发的激振频率和电梯自身的固有频率接近或者相等而导致的共振。

    基于一阶PI-滑膜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及滤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450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14525.6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源电力滤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一阶PI‑滑膜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及滤波方法,通过选用PI作为滑膜面和用tanh函数替换传统的sign函数,有效缓解了普通滑膜控制过程中产生的跟踪抖振现象,PI‑滑膜控制不仅可以让系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而且在电压和电流跟踪方面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采用PI‑滑模控制方法的有源电力滤波器不仅能很好地消除由非线性负载产生的谐波,并且稳定性也满足了较高的要求。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PI‑滑模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快速响应和鲁棒性,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