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Nb微合金化铁碳合金的梯度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222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61283.6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Nb微合金化铁碳合金的梯度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梯度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所述梯度材料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77‑0.90wt.%、Nb:0.03‑0.05wt.%,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冶炼浇铸过程、均匀化过程、轧制过程、冷却过程、淬火过程、回火过程;需要调控冷却速率和热处理工艺参数。本发明的梯度材料中合金元素添加少成本低,能够形成铁素体和珠光体以提高韧性,而高的碳含量能够提高表面硬度;其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流程短和成本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同提高表面硬度和心部韧性,所制备的梯度材料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推广使用。

    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及其高性能焊接热影响区热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94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04577.3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N低Ni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及其高性能焊接热影响区热加工方法,属于双相不锈钢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真空炉冶炼,然后将不锈钢铸坯进行锻造和轧制处理,经过水淬得到板材;将板材进行固溶处理,然后进行水冷;水冷后在优化的0.45KJ/mm~0.95KJ/mm、1.10KJ/mm~2.15KJ/mm、2.85KJ/mm~2.95KJ/mm三段热输入参数范围及1325℃峰值温度进行焊接热循环处理,获得相应焊接热影响区试样;所得焊接热影响区试样经力学性能、耐晶间腐蚀敏感度、耐点蚀性测试,具有高力学性能、优异的综合性能、高耐腐蚀性能;上述高N低Ni节约型双相不锈钢高性能焊接热影响区的加工方法,可推进该低成本不锈钢钢种在化工管道、石化工业,海洋工程等特殊领域上的应用。

    一种高镍含氮双相不锈钢的高性能焊接热影响区热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21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22687.7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镍含氮双相不锈钢的高性能焊接热影响区热加工方法,加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不锈钢铸坯按照元素质量百分比在真空熔炼炉炼制;(2):铸坯进行预锻造处理,在1130~1200℃开始锻造;(3):将步骤(2)得到的板材进行预轧制;对热轧并固溶处理后的板材进行不同焊接热输入和焊接峰值温度热循环处理,优化工艺参数获得高性能焊接热影响区试样,在1.35KJ/mm~1.50KJ/mm热输入范围,1000℃~1080℃焊接峰值温度范围进行焊接热循环处理后,热影响区的点蚀电位Eb≥1.12V,晶间敏感值Ra≤3.2%,冲击功≥207J。在2.35KJ/mm~2.75KJ/mm热输入范围,800℃~900℃焊接峰值温度范围进行焊接热循环处理时,热影响区的点蚀电位Eb≥1.22V,晶间敏感值Ra≤2.5%,冲击功≥219J。所获得的焊接热影响区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该热加工方法可进一步提高该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性和焊接效率,扩展其应用范围。

    一种铝锡合金轴瓦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5228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212343.8

    申请日:2017-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铝锡合金轴瓦的制备方法,属于铝基轴瓦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含熔炼、甩带、轧制等工艺的制备技术。主要通过熔炼和甩节来获得非晶态的铝锡合金,然后通过轧制与冲压成型来获得组织均匀、晶粒细小的铝锡合金轴瓦产品。该发明能够在现有设备组织生产,设备投入少;同时通过对轧制工艺的精准控制,能够获得晶粒细小、均匀的微观组织,提高了铝锡合金的耐磨性及综合性能的稳定性。

    一种Ti-Zr-Mo复合微合金化钢超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控轧控冷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649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04975.4

    申请日:2018-03-13

    Abstract: 一种Ti-Zr-Mo复合微合金化钢超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控轧控冷工艺方法,采用Ti含量为0.01~0.5%,Zr含量为0.01~0.5%,Mo含量为0.01~0.5%,C含量为0.01~0.5%的Ti-Zr-Mo复合微合金化钢。将上述Ti-Zr-Mo复合微合金化钢加热到1150~1250℃,并保温300s,而后冷却至1000~1100℃开始第一道次轧制,应变速率1~10s-1,压下量35%。间隔1~10s后,进行第二道次轧制,轧制参数为:应变速率1~10s-1,压下量30%。间隔1~10s后,进行第三道次轧制,轧制参数为:应变速率1~10s-1,压下量20%。终轧温度控制在1000℃以上,1~50s后迅速喷水冷却至室温。本发明方法经三道次轧制,促发多次完全奥氏体再结晶,晶粒尺寸从100μm细化到7~15μm,得到均匀的超细化奥氏体晶粒组织。

    一种Ti-Mo复合微合金化钢超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控轧控冷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41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204972.0

    申请日:2018-03-13

    Abstract: 一种Ti-Mo复合微合金化钢超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控轧控冷工艺方法,其主要是:本发明采用Ti含量为0.01~0.5%,Mo含量为0.01~0.5%,C含量为0.01~0.5%的Ti-Mo复合微合金化钢。将上述Ti-Mo复合微合金化钢加热到1150~1250℃,并保温300s,而后冷却至1100℃~1150℃开始第一道次轧制,应变速率1~10s-1,压下量30%。间隔1~10s后,进行第二道次轧制,轧制参数为:应变速率1~10s-1,压下量30%。间隔1~10s后,进行第三道次轧制,轧制参数为:应变速率1~10s-1,压下量25%。终轧温度控制在1000℃以上,1~50s后迅速喷水冷却至室温。Ti-Mo复合微合金化钢经三道次不同压下量、不同应变速率的轧制,促发多次完全奥氏体再结晶及第二相析出,使晶粒尺寸从100μm细化到10~20μm,得到均匀的超细化奥氏体晶粒组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