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0581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45639.1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12N1/20 , C12N1/18 , C02F3/34 , B09C1/10 , A23K10/00 , C12R1/25 , C12R1/01 , C12R1/865 , C12R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糠环保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比例混合好培养基,加水定容,121℃灭菌30min,冷却至室温,分别接入酿酒酵母菌、光合细菌、植物乳酸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食用菌菌糠粉碎过40~60目筛后;糖蜜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5~15的比例混合均匀,做成稀糖蜜液体;将菌糠和稀糖蜜按照质量比为1:5的比例混合均匀,浸泡2h后,接入制备的液体种子;接种量按照干菌糠折算,每吨菌糠接种量为50~200升液体种子,接种后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过滤;采用带式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本发明具有净化水质、处理生活垃圾、改善土壤污染及净化环境等功能,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要力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60994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01521.3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A01G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蛹虫草纳米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蛹虫草子实体的生产菌株蛹拟青霉为原料开发蛹虫草纳米硒,生产过程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获得的产品不会产生安全隐患;蛹虫草纳米硒的得率较高,虫草中生物活性物质保留完好,同时综合了纳米硒的效果,可使蛹虫草和纳米硒的生物活性得到充分综合利用;生产周期短,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无损失,生产过程中无废弃物排放,是一种产品产出率高、生产工艺简单、绿色环保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产品作为蛹虫草纳米硒不仅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直接服用,还可以添加于食品工业生产过程制作保健型功能食品,拓宽了蛹虫草和纳米硒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3019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07185.9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蛹虫草速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个体饱满且健康的蛹虫草子实体;粗粉碎后进行热水浸提、匀浆;利用纤维素酶进行水解,水解液湿法超微粉碎后均质;经过喷雾干燥获得淡黄色蛹虫草速溶粉。本发明产品生产周期短,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无损失,生产过程中无废弃物排放,是一种产品产出率高、生产工艺简单、绿色环保的生产方法。此外,本发明作为蛹虫草速溶粉可以作为固体饮料直接饮用,还可以添加于食品工业生产过程制作保健型功能食品,拓宽了蛹虫草子实体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84190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06017.4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酵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蛹虫草发酵大豆肽及其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蛹虫草菌种进行活化,得到活化菌种;制备蛹虫草种子液;将大豆浸泡并灭菌,得到灭菌大豆,将所得蛹虫草种子液接入灭菌大豆中,接种后放入22℃环境中培养,发酵12~13天,停止培养,获得发酵大豆;将发酵大豆灭菌后干燥,经超微粉碎,得到发酵大豆肽。经本发明制备出的发酵大豆肽分子量小,粘度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任何pH范围内都有非常好的溶解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确定了蛹虫草固体发酵制备大豆肽的工艺条件,降低了酶解方法制备大豆肽的工艺复杂性,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大豆肽功能性食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61435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455457.7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制备β-半乳糖苷酶酶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F69作为β-半乳糖苷酶的生产菌种,先经摇瓶震荡法发酵制备发酵液或者发酵罐通风发酵法制备发酵液、再经β-半乳糖苷酶酶制剂制备,而得到β-半乳糖苷酶酶制剂成品。本发明生产的β-半乳糖苷酶耐热性好,即80℃保温60min、残余酶活达85%;酶活性高,即发酵液酶活达216U/ml;酶回收率高,即总酶活回收率大于80%、酶冻干粉酶活力单位达到2512U/g;且操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460994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401521.3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A01G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蛹虫草纳米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蛹虫草子实体的生产菌株蛹拟青霉为原料开发蛹虫草纳米硒,生产过程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获得的产品不会产生安全隐患;蛹虫草纳米硒的得率较高,虫草中生物活性物质保留完好,同时综合了纳米硒的效果,可使蛹虫草和纳米硒的生物活性得到充分综合利用;生产周期短,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无损失,生产过程中无废弃物排放,是一种产品产出率高、生产工艺简单、绿色环保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产品作为蛹虫草纳米硒不仅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直接服用,还可以添加于食品工业生产过程制作保健型功能食品,拓宽了蛹虫草和纳米硒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14659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10544688.0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靛蓝色素的枯草芽孢杆菌,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生产靛蓝色素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包括如下步骤:(1)菌株发酵培养:将枯草芽孢杆菌CGMCC NO.5698的菌种在LB固体培养基上于30-37℃恒温培养后,将单菌落接入已灭菌的种子液培养基中,于26-34℃恒温培养46-60h,摇床转速200r/min;将种子液接入已灭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恒温培养48-60h,摇床转速200r/min;(2)提取枯草芽孢杆菌靛蓝色素。优点:本发明使用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可在液态发酵培养基中高效合成靛蓝,生产效率较高。菌株对碳源和氮源要求较低,遗传稳定性好,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93660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80158.4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切葡聚糖酶编码基因和重组酶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一种内切葡聚糖酶编码基因,其序列如SEQ ID NO.1;内切葡聚糖酶的重组酶其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实验证明,本发明的重组内切葡聚糖酶具有很高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达到2245U/mL,菌落的透明圈直径是原始菌株的30倍以上。本发明所提供的内切葡聚糖酶编码基因和重组酶可广泛应用于纤维素的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2433271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10348074.0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维素酶产生菌株P5。该菌株在中国普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NO.5356;菌株的16SrDNA序列如 SEQIDNO.1所述。用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产纤维素酶菌株筛选培养基和基因工程技术手段,从土壤中筛选并鉴定本发明的纤维素酶产生菌株P5,经菌株分泌型纤维素酶特性分析表明,该菌分泌的纤维素酶具有适应温度范围广、耐一定酸碱性的特点,该菌及其分泌的纤维素酶将在生物能源、洗衣纺织、食品加工、发酵生产等多个行业中具有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43327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48074.0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维素酶产生菌株P5。该菌株在中国普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NO.5356;菌株的16SrDNA序列如 SEQIDNO.1所述。用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产纤维素酶菌株筛选培养基和基因工程技术手段,从土壤中筛选并鉴定本发明的纤维素酶产生菌株P5,经菌株分泌型纤维素酶特性分析表明,该菌分泌的纤维素酶具有适应温度范围广、耐一定酸碱性的特点,该菌及其分泌的纤维素酶将在生物能源、洗衣纺织、食品加工、发酵生产等多个行业中具有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