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桥架设的智能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885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710117628.3

    申请日:2017-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桥架设的智能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属于拱桥架设技术领域。所述拱桥架设的智能调控系统,包括所述拱肋上的斜拉扣索、智能千斤顶、智能泵站和控制箱,智能千斤顶设于拱肋的两侧且与斜拉扣索的张拉端连接,智能泵站与智能千斤顶连接,控制箱与智能泵站连接;控制箱内包含有应力测量系统和位移测量系统,所述应力测量系统和位移测量系统均与智能泵站连接;拱肋内还设有应变传感器,应变传感器与控制箱内的应力测量系统连接。本发明可在拱桥拱肋的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对拱肋变形和应力随浇注混凝土加载的不同时段进行智能调控,确保拱顶的位移在合理范围内,钢管的瞬时应力不超标,且形成合理的初始线型。

    一种拱桥施工缆索吊塔架位移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20260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007575.6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桥施工缆索吊塔架位移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系统包括位移检测装置、张拉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位移检测装置设于塔架顶部,所述张拉装置设于风缆地锚端,所述控制器根据位移检测装置反馈的塔架位移数据来控制张拉装置对风缆施加的张拉力大小。本发明当塔架发生位移时,张拉装置能对风缆施加张拉力,从而确保塔架处于垂直状态或小位移偏转状态,由于风缆能根据塔架位移进行及时拉紧,因而无需采用大刚度大直径的风缆,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塔架位移的主动控制,且能够根据塔架实际位移情况实现最优控制,确保塔架受力较好下的安全性,其控制效果好且节约施工材料,且避免拱肋的大位移反复变形。

    一种拱桥施工缆索吊塔架位移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20260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1007575.6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桥施工缆索吊塔架位移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系统包括位移检测装置、张拉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位移检测装置设于塔架顶部,所述张拉装置设于风缆地锚端,所述控制器根据位移检测装置反馈的塔架位移数据来控制张拉装置对风缆施加的张拉力大小。本发明当塔架发生位移时,张拉装置能对风缆施加张拉力,从而确保塔架处于垂直状态或小位移偏转状态,由于风缆能根据塔架位移进行及时拉紧,因而无需采用大刚度大直径的风缆,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塔架位移的主动控制,且能够根据塔架实际位移情况实现最优控制,确保塔架受力较好下的安全性,其控制效果好且节约施工材料,且避免拱肋的大位移反复变形。

    一种大跨径拱桥基础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4203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711386647.2

    申请日:2017-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径拱桥基础,包括拱座和用于支撑所述拱座的持力层,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持力层外围,所述支撑件用于在横向上支撑所述持力层。本申请的基础结构,大幅提升了本申请基础的横向承载能力,支撑件的尺寸根据实际施工中,持力层所受横向载荷的大小进行确定。由于支撑件的设置,提高了基础结构的横向承载能力,进而降低了对持力层承载能力的要求,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减小地基的开挖深度,降低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而且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地质条件;再一方面,能够提高更大的支撑能力,进而能够适用于大跨径,甚至超大跨径的拱桥建设。

    一种用于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9009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710482460.6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属于预应力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用于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测量系统,包括预应力混凝土中预应力筋的钢绞线、一预应力锚垫板、一预应力锚板、多个电磁传感器和一电磁测量仪。其中,预应力锚垫板设于预应力混凝土内且套设于钢绞线外;预应力锚板的一端与预应力锚垫板的端部连接,预应力锚板的另一端位于预应力混凝土外;电磁传感器套设于每根钢绞线外且位于预应力锚垫板内,电磁传感器与电磁测量仪连接;电磁测量仪通过穿过预应力锚板或预应力锚垫板的信号线与电磁传感器电连接。本发明可同时测量预应力钢绞线筋的整束张力及内部各根钢绞线所受的张拉力,且测量误差较小。

    一种钢管混凝土顶部脱空区域的定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759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261129.3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顶部脱空区域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钢管内半径和管壁厚度、超声波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和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在钢管混凝土顶部和底部之间传播的首波声时代入钢管混凝土顶部脱空高度的计算模型,得到钢管混凝土顶部脱空高度;所述脱空高度的计算模型为x1和x2均为计算变量,其值为:其中x3=‑4r3‑rh2‑rd2+4hr2‑4dr2+4drh‑dh2。该方法可以定量出钢管混凝土顶部脱空高度,且相对误差小,准确率高。

    一种连续拱桥快速安全施工与智能监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005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831523.5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于卫星导航或图像处理的智能监测信号接收与处理系统、智能控制拉索、智能张拉控制系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桥梁施工领域中的应用。一种连续拱桥快速安全施工与智能监测控制方法,采用单幅拱肋施工,安装新拱肋节段时,即刻张拉扣索,采用智能控制索的方式保证桥墩与扣塔处于平衡状态,新安装的节段不再处于悬臂状态,法兰受力很小,之前节段的扣索索力变化也很小。本发明节约了超过一半的扣索用量,减少了缆吊系统的横向移动次数,大幅缩短了施工工期。本发明提出的智能控制索平衡中墩不平衡力的施工方法能用于连续拱桥的施工,单拱肋施工方法也能应用于单跨拱桥的施工。本发明具有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适用于大跨径拱桥基础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1541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1384883.0

    申请日:2017-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跨径拱桥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开挖沟槽:在拱桥基础支撑件对应的地面上开挖沟槽,所述沟槽下部分位于持力层中;B、浇筑支撑件:在步骤A开挖的沟槽内浇筑混凝土,硬化后得到支撑件;C、开挖基坑:对持力层上方的土层进行开挖,直至持力层;D、浇筑基础板:在步骤C形成的基坑内浇筑混凝土得到基础板;E、浇筑拱座:在步骤D的基础板硬化后,在基础板上浇筑拱座。本申请的施工方法,一方面是可以减小开挖深度,使本申请的基础结构可以适用于覆盖层较厚的地质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使本申请的基础结构能够适用于大跨径拱桥的基础。

    一种大跨径拱桥基础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4203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386647.2

    申请日:2017-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7/32 E01D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径拱桥基础,包括拱座和用于支撑所述拱座的持力层,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持力层外围,所述支撑件用于在横向上支撑所述持力层。本申请的基础结构,大幅提升了本申请基础的横向承载能力,支撑件的尺寸根据实际施工中,持力层所受横向载荷的大小进行确定。由于支撑件的设置,提高了基础结构的横向承载能力,进而降低了对持力层承载能力的要求,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减小地基的开挖深度,降低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而且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地质条件;再一方面,能够提高更大的支撑能力,进而能够适用于大跨径,甚至超大跨径的拱桥建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