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7295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610513359.8

    申请日:2016-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形红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冰冻:将鲜叶在‑30~‑40℃冰冻20~28h,至所述鲜叶产生冰晶于叶片外表面,得冰冻叶;(2)脱水:将所述冰冻叶在35~40℃下鼓风脱水1~2小时,得脱水叶;(3)发酵:将所述脱水叶发酵6~10h,发酵温度为35~40℃,得发酵叶;(4)压制:将所述发酵叶压制成形;(5)烘干。本发明所得扁形红茶发酵均匀一致,无花杂,外形扁平,金毫明显;汤色、叶底红艳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醇和,且产品碎末率低。

    橘红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34692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906972.6

    申请日:2016-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橘红果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橘红果切圆片,得橘红果圆片,备用;(2)另选取橘红果,洗净,备用;(3)将步骤(2)处理后的橘红果以果蒂为中心开挖深度达到果肉的取肉口,得橘红果壳;(4)将茶叶塞入所述橘红果壳中,将所述橘红果圆片均匀塞在所述取肉口内,得橘红茶果;(5)将所述橘红茶果在95~105℃的温度下烘烤2.5~3.5小时后,用铁丝缠绕所述橘红茶果至少一周形成固定环;(6)将步骤(5)处理后的橘红茶果烘干至含水量4~6%;(7)降温后取出所述铁丝,存放半年以上,即得。本发明所得橘红果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口感,并且减少制备过程中有益化学物质的流失。

    扁形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7295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13359.8

    申请日:2016-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形红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冰冻:将鲜叶在-30~-40℃冰冻20~28h,至所述鲜叶产生冰晶于叶片外表面,得冰冻叶;(2)脱水:将所述冰冻叶在35~40℃下鼓风脱水1~2小时,得脱水叶;(3)发酵:将所述脱水叶发酵6~10h,发酵温度为35~40℃,得发酵叶;(4)压制:将所述发酵叶压制成形;(5)烘干。本发明所得扁形红茶发酵均匀一致,无花杂,外形扁平,金毫明显;汤色、叶底红艳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醇和,且产品碎末率低。

    一种茶园施肥设备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831325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22656339.X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园施肥设备。茶园施肥设备包括有机肥发酵罐、斜输机以及引料组件,该设备施肥部分直接埋入茶园行间,无需对茶园进行深挖沟壑,加上该施肥设备上的压力监测仪及远程网络继电器的可实行远程控制茶园施肥及肥料出料的流量,在根本上解决了大量劳动力输出的问题,该施肥设备配有发酵罐体,不仅能存储有机肥料,而且还能加入一定比例的水与肥料一起发酵,让固态肥料发酵后融入水中形成液态肥料再进行出料排放,这样肥料通过埋入行间的分流管体即可直接到达茶树根部,并且茶树是直接吸收液态肥料,无需通过固态分解吸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肥料流失问题,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对茶园增量提质产生积极作用。

    一种控温控湿有效保鲜的茶叶储存库

    公开(公告)号:CN218087059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2203889.6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控湿有效保鲜的茶叶储存库,包括储存库及多个放置组件,所述储存库内开设储存腔,所述储存腔两侧分别垂直开设四个动力滑槽,多个所述放置组件两侧两端分别固接多个动力滑块,多个所述动力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动力滑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温湿度,并利用中央空调、雾化喷头喷水以及打开电动百叶窗通风的方式进行温湿度调节,保证茶叶的储存效果,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多个放置组件,茶叶放置在放置组件表面,同时多个放置组件均匀设置,这样的话茶叶就不会进行集中堆放,避免堆放茶叶过多导致内部茶叶容易发潮的现象,进一步提升茶叶储存效果。

    一种繁育茶树品种的育苗圃

    公开(公告)号:CN221829585U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20223735.X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繁育茶树品种的育苗圃,涉及育苗圃领域,繁育茶树品种的育苗圃包括成排设置的多个支撑柱,相邻的两个支撑柱上安装有弧形架,同一排的多个弧形架上共同安装有呈圆弧状的采光板,采光板的下方一侧设置有用于吸附水分的保湿装置,保湿装置上连通有多个分流管,分流管上安装有排水装置,采光板的下方一侧设置有排气装置,排气装置安装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柱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繁育茶树品种的育苗圃通过排气装置增加气体的流动,而保湿装置可以吸附流动过快的水分,通过保湿装置上连通的多个分流管将保湿装置中的水分散出,本装置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对喷水孔的喷水面积进行调节,从而改变喷出的水的压力,使得喷水范围变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