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5732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1027268.4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德州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杀菌固氮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 CHA0)突变菌株CHA0-△retS-NiF CGMCC No.14476及其发酵方法与应用。其最优培养条件为pH=7,温度28℃,转速600rpm。还公开了一种以荧光假单胞菌突变菌株CHA0-△retS-NiF为活性成分的微生物菌剂,对突变菌株进行扩大培养,菌体进入稳定期,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时进行离心,对离心后的菌体进行冷冻干燥,即得,菌体干重为15.9g(DCW/L)。本发明的突变菌株CHA0-△retS-NiF固氮、杀菌能力强,在防治植物病害及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具有产业化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1900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56234.6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德州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荧光假单胞菌突变菌株Pf5‑NiF、Pf5‑△retS或Pf5‑△retS‑NiF,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利用Red/ET重组和直接克隆技术,将固氮斯氏假单胞菌DSM4166基因组中的NiF固氮基因岛整体克隆到荧光假单胞菌Pf5的基因组中,使之顺利异源表达,得到基因工程菌株Pf5‑NiF,从而使本身无生物固氮的荧光假单胞菌Pf5产生生物固氮功能;此外,基因定向无痕敲除荧光假单胞菌Pf5基因组中的retS基因,得到基因工程菌株Pf5‑△retS,提高了抗生素2,4‑二乙酰基藤黄酚和红色素的表达量,从而得到杀菌活性更强的荧光假单胞菌Pf5突变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65156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44135.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德州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Yian‑sdu‑015及应用和还原性多糖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Yian‑sdu‑015,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ian‑sdu‑015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0600。本发明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Yian‑sdu‑015产生的还原性多糖可溶于水,具有显著的增加溶液粘度的作用,并且具有自由基清除能力,在皮肤修复、解决皮肤问题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7740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90051.3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德州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禹城保立康生物饲料有限公司 , 湖南师范大学
IPC: A23K50/30 , A23K10/12 , A23K10/18 , A23K20/163 , A23K10/30 , A61K36/064 , A61P1/12 , A61P31/04 , A61P33/02 , A61K35/747 , A61K35/7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微生态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方法,所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是由复合微生物菌粉、低聚异麦芽糖、菜籽饼粉和食用香精组成,其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复合微生物菌粉20~30%,低聚异麦芽糖1.0~5.0%,菜籽饼粉65~80%,食用香精0.1~0.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粉包括以下以下五种微生物: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 6074),德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CICC 6256),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CICC 20872),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CICC 31188),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 1854和CICC 1480,所述的微生态制剂作为仔猪养殖饲料添加剂使用。本发明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及其使用方法具有预防腹泻和提高仔猪生长性能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06009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327131.0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德州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湖南师范大学 , 山东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禹城保立康生物饲料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A23K20/142 , A23K10/18 , C12R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的发酵培养方法。在发酵过程初期控制葡萄糖流加量,后期采用蔗糖作为碳源的补充,降低了发酵后期抑制菌体生长乙酸的积累量,同时与优化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相配合提高了活菌体数量,且批次间重复性稳定,有利于生产化工业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述发酵培养方法所得大肠杆菌EcN为原料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将赖氨酸盐酸盐、蛋氨酸、苏氨酸、甜味料和大肠杆菌EcN与水加热混匀后,得到饲料添加剂;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得的饲料添加剂中的营养成分均匀,使用效果好,同时用于制备该添加剂的方法简单、原料易得。
-
公开(公告)号:CN1100164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265158.4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德州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青岛兴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伊氏乳杆菌及其在富硒鸡蛋生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生物保藏信息为CGMCC No.16721。本发明是一种安全可靠、高产量、低成本的富硒鸡蛋生产途径。通过本发明获得的富硒鸡蛋不会对蛋鸡和人体产生毒副作用,还能提高蛋鸡的抵抗力、免疫力及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7546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72680.9
申请日:201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092 , C12N9/1025 , C12N9/1081 , C12N15/78 , C12N2800/101 , C12P19/44 , C12Y205/0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毒高产鼠李糖脂的重组绿脓杆菌工程菌,命名为PAO1aroA,是其基因组中已敲除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基因aroA(5‑烯醇丙酮酞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且含有过表达质粒pBBR1‑oriT‑rhlAB‑estA‑genta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as aeruginosa);该工程菌是将一段携带短同源臂的抗性基因DNA片段,整合到铜绿假单胞菌的染色体,将绿脓杆菌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相关基因aroA进行敲除,构建减毒菌株;再构建广谱型复制子pBBRI过表达载体,增加鼠李糖脂生物合成中关键酶基因EstA和RhlAB的拷贝数,获得了高产鼠李糖脂减毒菌株,该菌株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鼠李糖脂,其产量完全可以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54986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0146841.7
申请日:2017-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新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该基因簇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命名为cxm;其包含编码创新霉素生物合成所涉及的10个基因,其中7个是与生物合成相关基因,1个是调控基因,1个抗性基因,1个是转运基因,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SEQ ID No.11所示。所述基因功能通过异源表达结合基因同框删除试验验证。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基因簇或其表达的编码蛋白在催化合成创新霉素或其类似物中的应用,实现了创新霉素的生物合成。本发明所提供的基因及其蛋白也可以用来寻找和发现可用于医药、工业或农业的化合物或基因、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0675498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46841.7
申请日:2017-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新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该基因簇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命名为cxm;其包含编码创新霉素生物合成所涉及的10个基因,其中7个是与生物合成相关基因,1个是调控基因,1个抗性基因,1个是转运基因,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SEQ ID No.11所示。所述基因功能通过异源表达结合基因同框删除试验验证。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基因簇或其表达的编码蛋白在催化合成创新霉素或其类似物中的应用,实现了创新霉素的生物合成。本发明所提供的基因及其蛋白也可以用来寻找和发现可用于医药、工业或农业的化合物或基因、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08786730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810626452.9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德州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生物炭基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玉米秸秆干燥,粉碎,过筛,得玉米秸秆粉末;将玉米秸秆粉末,酒糟,菌渣,牛粪,去离子水混合发酵,过滤,干燥,球磨,过筛,逐级升温炭化,得炭化料;将改性聚乙烯醇液与桃胶液搅拌混合,并依次加入盐酸,戊二醛溶液和炭化料,搅拌混合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预处理生物炭;将改性蒙脱石与有机溶剂混合超声,接着加入去离子水,预处理生物炭和磷脂,搅拌混合,接着滴加正硅酸乙酯,继续搅拌,即得玉米秸秆生物炭基复合吸附剂。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基复合吸附剂在酸性废水中对氨氮具有优异的吸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