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0818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62488.2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F28D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028 , F28D20/02 , Y02E60/145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蓄热设备包括蓄热容器(3)、蓄热材料(4)、阳极电极(5)、阴极电极(6),以及施加电压单元(7)。蓄热材料(4)具有过度冷却并被容纳在蓄热容器(3)中。阳极电极(5)包括成核起点部分(7)。阴极电极(6)与阳极电极(5)间隔开并布置成与蓄热材料(4)接触。施加电压单元(12)在阳极电极(5)与阴极电极(6)之间施加电压。被过度冷却的且处于液相状态的蓄热材料由于借助施加电压单元(12)施加电压而成核。
-
公开(公告)号:CN103357241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63080.0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Abstract: 本发明为减氧装置、冰箱、减氧装置的驱动系统和冰箱的驱动系统。实施方式涉及的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耐疲劳性优异的减氧装置。实施方式的减氧装置的特征为,具有能密闭的容器、在上述容器上开口的闸门、至少包含氧吸附释放材料的在上述容器中具备的氧吸收释放部,和至少对上述氧吸收释放部进行加热的调温部。
-
公开(公告)号:CN100502115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610143973.6
申请日:2006-11-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94 , H01M8/0432 , H01M8/04425 , H01M8/04447 , H01M8/04619 , H01M8/04664 , H01M8/04701 , H01M8/04753 , H01M8/0491 , H01M8/04925 , H01M8/04955 , H01M8/04992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发电单元、燃料罐、管线、混合罐、借助发电单元和管线从混合罐向混合罐循环混合物燃料的燃料循环单元、从燃料罐向混合罐供应燃料的燃料供应单元、向阴极供应空气的空气供应单元、根据发电输出调节施加给负载的电流的功率调节单元、调节发电单元温度的风扇、以及检测混合物燃料的浓度和体积并且基于检测结果操纵燃料循环单元、燃料供应单元、功率调节单元的负载、空气供应单元和风扇,从而控制混合物燃料的浓度和体积的控制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1271976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02826.6
申请日:2008-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71 , H01M4/8605 , H01M8/0234 , H01M8/0245 , H01M8/0247 , H01M8/1007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中、能够实现高发电效率的燃料电池。具有:膜电极复合体(1),其包含:电解质膜(11),分别设置在该电解质膜(11)两侧的阳极催化层(12)及阴极催化层(13),分别设置在该阳极催化层(12)及阴极催化层(13)的与电解质膜(11)侧相反的一侧的阳极气体扩散层(14)及阴极气体扩散层(15);阴极多孔体(2),其设置在阴极气体扩散层(15)的与阴极催化层(13)侧相反的一侧;阴极部件(4),其设置在阴极多孔体(2)的与阴极气体扩散层(15)侧相反的一侧,具有与阴极多孔体(2)接触的凸部(41),其中,由阴极部件(4)向阴极多孔体(2)施加压力,以便凸部(41)压缩阴极多孔体(2)。
-
公开(公告)号:CN105612273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80001705.8
申请日:2015-09-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46 , C02F1/461 , C02F1/4618 , C02F2001/46185 , C02F2201/46115 , C25B9/08 , C25B9/10 , C25B11/035 , C25B13/02 , C25B13/04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电解装置(10)具备:由多孔质膜(24)构成的隔膜(24a),该多孔质膜(24)具有每1cm2的透水量在20KPa的差压下为0.0024~0.6mL/分钟的透水性;第一电极(20),该第一电极(20)以与隔膜相对置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二电极(22),该第二电极(22)隔着隔膜与第一电极相对置,其中,施加在多孔质膜的两侧的水压差在±20kPa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666174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4144.X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9/08 , C02F1/46109 , C02F1/4674 , C02F2001/46157 , C02F2001/46161 , C02F2201/46115 , C25B1/13 , C25B1/265 , C25B11/03 , C25B13/02 , C25B13/04 , C25B13/08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电解装置的电极单元具备:第1电极(20),其具有第1表面、位于该第1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表面、在第1表面开口的多个第1孔部、和在第2表面开口而且开口面积比第1孔部大的多个第2孔部,且多个第1孔部与1个第2孔部连通;第2电极(22),其与第1电极的第1表面相对地设置;和连续的多孔质膜(24),其配置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覆盖第1电极的第1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493647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80047205.3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38 , F28D15/00 , F28D20/021 , F28D2021/0028 , H05K7/20272 , H05K7/20281 , Y02E60/145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传输系统具备传输机,该传输机具有在运转中发热的发热部。再有,传输系统具备泵部、控制部、罐和蓄热构件。泵部使冷却水在传输机循环。控制部驱动泵部,在传输机的运转中使冷却水循环,在传输机停止时停止冷却水的循环。罐经外部配管收容在传输机循环过的冷却水,向泵部供给。蓄热构件被设置在罐的表面,对经罐获取到冷却水中的发热部的废热进行蓄热。而且,蓄热构件在罐内的冷却水为规定的温度以下时发生相变,由产生的潜热对罐内的冷却水进行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3009962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210182132.1
申请日:2012-06-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B60H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492 , B60H1/00899 , B60H2001/00928 , B60H2001/00949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压缩器、冷凝器、膨胀阀、切换阀、蒸发器、泵、散热器以及储热单元。所述切换阀执行切换使得所述第一传热介质流动通过第一流动路径或第二流动路径。所述泵将第二传热介质供应到热源。所述储热单元具有储热材料。所述储热单元具有第一热交换区域,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区域中在流动通过所述第一流动路径的所述第一传热介质和所述储热材料之间交换热。所述储热单元具有第二热交换区域,所述第二热交换区域设在所述散热器的上游并且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区域中在供应到所述热源的所述第二传热介质和所述储热材料之间交换热。
-
公开(公告)号:CN103673706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359153.0
申请日:2013-08-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F28D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27/00 , B60H1/00492 , B60H1/00885 , B60H1/143 , F28D20/02 , F28D20/028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热装置、空调装置及蓄热方法,能够容易地判定潜热蓄热材料可否过冷却。具备:使介质单向循环的闭合的第一回路;设置于第一回路的一部分,将发热体放出的热与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设在第一回路的下游,含有与获得发热体放出的热的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潜热蓄热材料的蓄热槽;测定从热交换器与蓄热槽之间通过的介质的温度的第一测定部;在第一测定部测定出的介质的温度高于规定的目标温度时对介质进行冷却,使从热交换器和蓄热槽之间通过的介质的温度与目标温度大致相等的冷却部;计测潜热蓄热材料与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从固相开始向液相相变起的经过时间的计测部;基于经过时间来判定潜热蓄热材料能否过冷却的判定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363715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37356.8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F25B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1/00 , F25B2321/002 , F25B2321/0022 , Y02B30/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性制冷设备和磁性制冷系统,在磁性制冷设备中,具有磁致热效应的磁体和具有蓄热效果的固体的蓄热构件(3,3A,3B)交替地排列,它们之间带有间隙(4)。磁场施加单元(6A,6B)开始和停止向磁体施加磁场。接触机构使磁体中的每一个都与跟每一磁体(2)相邻的固体的蓄热构件(3,3A,3B)中的一个接触。可另选地,接触机构使固体的蓄热构件(3,3A,3B)中的每一个与跟每一固体的蓄热构件(3,3A,3B)相邻的磁体中的一个接触。
-
-
-
-
-
-
-
-
-